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善水润怀川 文明护安澜
    ——焦作黄河河务局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扫描
    更新时间:2025/6/10 8:44:30    来源:焦作日报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5月23日在北京召开,焦作黄河河务局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源于该局以系统性创新实践推动治黄事业: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依托法治筑牢生态防线,以精细管理提升治理效能,用文化传承厚植文明底蕴,以责任担当书写民生答卷。

      近年来,焦作黄河河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文明创建与治黄事业深度融合,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

      党建领航凝聚治黄合力。该局以“党旗映红幸福河”为主线,构建“党建+文明创建”协同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与治黄实践同频共振。创新打造“理响黄河 思耀怀川”理论宣讲品牌,开展分众化宣讲200余场,覆盖职工及沿河群众3万人次。全局建成4个“黄河先锋党支部”、8个“河南黄河标兵党支部”,承接系统内外文明创建观摩活动百余次,形成“善水文明”特色党建矩阵。通过“强细胞”工程推动党建与班组业务深度融合,获评“党建引领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创新案例”金奖。

      法治固本筑牢生态防线。该局全面贯彻黄河保护法,建立“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联动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河道综合执法大队。近3年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70余次,整治非法采砂点23处,恢复河道生态空间1200亩。联合司法部门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5处、巡回法庭5处,7处法治文化基地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沁河(焦作段)获评2023年“河南省美丽幸福黄河”。自主研发的“黄沁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河湖监管智能化,相关经验在黄河流域推广。

      精细管控守护大河安澜。该局完成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引黄涵闸改建等重大项目,成功抵御2021年黄沁河超历史秋汛。创新生态供水模式,近5年累计向焦作城区及新乡等地供水12亿立方米,助力粮食增产3.6亿斤。建成水利部河道修防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振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建军等领军人才,2名职工包揽第九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亚军。

      文化浸润赓续文明薪火。该局实施黄河文化振兴三年行动,出版《河南黄河故事·焦作卷》《长缨缚波》等专著,其中《焦作黄河志》获市社科成果特等奖。建成杨庄改道工程遗址公园、武陟堤防文化广场等文化地标12处,打造“黄河左岸零公里堤防文化长廊”。创新“小水滴”文化品牌,推出原创歌曲《黄河水滴》及研学课程20套,开展“黄河润怀川”诗歌大赛等文化活动50余场,文化成果惠及沿线群众10万余人次。

      民生为要书写温暖答卷。该局以创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为契机,组建“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开展护河行动300余次,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连续8年帮扶沁阳市木楼村等3个贫困村脱贫,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80万元。创新“智能雾灌+立体绿化”模式,机关院落绿化率达45%,获评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疫情期间组织党员突击队驻守防洪一线,同时保障沿河20万群众生活用水,相关事迹被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如今的焦作黄河畔,145公里标准化堤防宛如绿色长城,23处法治文化园星罗棋布,8万株生态防护林涵养水土,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廊道。站在新起点,焦作黄河河务局正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奋力谱写“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焦作篇章。

    (记者段美如)

    总值班:程红利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王建新

    编 辑:李润生

    校 对:谢万里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善水润怀川 文明护安澜
    ——焦作黄河河务局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扫描
    2025/6/10 8:44:30    来源:焦作日报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5月23日在北京召开,焦作黄河河务局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源于该局以系统性创新实践推动治黄事业: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依托法治筑牢生态防线,以精细管理提升治理效能,用文化传承厚植文明底蕴,以责任担当书写民生答卷。

      近年来,焦作黄河河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文明创建与治黄事业深度融合,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

      党建领航凝聚治黄合力。该局以“党旗映红幸福河”为主线,构建“党建+文明创建”协同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与治黄实践同频共振。创新打造“理响黄河 思耀怀川”理论宣讲品牌,开展分众化宣讲200余场,覆盖职工及沿河群众3万人次。全局建成4个“黄河先锋党支部”、8个“河南黄河标兵党支部”,承接系统内外文明创建观摩活动百余次,形成“善水文明”特色党建矩阵。通过“强细胞”工程推动党建与班组业务深度融合,获评“党建引领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创新案例”金奖。

      法治固本筑牢生态防线。该局全面贯彻黄河保护法,建立“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联动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河道综合执法大队。近3年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70余次,整治非法采砂点23处,恢复河道生态空间1200亩。联合司法部门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5处、巡回法庭5处,7处法治文化基地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沁河(焦作段)获评2023年“河南省美丽幸福黄河”。自主研发的“黄沁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河湖监管智能化,相关经验在黄河流域推广。

      精细管控守护大河安澜。该局完成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引黄涵闸改建等重大项目,成功抵御2021年黄沁河超历史秋汛。创新生态供水模式,近5年累计向焦作城区及新乡等地供水12亿立方米,助力粮食增产3.6亿斤。建成水利部河道修防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振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建军等领军人才,2名职工包揽第九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亚军。

      文化浸润赓续文明薪火。该局实施黄河文化振兴三年行动,出版《河南黄河故事·焦作卷》《长缨缚波》等专著,其中《焦作黄河志》获市社科成果特等奖。建成杨庄改道工程遗址公园、武陟堤防文化广场等文化地标12处,打造“黄河左岸零公里堤防文化长廊”。创新“小水滴”文化品牌,推出原创歌曲《黄河水滴》及研学课程20套,开展“黄河润怀川”诗歌大赛等文化活动50余场,文化成果惠及沿线群众10万余人次。

      民生为要书写温暖答卷。该局以创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为契机,组建“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开展护河行动300余次,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连续8年帮扶沁阳市木楼村等3个贫困村脱贫,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80万元。创新“智能雾灌+立体绿化”模式,机关院落绿化率达45%,获评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疫情期间组织党员突击队驻守防洪一线,同时保障沿河20万群众生活用水,相关事迹被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如今的焦作黄河畔,145公里标准化堤防宛如绿色长城,23处法治文化园星罗棋布,8万株生态防护林涵养水土,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廊道。站在新起点,焦作黄河河务局正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奋力谱写“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焦作篇章。

    (记者段美如)

    总值班:程红利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王建新

    编 辑:李润生

    校 对:谢万里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