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在这里看中华文化赓续不绝——大陆高校师生团探访台北孔庙等古迹
    更新时间:2024/11/29 9:28:29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台北11月28日电(记者陈君、谈昦玄)“在林安泰古厝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抓周、收涎等中国传统仪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不仅是文化、教育的平台,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清华大学学生彭弋航在接受两岸媒体联访时说。

      28日下午,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一行走进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馆和台北孔庙,了解闽南建筑艺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宝岛赓续不断、生生不息。

      立足基隆河畔的林安泰古厝,时有民航班机从附近空中呼啸而过,让宁静的古建多了一分现代的喧嚣。许多游客特地来此拍照留念,感受古今交融之美。

      讲解者谢志一引领大家走进这座精致的二进五间起四合院,红砖红瓦、精雕细刻的闽南式古建依旧保持着200多年前的风貌。

      当年,籍贯福建安溪的林钦明率家人来台,其四子林志能在艋舺开设“荣泰行”致富后,邀请80多位福建知名工匠,加上本地200多位师傅,在如今的台北市大安区盖起大宅。

      据介绍,为纪念家乡,不忘祖源,林志能取福建安溪的“安”和在台湾发展壮大的荣泰行的“泰”,将宅第定名为“安泰厝”。

      “这座房子以前是‘看着’我长大的。”陪同参访的马英九先生讲起古厝与自己的渊源,引来师生们会心一笑。马英九说,他在台北大安中学念初中时,古厝就在学校隔壁。

      后来市区道路扩建,这座建筑异地重建,落地生根于新址已近40年,是台北现存年代最久远、最完整的古厝之一。

      谢志一告诉大陆师生,现在这里已从一座单纯的建筑物,进化成闽南文化的呈现平台,更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基地,提供抓周、收涎等仪式服务,还开办安泰小学堂,向少儿教授传统艺术、手作体验等课程。

      随后,大陆高校师生们来到台北孔庙,这里以保存完整的“三献古礼”著称。每年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这里都会举行祭典,缅怀受中华民族世代尊崇的“至圣先师”。观释奠礼、求“智慧糕”,已成为台北市民生活中一项固定的年度盛事。

      跟随导览员,师生们穿过仪门,来到大成殿,殿堂前方有一突出的平台,是祭孔时主要的场所。据介绍,地上的条石大多来自闽南,是当年往来闽台商船里的压舱石。

      这些无言的巨石见证了台北孔庙的历史,也记录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生命力。

      1879年,台北正式开府。5年后,依照《大清会典》修建的官立孔庙落成,每年举行盛大祭典。清政府甲午战败被迫割台后,台北孔庙遭日军摧残,庙器尽毁。1907年,殖民者以“市区改正”为由,将孔庙连同武庙、大天后宫等清朝遗留建筑悉数拆除。对此,台北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于1925年发起倡议,集资兴建民间孔庙。新孔庙选址大龙峒,还请来主持修建了台北艋舺龙山寺、新竹城隍庙的泉州名匠王益顺担纲设计。1931年,尚未全部完工的台北孔庙举行了在台湾中断30多年的祭孔大典。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祭孔传统得到延续。

      走进大成殿,正中央奉祀着孔子牌位,庄严肃穆。在这里,大陆师生们听取了祭祀仪式和礼器乐器的介绍。导览员说,地上一左一右陈列着敔和柷,奏乐开始时击柷,终止时敲敔,从孔子那时到现在已传承数千年,可见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当天上午,大陆师生们前往台湾政治大学交流。他们所到之处,受到台湾民众热烈欢迎。彭弋航和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射击奥运冠军杨倩在受访时都表示,交流时真切感受到台湾同学的热情友好,仿佛“春暖花开”,非常期待台湾青年朋友到清华大学交流,亲身体验北京秋天的美丽。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在这里看中华文化赓续不绝——大陆高校师生团探访台北孔庙等古迹
    2024/11/29 9:28:29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台北11月28日电(记者陈君、谈昦玄)“在林安泰古厝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抓周、收涎等中国传统仪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不仅是文化、教育的平台,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清华大学学生彭弋航在接受两岸媒体联访时说。

      28日下午,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一行走进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馆和台北孔庙,了解闽南建筑艺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宝岛赓续不断、生生不息。

      立足基隆河畔的林安泰古厝,时有民航班机从附近空中呼啸而过,让宁静的古建多了一分现代的喧嚣。许多游客特地来此拍照留念,感受古今交融之美。

      讲解者谢志一引领大家走进这座精致的二进五间起四合院,红砖红瓦、精雕细刻的闽南式古建依旧保持着200多年前的风貌。

      当年,籍贯福建安溪的林钦明率家人来台,其四子林志能在艋舺开设“荣泰行”致富后,邀请80多位福建知名工匠,加上本地200多位师傅,在如今的台北市大安区盖起大宅。

      据介绍,为纪念家乡,不忘祖源,林志能取福建安溪的“安”和在台湾发展壮大的荣泰行的“泰”,将宅第定名为“安泰厝”。

      “这座房子以前是‘看着’我长大的。”陪同参访的马英九先生讲起古厝与自己的渊源,引来师生们会心一笑。马英九说,他在台北大安中学念初中时,古厝就在学校隔壁。

      后来市区道路扩建,这座建筑异地重建,落地生根于新址已近40年,是台北现存年代最久远、最完整的古厝之一。

      谢志一告诉大陆师生,现在这里已从一座单纯的建筑物,进化成闽南文化的呈现平台,更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基地,提供抓周、收涎等仪式服务,还开办安泰小学堂,向少儿教授传统艺术、手作体验等课程。

      随后,大陆高校师生们来到台北孔庙,这里以保存完整的“三献古礼”著称。每年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这里都会举行祭典,缅怀受中华民族世代尊崇的“至圣先师”。观释奠礼、求“智慧糕”,已成为台北市民生活中一项固定的年度盛事。

      跟随导览员,师生们穿过仪门,来到大成殿,殿堂前方有一突出的平台,是祭孔时主要的场所。据介绍,地上的条石大多来自闽南,是当年往来闽台商船里的压舱石。

      这些无言的巨石见证了台北孔庙的历史,也记录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生命力。

      1879年,台北正式开府。5年后,依照《大清会典》修建的官立孔庙落成,每年举行盛大祭典。清政府甲午战败被迫割台后,台北孔庙遭日军摧残,庙器尽毁。1907年,殖民者以“市区改正”为由,将孔庙连同武庙、大天后宫等清朝遗留建筑悉数拆除。对此,台北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于1925年发起倡议,集资兴建民间孔庙。新孔庙选址大龙峒,还请来主持修建了台北艋舺龙山寺、新竹城隍庙的泉州名匠王益顺担纲设计。1931年,尚未全部完工的台北孔庙举行了在台湾中断30多年的祭孔大典。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祭孔传统得到延续。

      走进大成殿,正中央奉祀着孔子牌位,庄严肃穆。在这里,大陆师生们听取了祭祀仪式和礼器乐器的介绍。导览员说,地上一左一右陈列着敔和柷,奏乐开始时击柷,终止时敲敔,从孔子那时到现在已传承数千年,可见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当天上午,大陆师生们前往台湾政治大学交流。他们所到之处,受到台湾民众热烈欢迎。彭弋航和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射击奥运冠军杨倩在受访时都表示,交流时真切感受到台湾同学的热情友好,仿佛“春暖花开”,非常期待台湾青年朋友到清华大学交流,亲身体验北京秋天的美丽。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