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新研究在珊瑚中找到海洋中“失踪的塑料”
更新时间:2024/9/23 10:34:18    来源:新华社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期利用新开发的微塑料检测技术,在珊瑚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这一发现可能解释了大量海洋塑料垃圾无法被找到的“失踪塑料问题”。

  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大约有70%无法被找到,这一“失踪塑料问题”此前一直困扰科研人员。日本九州大学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新的微塑料检测技术,在泰国湾的珊瑚样本中发现了小于300微米的微塑料。研究团队推测,珊瑚可能成为海洋中吸收并沉淀微塑料的“厨房下水槽”。研究成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杂志上。

  塑料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据估计,每年有480万至1270万吨的塑料流入海洋环境。为调查微塑料对珊瑚礁的影响,研究团队在泰国湾采集了珊瑚样本,并利用新技术从中提取和识别微塑料。

  珊瑚有三个主要解剖部分:表面黏液,即珊瑚体外层;组织,即珊瑚内层部分;骨骼,即坚硬的碳酸钙沉积物。研究人员将样本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化学清洗来分解每一解剖层。在一层被溶解后,先过滤出内容物,然后再处理下一层。

  研究团队共收集、研究了来自4种珊瑚的27个样本,在其中发现了174个微塑料颗粒,大多数尺寸在101到200微米之间,接近人类头发的直径。这些微塑料有38%分布在珊瑚表面黏液中,25%在组织中,37%在骨骼中。就微塑料种类而言,尼龙、聚乙炔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常见的三种,分别占识别样本的20.11%、14.37%和9.77%。

  研究还发现,就像树木吸收二氧化碳一样,这些珊瑚可能成为了海洋塑料的“厨房下水槽”,从海洋中吸收塑料垃圾。由于珊瑚死亡后骨骼仍保持完整,这些沉积的微塑料可能会被保存数百年,类似于琥珀中的蚊子。

  研究人员表示,为更准确地了解相关情况,仍需在全球范围内对更多种类的珊瑚开展更广泛的研究,且微塑料对珊瑚健康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闻编辑:刘佳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新研究在珊瑚中找到海洋中“失踪的塑料”
    2024/9/23 10:34:18    来源:新华社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期利用新开发的微塑料检测技术,在珊瑚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这一发现可能解释了大量海洋塑料垃圾无法被找到的“失踪塑料问题”。

      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大约有70%无法被找到,这一“失踪塑料问题”此前一直困扰科研人员。日本九州大学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新的微塑料检测技术,在泰国湾的珊瑚样本中发现了小于300微米的微塑料。研究团队推测,珊瑚可能成为海洋中吸收并沉淀微塑料的“厨房下水槽”。研究成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杂志上。

      塑料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据估计,每年有480万至1270万吨的塑料流入海洋环境。为调查微塑料对珊瑚礁的影响,研究团队在泰国湾采集了珊瑚样本,并利用新技术从中提取和识别微塑料。

      珊瑚有三个主要解剖部分:表面黏液,即珊瑚体外层;组织,即珊瑚内层部分;骨骼,即坚硬的碳酸钙沉积物。研究人员将样本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化学清洗来分解每一解剖层。在一层被溶解后,先过滤出内容物,然后再处理下一层。

      研究团队共收集、研究了来自4种珊瑚的27个样本,在其中发现了174个微塑料颗粒,大多数尺寸在101到200微米之间,接近人类头发的直径。这些微塑料有38%分布在珊瑚表面黏液中,25%在组织中,37%在骨骼中。就微塑料种类而言,尼龙、聚乙炔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常见的三种,分别占识别样本的20.11%、14.37%和9.77%。

      研究还发现,就像树木吸收二氧化碳一样,这些珊瑚可能成为了海洋塑料的“厨房下水槽”,从海洋中吸收塑料垃圾。由于珊瑚死亡后骨骼仍保持完整,这些沉积的微塑料可能会被保存数百年,类似于琥珀中的蚊子。

      研究人员表示,为更准确地了解相关情况,仍需在全球范围内对更多种类的珊瑚开展更广泛的研究,且微塑料对珊瑚健康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闻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