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连心茶吧”泡出乡村治理“暖心茶”
    □三 木
    更新时间:2025/4/24 10:51:29    来源:焦作晚报

      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创新打造后岳村综治中心,设立了“连心茶吧”,并邀请村里有威望的人担任“和事佬”,让群众将怨气消除在茶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锁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

    (据《焦作晚报》)

      “喝杯碧螺春,坐下慢慢聊;消消心头气,握手重修好。”这不仅是村民对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后岳村综治中心“连心茶吧”的生动描述,更是对这种创新治理方式的高度认可。如今,“连心茶吧”以茶为媒,泡出了乡村治理的“暖心茶”,让邻里矛盾在茶香氤氲中化解。

      “连心茶吧”体现了“柔性治理”的理念,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调解方式修复了邻里关系。当矛盾双方坐在茶桌前,喝着沁人心脾的茶水,原本剑拔弩张的情绪便能得到缓和。有威望的“和事佬”再以拉家常的方式讲情说理,全方位地引导矛盾双方理解彼此的立场和难处。这种“柔性治理”模式,不仅解决了当下的矛盾,更修复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连心茶吧”促进了乡村文明乡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在这里,矛盾纠纷的化解不单是简单地解决问题,更让村民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了以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这种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在乡村营造出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良好风气,让文明乡风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连心茶吧”搭建了一座干群沟通的坚固桥梁,成为信息交流的汇聚地。村干部在这里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民生“痛点”;群众也能近距离接触村干部,表达诉求与建议。这打破了传统治理模式中信息传递的壁垒,使决策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群众遇到事都愿意到这来说说”,这充分说明“连心茶吧”已深入人心,成了村民信赖的地方。

      乡村治理任重道远,“连心茶吧”提供了宝贵经验。期待更多地方能够借鉴这种创新模式,探索出更多充满温情与创意的基层治理方式,让乡村处处洋溢着和谐、幸福的气息。

    新闻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连心茶吧”泡出乡村治理“暖心茶”
    □三 木
    2025/4/24 10:51:29    来源:焦作晚报

      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创新打造后岳村综治中心,设立了“连心茶吧”,并邀请村里有威望的人担任“和事佬”,让群众将怨气消除在茶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锁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

    (据《焦作晚报》)

      “喝杯碧螺春,坐下慢慢聊;消消心头气,握手重修好。”这不仅是村民对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后岳村综治中心“连心茶吧”的生动描述,更是对这种创新治理方式的高度认可。如今,“连心茶吧”以茶为媒,泡出了乡村治理的“暖心茶”,让邻里矛盾在茶香氤氲中化解。

      “连心茶吧”体现了“柔性治理”的理念,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调解方式修复了邻里关系。当矛盾双方坐在茶桌前,喝着沁人心脾的茶水,原本剑拔弩张的情绪便能得到缓和。有威望的“和事佬”再以拉家常的方式讲情说理,全方位地引导矛盾双方理解彼此的立场和难处。这种“柔性治理”模式,不仅解决了当下的矛盾,更修复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连心茶吧”促进了乡村文明乡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在这里,矛盾纠纷的化解不单是简单地解决问题,更让村民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了以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这种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在乡村营造出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良好风气,让文明乡风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连心茶吧”搭建了一座干群沟通的坚固桥梁,成为信息交流的汇聚地。村干部在这里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民生“痛点”;群众也能近距离接触村干部,表达诉求与建议。这打破了传统治理模式中信息传递的壁垒,使决策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群众遇到事都愿意到这来说说”,这充分说明“连心茶吧”已深入人心,成了村民信赖的地方。

      乡村治理任重道远,“连心茶吧”提供了宝贵经验。期待更多地方能够借鉴这种创新模式,探索出更多充满温情与创意的基层治理方式,让乡村处处洋溢着和谐、幸福的气息。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