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攻坚战治理面积3700多万亩
    更新时间:2025/6/6 9:24:51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5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自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以来,内蒙古累计治沙3700多万亩,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夯实根基、增添绿装。

      “三北”工程攻坚战包括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其中“两个半”战役在内蒙古,60%以上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在内蒙古。

      据介绍,最近两年来,内蒙古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在攻坚战区域聚焦阻止黄沙进入黄河,加快构筑锁边林草带、防风绿化带、光伏治沙带、拦沙淤地坝“四道防线”;在歼灭战区域聚焦阻止黄沙进入北京,大力实施歼灭全部裸露沙地行动;在阻击战区域重点建设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锁边林草带,基本遏制两大沙漠汇合的态势,有效减缓沙漠南侵河西走廊的态势。

      内蒙古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设立防沙治沙基金、开展公益治沙等举措,自筹资金100多亿元,国家项目配套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承担,让盟市、旗县政府轻装上阵抓治沙。创新工程实施模式,将增能、增绿融合,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已完成治沙238万亩、装机2727万千瓦,在库布其沙漠打造的“光伏长城”初具规模;将修路、治沙融合,在歼灭战区域推广“以路治沙”模式,现已建成公路510公里、治沙95万亩。

      内蒙古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推广“以工代赈”、探索“先建后补”模式,累计带动10.4万名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

      据了解,内蒙古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巩固治沙成果,严把立项、设计、实施、管护等各关口质量,开展治理成效“回头看”,对成活率低的营造林及时补种,确保“治理一片、成活一片”。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攻坚战治理面积3700多万亩
    2025/6/6 9:24:51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5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自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以来,内蒙古累计治沙3700多万亩,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夯实根基、增添绿装。

      “三北”工程攻坚战包括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其中“两个半”战役在内蒙古,60%以上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在内蒙古。

      据介绍,最近两年来,内蒙古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在攻坚战区域聚焦阻止黄沙进入黄河,加快构筑锁边林草带、防风绿化带、光伏治沙带、拦沙淤地坝“四道防线”;在歼灭战区域聚焦阻止黄沙进入北京,大力实施歼灭全部裸露沙地行动;在阻击战区域重点建设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锁边林草带,基本遏制两大沙漠汇合的态势,有效减缓沙漠南侵河西走廊的态势。

      内蒙古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设立防沙治沙基金、开展公益治沙等举措,自筹资金100多亿元,国家项目配套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承担,让盟市、旗县政府轻装上阵抓治沙。创新工程实施模式,将增能、增绿融合,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已完成治沙238万亩、装机2727万千瓦,在库布其沙漠打造的“光伏长城”初具规模;将修路、治沙融合,在歼灭战区域推广“以路治沙”模式,现已建成公路510公里、治沙95万亩。

      内蒙古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推广“以工代赈”、探索“先建后补”模式,累计带动10.4万名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

      据了解,内蒙古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巩固治沙成果,严把立项、设计、实施、管护等各关口质量,开展治理成效“回头看”,对成活率低的营造林及时补种,确保“治理一片、成活一片”。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