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网谈 > 2023年焦作网谈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让爱薪火相传
    更新时间:2023-3-15 9:05:08    来源:焦作日报

      前不久,一位名叫王坤森的老人冲上热搜。老人今年91岁,浙江大学退休教师,签署了浙江省遗体捐赠同意书,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浙江大学医学院。老人的善举得到百万网友的点赞,大家一致认为老人是时代楷模,给予最崇高的敬意。

      网友“兰儿”说,10年前看到有关王坤森老人拾荒资助学生的报道时非常感动,心被温暖填满。再次看到老人捐赠遗体的报道,更加敬佩老人的奉献精神。几年前,老人资助的第一名大学生参加工作,和老人一样开始资助学生。如今,老人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爱都得到了传承。爱的火种薪火相传,光就能照亮更多的角落。

      网友“栀子花”说,王坤森老人从大学退休,工资不低,原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选择了“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困难、无助的人。老人就像一束光,让他人看到了希望。或许许多人都不理解老人,但那些曾经或者正在被光照亮的人是懂老人的。当我们迷茫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不妨向王坤森老人学习,尽量去发光发亮。

      网友“南山南”说,91岁的老人出生在旧社会,吃过常人无法想象的苦。他是大学老师,深知学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用行动去帮助贫困学生完成梦想。在11年的时间里,老人靠拾荒加退休金资助了8名学生。2022年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王坤森助学金”,从2023年起,每年资助一名浙江大学学生。老人考虑得非常周到,设立“王坤森助学金”,在自己去世后还能继续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因为目睹过伟大,所以不甘渺小。这样的人,只看一眼就令人肃然起敬、终身难忘。

      网友“海蓝蓝”说,王坤森老人生前资助学生,提前签订遗体捐赠同意书,将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社会,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记者 朱颖江)

    新闻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让爱薪火相传
    2023-3-15 9:05:08    来源:焦作日报

      前不久,一位名叫王坤森的老人冲上热搜。老人今年91岁,浙江大学退休教师,签署了浙江省遗体捐赠同意书,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浙江大学医学院。老人的善举得到百万网友的点赞,大家一致认为老人是时代楷模,给予最崇高的敬意。

      网友“兰儿”说,10年前看到有关王坤森老人拾荒资助学生的报道时非常感动,心被温暖填满。再次看到老人捐赠遗体的报道,更加敬佩老人的奉献精神。几年前,老人资助的第一名大学生参加工作,和老人一样开始资助学生。如今,老人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爱都得到了传承。爱的火种薪火相传,光就能照亮更多的角落。

      网友“栀子花”说,王坤森老人从大学退休,工资不低,原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选择了“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困难、无助的人。老人就像一束光,让他人看到了希望。或许许多人都不理解老人,但那些曾经或者正在被光照亮的人是懂老人的。当我们迷茫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不妨向王坤森老人学习,尽量去发光发亮。

      网友“南山南”说,91岁的老人出生在旧社会,吃过常人无法想象的苦。他是大学老师,深知学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用行动去帮助贫困学生完成梦想。在11年的时间里,老人靠拾荒加退休金资助了8名学生。2022年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王坤森助学金”,从2023年起,每年资助一名浙江大学学生。老人考虑得非常周到,设立“王坤森助学金”,在自己去世后还能继续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因为目睹过伟大,所以不甘渺小。这样的人,只看一眼就令人肃然起敬、终身难忘。

      网友“海蓝蓝”说,王坤森老人生前资助学生,提前签订遗体捐赠同意书,将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社会,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记者 朱颖江)

    新闻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