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龙”腾杭州的背后——“浙里办”赋能浙江营商环境观察
    更新时间:2025/3/3 10:22:31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杭州3月2日电 题:“龙”腾杭州的背后——“浙里办”赋能浙江营商环境观察

      新华社记者邬焕庆、郑可意

      新春伊始,杭州科创企业“六小龙”声名鹊起,让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浙江这片创新沃土。

      浙江科创企业何以敢作善成?浙江的营商环境何以备受好评?

      当人们纷纷探寻“浙江为什么能”的密码时,一个已经运行10年、汇聚1.3亿注册用户的政务服务数字平台“浙里办”,成为一扇重要的观察窗口。

      

          一种推力:不断优化为企服务

      杭州“六小龙”的横空出世,让杭州迅速成为许多科创型新企业、小企业的向往之地,一些年轻的创业者纷纷踏足这里,寻找自己的“成长龙珠”。

      2月27日,从2025年浙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推进会上传来好消息:今后凡来杭、来浙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可登录“浙里办”,在“科技创新”应用中的“浙里科技贷”模块测算企业创新积分,同步对接最多3家金融机构预授信,重大项目可采用“浙科贷过桥+科创基金投资”组合方案。

      “一个‘浙里办’就解决了可能在其他地方找人都办不好的金融信贷问题,足见浙江优企服务的力度和创新度。”被赞可成为杭州下一批“小龙”的杭州叙简科技负责人金国庆说。

      事实上,浙江近年来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落细。“浙里办”成为发挥改革赋能倍增作用,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

      点开“浙里办”创设的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从“政策计算器”的智能匹配,到“企业码”的全场景应用,500多个便企服务事项、190余类法人高频电子证照一应俱全。与此同时,各地按照省内统一建设规范,先后上线地方特色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您好,钱塘新区‘雏鹰’企业领飞政策已开放申报,申报说明可点击链接前往平台了解查看。”杭州遂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良锋的手机上,定期收到“企服新干线”平台推送的短信。这个依托行业属性、企业规模、经营数据等9大维度构建企业画像的智能平台,已为3万余家企业建立数字档案,归集各级政策261项。

      “人才、科创、金融、政策、法律……除了基础的行政审批之外,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要关注的事都不同。”陈良锋说,如今,他感受到的变化是,“浙里办”成了涉企服务资源的整合体,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开辟了许多衍生服务。“再也不用到处查政策,直接享受服务‘找上门’就行!”

      

          一种温度:有呼必应的“大小事”

      这两年,“浙里办”的故事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圈”。借由它,一位浦江市民跨越时空与已故父亲三十余年前的影像“重逢”、一对湖州的沼虾养殖户夫妻获得了专家的远程技术指导、一名高校学生获得了撰写毕业论文所需要的人流量数据……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小片段,拼凑出“伴你一生大小事”的服务承诺。

      作为浙江群众和企业办事服务的总平台、总入口,“浙里办”推动政务服务向更深更广的维度扩展,努力实现“有呼必应”的双向奔赴。

      衢州创业者裴海军对此感触颇深。2025年初,他的传媒公司因材料缺失面临开业危机。在“浙里办”的“企呼我应”平台写下诉求后,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启动“容缺办理”机制。5天后,裴海军如期开业的心愿实现了。

      这样的“点单式”响应模式正在全省推开。据统计,2024年,群众通过“浙里办”向浙江省“民呼我为”平台反映的事项达82.34万件次。

      与此同时,一条数据变化曲线令“浙里办”运营团队欣慰:2022年群众和企业投诉建议25.7万件,这一数字在2024年降至6.3万件。

      “这并不代表矛盾消失了,而是治理机能在进化。”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高频投诉事项,“浙里办”创新构建“一类事”治理机制,以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使事项更集成、办事更高效。

      金国庆说,叙简科技在杭州余杭发展这么多年,逐渐成长为世界领先的城市公共安全智能体服务商,一个根本原因是这里的政府“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很多事情我们只要通过‘浙里办’一呼求,政府马上就会派人登门服务。”

      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动子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负责人身上。他于2021年来到浙江余姚创业,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开展科技攻坚。他说,驱动自己干事创业的不仅有对专业的热爱,还有政府集中优质资源、倾听企业需求、支持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最近,这位负责人需要为企业开具一份征信报告。通过“浙里办”办理,无纸化、零跑腿、高效能——这样的使用感受一如平常。“真正好的服务就像空气,平时并不会刻意强调它的存在,但在你需要时永远触手可及、不可或缺。浙江的政务服务系统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他说。

      

          一种理念:不断升级的现代化服务型政府

      回溯“浙里办”十年发展历程,其演进轨迹恰是浙江以数字化建设实现治理现代化的缩影:2014年以政务服务网手机客户端应用的形态破茧,历经“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的淬炼,如今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标杆。

      一个根本性叩问贯穿其间:群众、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务服务?“浙里办”以高质效运行给出有力回答:建设“整体政府”。

      在浙江,无论通过线上移动端、PC端,还是线下的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自助服务一体机,人们都能用一套标准办成事。这背后,是条线整合、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改革智慧。

      “企业有需求、群众有困难,不应四处求助、逐个寻找对应部门;要办成一件事,不应先研究清楚政府部门内部的复杂分工、办事流程。”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以“整体政府”理念服务企业群众,已日益成为浙江全省的共识,而其“精髓”就在于标准化。

      “群众确有所需、企业确有所盼的事,就像各式各样待建的楼房。当我们手中有了大量的标准化‘砖块’,就可以高效‘盖房子’。”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浙江20余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已标准化为3638个,其中3093个接入“一网通办”,实现“一事项一表单一流程”。

      以“一网通办”为基础,浙江省数据局得以把控省内所有事项办理的入口与出口。“我们掌握着数据流转的全部流程。这些实时的、真实的数据具备很高的决策参考价值,能够让民意转化为精准的改革指令。”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服务沉淀数据,数据反哺服务,体现了现代化政务服务的关键词——智能。

      通过迭代各类智能算法模型,“浙里办”实现85.1%的搜索精准度,提供智能推荐事项252件。围绕事项申报、受理、办理等关键环节,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持续监测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快办优办水平。

      “我们要做的,始终是从政府视角转为人民视角,从管理视角进化为服务视角。”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龙”腾杭州的背后——“浙里办”赋能浙江营商环境观察
    2025/3/3 10:22:31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杭州3月2日电 题:“龙”腾杭州的背后——“浙里办”赋能浙江营商环境观察

      新华社记者邬焕庆、郑可意

      新春伊始,杭州科创企业“六小龙”声名鹊起,让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浙江这片创新沃土。

      浙江科创企业何以敢作善成?浙江的营商环境何以备受好评?

      当人们纷纷探寻“浙江为什么能”的密码时,一个已经运行10年、汇聚1.3亿注册用户的政务服务数字平台“浙里办”,成为一扇重要的观察窗口。

      

          一种推力:不断优化为企服务

      杭州“六小龙”的横空出世,让杭州迅速成为许多科创型新企业、小企业的向往之地,一些年轻的创业者纷纷踏足这里,寻找自己的“成长龙珠”。

      2月27日,从2025年浙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推进会上传来好消息:今后凡来杭、来浙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可登录“浙里办”,在“科技创新”应用中的“浙里科技贷”模块测算企业创新积分,同步对接最多3家金融机构预授信,重大项目可采用“浙科贷过桥+科创基金投资”组合方案。

      “一个‘浙里办’就解决了可能在其他地方找人都办不好的金融信贷问题,足见浙江优企服务的力度和创新度。”被赞可成为杭州下一批“小龙”的杭州叙简科技负责人金国庆说。

      事实上,浙江近年来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落细。“浙里办”成为发挥改革赋能倍增作用,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

      点开“浙里办”创设的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从“政策计算器”的智能匹配,到“企业码”的全场景应用,500多个便企服务事项、190余类法人高频电子证照一应俱全。与此同时,各地按照省内统一建设规范,先后上线地方特色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您好,钱塘新区‘雏鹰’企业领飞政策已开放申报,申报说明可点击链接前往平台了解查看。”杭州遂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良锋的手机上,定期收到“企服新干线”平台推送的短信。这个依托行业属性、企业规模、经营数据等9大维度构建企业画像的智能平台,已为3万余家企业建立数字档案,归集各级政策261项。

      “人才、科创、金融、政策、法律……除了基础的行政审批之外,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要关注的事都不同。”陈良锋说,如今,他感受到的变化是,“浙里办”成了涉企服务资源的整合体,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开辟了许多衍生服务。“再也不用到处查政策,直接享受服务‘找上门’就行!”

      

          一种温度:有呼必应的“大小事”

      这两年,“浙里办”的故事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圈”。借由它,一位浦江市民跨越时空与已故父亲三十余年前的影像“重逢”、一对湖州的沼虾养殖户夫妻获得了专家的远程技术指导、一名高校学生获得了撰写毕业论文所需要的人流量数据……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小片段,拼凑出“伴你一生大小事”的服务承诺。

      作为浙江群众和企业办事服务的总平台、总入口,“浙里办”推动政务服务向更深更广的维度扩展,努力实现“有呼必应”的双向奔赴。

      衢州创业者裴海军对此感触颇深。2025年初,他的传媒公司因材料缺失面临开业危机。在“浙里办”的“企呼我应”平台写下诉求后,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启动“容缺办理”机制。5天后,裴海军如期开业的心愿实现了。

      这样的“点单式”响应模式正在全省推开。据统计,2024年,群众通过“浙里办”向浙江省“民呼我为”平台反映的事项达82.34万件次。

      与此同时,一条数据变化曲线令“浙里办”运营团队欣慰:2022年群众和企业投诉建议25.7万件,这一数字在2024年降至6.3万件。

      “这并不代表矛盾消失了,而是治理机能在进化。”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高频投诉事项,“浙里办”创新构建“一类事”治理机制,以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使事项更集成、办事更高效。

      金国庆说,叙简科技在杭州余杭发展这么多年,逐渐成长为世界领先的城市公共安全智能体服务商,一个根本原因是这里的政府“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很多事情我们只要通过‘浙里办’一呼求,政府马上就会派人登门服务。”

      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动子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负责人身上。他于2021年来到浙江余姚创业,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开展科技攻坚。他说,驱动自己干事创业的不仅有对专业的热爱,还有政府集中优质资源、倾听企业需求、支持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最近,这位负责人需要为企业开具一份征信报告。通过“浙里办”办理,无纸化、零跑腿、高效能——这样的使用感受一如平常。“真正好的服务就像空气,平时并不会刻意强调它的存在,但在你需要时永远触手可及、不可或缺。浙江的政务服务系统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他说。

      

          一种理念:不断升级的现代化服务型政府

      回溯“浙里办”十年发展历程,其演进轨迹恰是浙江以数字化建设实现治理现代化的缩影:2014年以政务服务网手机客户端应用的形态破茧,历经“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的淬炼,如今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标杆。

      一个根本性叩问贯穿其间:群众、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务服务?“浙里办”以高质效运行给出有力回答:建设“整体政府”。

      在浙江,无论通过线上移动端、PC端,还是线下的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自助服务一体机,人们都能用一套标准办成事。这背后,是条线整合、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改革智慧。

      “企业有需求、群众有困难,不应四处求助、逐个寻找对应部门;要办成一件事,不应先研究清楚政府部门内部的复杂分工、办事流程。”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以“整体政府”理念服务企业群众,已日益成为浙江全省的共识,而其“精髓”就在于标准化。

      “群众确有所需、企业确有所盼的事,就像各式各样待建的楼房。当我们手中有了大量的标准化‘砖块’,就可以高效‘盖房子’。”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浙江20余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已标准化为3638个,其中3093个接入“一网通办”,实现“一事项一表单一流程”。

      以“一网通办”为基础,浙江省数据局得以把控省内所有事项办理的入口与出口。“我们掌握着数据流转的全部流程。这些实时的、真实的数据具备很高的决策参考价值,能够让民意转化为精准的改革指令。”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服务沉淀数据,数据反哺服务,体现了现代化政务服务的关键词——智能。

      通过迭代各类智能算法模型,“浙里办”实现85.1%的搜索精准度,提供智能推荐事项252件。围绕事项申报、受理、办理等关键环节,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持续监测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快办优办水平。

      “我们要做的,始终是从政府视角转为人民视角,从管理视角进化为服务视角。”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