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
更新时间:2024/6/18 10:08:51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全球主题是“为了土地联合起来: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我国的主题是“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做好荒漠化防治工作,认识沙漠、戈壁、荒漠等“沙戈荒”,与沙戈荒为友,让荒漠造福人类。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我们要弘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坚定信心,面向未来,制定广泛合作、目标明确的公约新战略框架,共同推进全球荒漠生态系统治理,让荒漠造福人类。

  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荒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圈生态平衡不可或缺。荒漠化防治不是要“人定胜天”改造塔克拉玛干、撒哈拉这样地质演化形成的原生态沙漠,恰恰是要按不同类型荒漠的形成、发育规律,保护其生态系统原生性、完整性,宜沙则沙,减少人类干扰,呵护无可替代的荒漠生物多样性。对于荒漠生态系统这种自然造化的存在,要突出保护,做好封禁工作。随着科技进步,人们会更聪明地利用荒漠生态系统,更好造福人类未来。

  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要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荒漠化防治主要针对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荒漠化、沙化土地,要突出重点,治理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风沙灾害,遏制气候变化及工农业扩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要加强科技创新、有效投资和产业化转换,向治理要清洁能源、绿色食物、生物医药以及劳动就业和增收。

  荒漠超越区域,风沙没有边界。长期以来,我国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并举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之路,目前正大力协助“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开展防沙治沙,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培养治沙骨干队伍。中国治沙模式和技术走向世界,以荒漠化防治“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造福更多的人。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
2024/6/18 10:08:51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全球主题是“为了土地联合起来: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我国的主题是“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做好荒漠化防治工作,认识沙漠、戈壁、荒漠等“沙戈荒”,与沙戈荒为友,让荒漠造福人类。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我们要弘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坚定信心,面向未来,制定广泛合作、目标明确的公约新战略框架,共同推进全球荒漠生态系统治理,让荒漠造福人类。

  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荒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圈生态平衡不可或缺。荒漠化防治不是要“人定胜天”改造塔克拉玛干、撒哈拉这样地质演化形成的原生态沙漠,恰恰是要按不同类型荒漠的形成、发育规律,保护其生态系统原生性、完整性,宜沙则沙,减少人类干扰,呵护无可替代的荒漠生物多样性。对于荒漠生态系统这种自然造化的存在,要突出保护,做好封禁工作。随着科技进步,人们会更聪明地利用荒漠生态系统,更好造福人类未来。

  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要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荒漠化防治主要针对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荒漠化、沙化土地,要突出重点,治理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风沙灾害,遏制气候变化及工农业扩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要加强科技创新、有效投资和产业化转换,向治理要清洁能源、绿色食物、生物医药以及劳动就业和增收。

  荒漠超越区域,风沙没有边界。长期以来,我国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并举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之路,目前正大力协助“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开展防沙治沙,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培养治沙骨干队伍。中国治沙模式和技术走向世界,以荒漠化防治“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造福更多的人。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