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18日18时7分雨水:山山能作雨 物物解呈春
    更新时间:2025/2/17 10:17:46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天津2月16日电(记者周润健)“山山能作雨,物物解呈春”,北京时间2月18日18时7分将迎来雨水节气。此时节,雨滴落在田野里,草渐绿、花始开,正所谓“东风散为雨,春回万物兴”。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雨水的含义是降雨的开始,但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且多集中在南方地区。

      春雨如丝如缕、如烟似雾,古往今来,常常成为文人雅士笔下的灵感之源,他们以春雨寄情,借春雨抒怀。杜甫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朱自清说,“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由于春雨最先惠顾南方地区,所以江南春雨的韵味也会最早被感知:或细密如针,或飘飘洒洒,或檐下滴水,或轻敲窗扉。

      每当春雨落下时,空气中常常会夹杂着淡淡的杏花香,于是诗情画意倍添。“杏花是农历二月的当令花。春雨霏霏中,一树树杏花带雨,更显娇柔。‘杏花春雨’也是江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王来华说。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诵杏花春雨。陈与义说:“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晏几道说:“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而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写得尤为隽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晨的杏花叫卖声,犹如一曲春意融融的琴调,唤醒了清新,也温柔了岁月。

      雨水时节,万物复苏的序曲已经悄然展开。来吧,你不妨走到户外,去和春天相遇,去与春天拥抱。如果你恰在江南,更要好好地感受一番身旁的杏花春雨,那一定是温暖和温柔的极致浪漫。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18日18时7分雨水:山山能作雨 物物解呈春
    2025/2/17 10:17:46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天津2月16日电(记者周润健)“山山能作雨,物物解呈春”,北京时间2月18日18时7分将迎来雨水节气。此时节,雨滴落在田野里,草渐绿、花始开,正所谓“东风散为雨,春回万物兴”。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雨水的含义是降雨的开始,但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且多集中在南方地区。

      春雨如丝如缕、如烟似雾,古往今来,常常成为文人雅士笔下的灵感之源,他们以春雨寄情,借春雨抒怀。杜甫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朱自清说,“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由于春雨最先惠顾南方地区,所以江南春雨的韵味也会最早被感知:或细密如针,或飘飘洒洒,或檐下滴水,或轻敲窗扉。

      每当春雨落下时,空气中常常会夹杂着淡淡的杏花香,于是诗情画意倍添。“杏花是农历二月的当令花。春雨霏霏中,一树树杏花带雨,更显娇柔。‘杏花春雨’也是江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王来华说。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诵杏花春雨。陈与义说:“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晏几道说:“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而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写得尤为隽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晨的杏花叫卖声,犹如一曲春意融融的琴调,唤醒了清新,也温柔了岁月。

      雨水时节,万物复苏的序曲已经悄然展开。来吧,你不妨走到户外,去和春天相遇,去与春天拥抱。如果你恰在江南,更要好好地感受一番身旁的杏花春雨,那一定是温暖和温柔的极致浪漫。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