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牡丹之都吹拂文明新风——山东菏泽文明创建一线见闻
    更新时间:2025/6/13 9:17:24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济南6月12日电 题:牡丹之都吹拂文明新风——山东菏泽文明创建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铮、王阳

      清晨7点,山东菏泽鲁西新区丹阳街道,都庄新村小区居民石静正打理着自家楼下的花盆,不远处几个老人正坐在板凳上话家常。小区里环境整洁卫生,翠绿的植被、鲜艳的花圃相互映衬,石静笑着对记者说:“看不出我们这是个20年的老小区吧?”

      这是菏泽城区较早整体迁建的城中村之一。“几年前,小区出现基础设施老化、排水不畅、车位不足等问题,居民居住环境亟待改善。”丹阳街道都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东洋说,自实施卫生清理、路面修复、停车位规划等改造工程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居民住得舒心、过得开心,老小区焕发出新活力。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菏泽工业基础较弱,曾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等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山东省内的“帮扶对象”“突破重点”。10余年来,菏泽迎难而上、不等不靠,不仅经济总量完成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跨越,而且实现城市建设大提速、农业农村大变样、人民生活大提质。

      今年5月23日,这座曾经的“欠发达”城市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标志着菏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细节之处见新风。菏泽牡丹栽种历史悠久,素有“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经多年打造,该城市品牌已融入大街小巷:街头配电箱披上“牡丹之都”纹样“彩衣”,道路护栏雕刻着绽放的牡丹浮雕,装饰着牡丹元素的公交车成为菏泽流动的风景线……

      提升城市颜值,不忘实实在在改善民生。据介绍,菏泽市近年来坚持“全域创建、全时创建、全民创建”工作理念,不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常态长效。  

      立足“创城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当地党委政府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推进基础设施提升、住宅小区治理、线杆线缆治理等工作。

      为整治一条街上的线杆线缆,当地专门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地方干部介绍,工作小组联合街道、交通、供电等多方力量,撤除这条大街上的6.3万余米线缆,拔除56根废旧线杆,部分高压电缆改迁入地,彻底解决了几十年的遗留问题,得到市民认可。

      如今放眼菏泽城区,百余处“口袋公园”如珠玉散落,将绿色空间巧妙嵌入城市肌理。天泽园小区居民毕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清晨都在家门口的“城市之窗”口袋公园锻炼,“小区对面就是公园,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锻炼的好场所”。

      不远处的和平路便民市场,经过改造后环境面貌一新:统一规划的摊位整齐排列,电子屏实时公示商品价格,整洁干净的通道让购物更安全便捷。正带着外孙女选购馄饨皮的居民庞桂英说:“以前来市场总怕踩到水坑,有时道路泥泞难行。现在大变样,我们买东西舒心放心。”

      改变的不仅是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还有群众的精气神。在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洪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3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各展所长:戏曲队深耕传统,将地方戏曲的独特韵味娓娓道来;书画队以墨传情,在宣纸上勾勒出国色牡丹的绰约风姿;舞蹈队活力四射,用灵动的舞姿传递着新时代的幸福心声。

      从“中国牡丹之都”到“全国文明城市”,新增的城市名片见证了菏泽城市品质的全方位提升。“文明创建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一项民心工程。”菏泽市委书记张伦说,未来菏泽将深化创建成果,持续在为民、惠民上下功夫,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牡丹之都吹拂文明新风——山东菏泽文明创建一线见闻
    2025/6/13 9:17:24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济南6月12日电 题:牡丹之都吹拂文明新风——山东菏泽文明创建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铮、王阳

      清晨7点,山东菏泽鲁西新区丹阳街道,都庄新村小区居民石静正打理着自家楼下的花盆,不远处几个老人正坐在板凳上话家常。小区里环境整洁卫生,翠绿的植被、鲜艳的花圃相互映衬,石静笑着对记者说:“看不出我们这是个20年的老小区吧?”

      这是菏泽城区较早整体迁建的城中村之一。“几年前,小区出现基础设施老化、排水不畅、车位不足等问题,居民居住环境亟待改善。”丹阳街道都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东洋说,自实施卫生清理、路面修复、停车位规划等改造工程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居民住得舒心、过得开心,老小区焕发出新活力。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菏泽工业基础较弱,曾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等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山东省内的“帮扶对象”“突破重点”。10余年来,菏泽迎难而上、不等不靠,不仅经济总量完成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跨越,而且实现城市建设大提速、农业农村大变样、人民生活大提质。

      今年5月23日,这座曾经的“欠发达”城市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标志着菏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细节之处见新风。菏泽牡丹栽种历史悠久,素有“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经多年打造,该城市品牌已融入大街小巷:街头配电箱披上“牡丹之都”纹样“彩衣”,道路护栏雕刻着绽放的牡丹浮雕,装饰着牡丹元素的公交车成为菏泽流动的风景线……

      提升城市颜值,不忘实实在在改善民生。据介绍,菏泽市近年来坚持“全域创建、全时创建、全民创建”工作理念,不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常态长效。  

      立足“创城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当地党委政府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推进基础设施提升、住宅小区治理、线杆线缆治理等工作。

      为整治一条街上的线杆线缆,当地专门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地方干部介绍,工作小组联合街道、交通、供电等多方力量,撤除这条大街上的6.3万余米线缆,拔除56根废旧线杆,部分高压电缆改迁入地,彻底解决了几十年的遗留问题,得到市民认可。

      如今放眼菏泽城区,百余处“口袋公园”如珠玉散落,将绿色空间巧妙嵌入城市肌理。天泽园小区居民毕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清晨都在家门口的“城市之窗”口袋公园锻炼,“小区对面就是公园,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锻炼的好场所”。

      不远处的和平路便民市场,经过改造后环境面貌一新:统一规划的摊位整齐排列,电子屏实时公示商品价格,整洁干净的通道让购物更安全便捷。正带着外孙女选购馄饨皮的居民庞桂英说:“以前来市场总怕踩到水坑,有时道路泥泞难行。现在大变样,我们买东西舒心放心。”

      改变的不仅是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还有群众的精气神。在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洪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3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各展所长:戏曲队深耕传统,将地方戏曲的独特韵味娓娓道来;书画队以墨传情,在宣纸上勾勒出国色牡丹的绰约风姿;舞蹈队活力四射,用灵动的舞姿传递着新时代的幸福心声。

      从“中国牡丹之都”到“全国文明城市”,新增的城市名片见证了菏泽城市品质的全方位提升。“文明创建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一项民心工程。”菏泽市委书记张伦说,未来菏泽将深化创建成果,持续在为民、惠民上下功夫,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