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团结一心 共御旱情——甘肃抗旱一线见闻
    更新时间:2025/6/13 9:40:0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兰州6月12日电 题:团结一心 共御旱情——甘肃抗旱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刁慧琳、王俊杰、郎兵兵

      “家里的20亩玉米下种十来天了,不仅出苗率低,出来的苗子也都快枯死了,以前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罗山川乡大树塬村村民万志娜回忆说。不久前,在罗山川乡党委的组织下,汩汩清流注入浇地水罐,万志娜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有了救命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今年入春以来,甘肃持续遭遇高温少雨天气,多地达到中度到重度干旱,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特旱灾害。全省广大基层党员闻令而动,一系列抗旱保苗举措直达田间地头,为农户纾难解困,全力守护粮食安全和百姓“钱袋子”。

      甘肃省华亭市今年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大风沙尘天气明显增多,农作物受旱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华亭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旱节水行动中,深入乡镇、水库、田间等地指导抗旱工作。

      旱情发生以来,华亭市上关镇成立抗旱指挥部,推动各村党支部成立抗旱救灾党员志愿服务队,上百名党员主动“亮身份、领任务”,与群众共同采取注水补灌、抢墒改种、叶面施肥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旱情损失。

      多灌一丘田,多产一斤粮。华亭市神峪乡下关村党支部组建了应急抗旱送水队伍,组织党员干部通过调配水车拉水等方式,对干旱地块全力补水,对已播玉米田查苗补苗,对出苗玉米点浇点灌,确保每一块田地能灌尽灌。缺水的土地上,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每一株幼苗。

      “老杨,水咋没流下来?”“不要急,我马上去排查。”旱情严峻时,华亭市河西镇新庄村老党员杨军接到村民的紧急电话,告知原定放水时间未见水流到达。“100多亩的独活药苗等着浇灌,可不敢耽误了。”杨军一边念叨着,一边骑摩托车沿着管道细细排查,直至通水成功。

      严峻旱情下,面对村民的急切诉求,整个河西镇全面铺开抗旱工作。镇上及时发布土壤墒情分析及抗旱技术措施,组织镇、村、社党员干部逐村摸排墒情,采取“早晚错峰浇水”方式,减少蒸发损耗。镇上还通过整合资源,调用设施设备实施“接力灌溉”,确保每一株幼苗“喝上水”。科技成为抗旱的有力武器,点滴举措汇聚成护苗的坚实屏障。

      庆阳市环县罗山川乡位于沟底的农田因不通风而温度过高,一千多亩麦田中的冬小麦矮小枯瘦,大片田地面临减产。旱情发生以来,罗山川乡在全乡组建8个党员先锋队驻守田间地头,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天气变化,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党员干部全部下地,帮助群众通过点浇、喷洒等方式保苗。

      “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保苗,咬牙坚持到雨来的那一天。”罗山川乡党委书记张勇说。各村党支部迅速行动,精准掌握受灾面积与作物受损情况,及时调配抗旱应急供水车实施精准浇灌,全力保障每一亩粮田用水,最大限度减少干旱对粮食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抓好抗旱工作,为全乡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罗山川乡人大主席张军彦说。

      旱情无情,却抵不过人心炽热。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在干裂的田垄间守护希望,用汗水浇灌对丰收的期盼。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团结一心 共御旱情——甘肃抗旱一线见闻
    2025/6/13 9:40:0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兰州6月12日电 题:团结一心 共御旱情——甘肃抗旱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刁慧琳、王俊杰、郎兵兵

      “家里的20亩玉米下种十来天了,不仅出苗率低,出来的苗子也都快枯死了,以前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罗山川乡大树塬村村民万志娜回忆说。不久前,在罗山川乡党委的组织下,汩汩清流注入浇地水罐,万志娜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有了救命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今年入春以来,甘肃持续遭遇高温少雨天气,多地达到中度到重度干旱,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特旱灾害。全省广大基层党员闻令而动,一系列抗旱保苗举措直达田间地头,为农户纾难解困,全力守护粮食安全和百姓“钱袋子”。

      甘肃省华亭市今年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大风沙尘天气明显增多,农作物受旱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华亭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旱节水行动中,深入乡镇、水库、田间等地指导抗旱工作。

      旱情发生以来,华亭市上关镇成立抗旱指挥部,推动各村党支部成立抗旱救灾党员志愿服务队,上百名党员主动“亮身份、领任务”,与群众共同采取注水补灌、抢墒改种、叶面施肥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旱情损失。

      多灌一丘田,多产一斤粮。华亭市神峪乡下关村党支部组建了应急抗旱送水队伍,组织党员干部通过调配水车拉水等方式,对干旱地块全力补水,对已播玉米田查苗补苗,对出苗玉米点浇点灌,确保每一块田地能灌尽灌。缺水的土地上,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每一株幼苗。

      “老杨,水咋没流下来?”“不要急,我马上去排查。”旱情严峻时,华亭市河西镇新庄村老党员杨军接到村民的紧急电话,告知原定放水时间未见水流到达。“100多亩的独活药苗等着浇灌,可不敢耽误了。”杨军一边念叨着,一边骑摩托车沿着管道细细排查,直至通水成功。

      严峻旱情下,面对村民的急切诉求,整个河西镇全面铺开抗旱工作。镇上及时发布土壤墒情分析及抗旱技术措施,组织镇、村、社党员干部逐村摸排墒情,采取“早晚错峰浇水”方式,减少蒸发损耗。镇上还通过整合资源,调用设施设备实施“接力灌溉”,确保每一株幼苗“喝上水”。科技成为抗旱的有力武器,点滴举措汇聚成护苗的坚实屏障。

      庆阳市环县罗山川乡位于沟底的农田因不通风而温度过高,一千多亩麦田中的冬小麦矮小枯瘦,大片田地面临减产。旱情发生以来,罗山川乡在全乡组建8个党员先锋队驻守田间地头,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天气变化,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党员干部全部下地,帮助群众通过点浇、喷洒等方式保苗。

      “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保苗,咬牙坚持到雨来的那一天。”罗山川乡党委书记张勇说。各村党支部迅速行动,精准掌握受灾面积与作物受损情况,及时调配抗旱应急供水车实施精准浇灌,全力保障每一亩粮田用水,最大限度减少干旱对粮食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抓好抗旱工作,为全乡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罗山川乡人大主席张军彦说。

      旱情无情,却抵不过人心炽热。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在干裂的田垄间守护希望,用汗水浇灌对丰收的期盼。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