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文化助力,让焦作更加引人瞩目
    □聆 听
    更新时间:2025/2/11 10:40:04    来源:焦作晚报

      1月28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盛宴。晚会上,来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的“黄河飞龙”、太极拳以及焦作籍青年舞蹈家等闪耀舞台,赢得了广泛赞誉。

    (据《焦作晚报》)

      焦作文化元素在蛇年央视春晚亮相,让焦作人倍感自豪。焦作文化源远流长、璀璨夺目,历史名人有卜子夏、司马懿、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何塘、陈王廷、曹瑾等,焦作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数量和质量都稳居河南省前三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些焦作本土的文化元素,为焦作的发展助力呢?首先,要不断挖掘具有竞争力的焦作文化元素,包括文化艺术成果和历史人文古迹,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焦作元素焕发出新的光彩,为焦作争得荣誉,让外界了解焦作、喜爱焦作。其次,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平台来展示焦作的本土文化,让焦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让外界熟悉并了解焦作的文化魅力和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人员和机构来焦作旅游观光,投资兴业,促进焦作的经济发展。第三,还要抓住焦作本土的特色文化产品,如焦作的太极拳、“四大怀药”、云台山、桑坡电商小镇等,把它们打造成文化名片,让它们成为外界了解焦作的媒介,让焦作借着这些文化元素的影响力不断走向世界。

      所以,我们在为焦作文化自豪的同时,更要为焦作的文化发展添砖加瓦、培土浇水,让焦作的文化沃土开出更多引人注目的花朵,以助力焦作发展。

    总值班:王静锋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李 琳

    编 辑:陈 婷

    校 对:马 丽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文化助力,让焦作更加引人瞩目
    □聆 听
    2025/2/11 10:40:04    来源:焦作晚报

      1月28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盛宴。晚会上,来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的“黄河飞龙”、太极拳以及焦作籍青年舞蹈家等闪耀舞台,赢得了广泛赞誉。

    (据《焦作晚报》)

      焦作文化元素在蛇年央视春晚亮相,让焦作人倍感自豪。焦作文化源远流长、璀璨夺目,历史名人有卜子夏、司马懿、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何塘、陈王廷、曹瑾等,焦作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数量和质量都稳居河南省前三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些焦作本土的文化元素,为焦作的发展助力呢?首先,要不断挖掘具有竞争力的焦作文化元素,包括文化艺术成果和历史人文古迹,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焦作元素焕发出新的光彩,为焦作争得荣誉,让外界了解焦作、喜爱焦作。其次,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平台来展示焦作的本土文化,让焦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让外界熟悉并了解焦作的文化魅力和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人员和机构来焦作旅游观光,投资兴业,促进焦作的经济发展。第三,还要抓住焦作本土的特色文化产品,如焦作的太极拳、“四大怀药”、云台山、桑坡电商小镇等,把它们打造成文化名片,让它们成为外界了解焦作的媒介,让焦作借着这些文化元素的影响力不断走向世界。

      所以,我们在为焦作文化自豪的同时,更要为焦作的文化发展添砖加瓦、培土浇水,让焦作的文化沃土开出更多引人注目的花朵,以助力焦作发展。

    总值班:王静锋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李 琳

    编 辑:陈 婷

    校 对:马 丽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