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网谈 > 2023年焦作网谈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网友点赞婚俗改革“为爱减负”
    更新时间:2023-3-15 9:06:38    来源:焦作日报

      “甜蜜的爱情被金钱裹挟,即便是登记结了婚心里也感觉怪怪的。”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就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确要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网友由此对高价彩礼问题展开讨论,称赞婚俗改革是“为爱减负”,让爱情和婚姻回归本质。

      近年来,高价彩礼问题备受关注。对此,国家和地方开展了一系列治理行动。民政部在全国确立了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各省(区、市)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些地方性婚俗改革实验区;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以县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等陋习的实际情况,重点治理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各地市政府部门积极行动,出台相关政策对彩礼限高。

      网友“马大姐”说,适当数额的彩礼对于婚姻而言,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男方给女方彩礼,让女方有安全感。这笔彩礼还是新建家庭的启动资金,为新人婚后生活提供保障。按传统风俗约定,男女双方谈婚论嫁时,男方出彩礼,女方则要出嫁妆。女方的嫁妆让新建家庭多了一重保障。原本,彩礼和嫁妆是基本对等的,但现在,有的男方付了高额彩礼,却成为女方家庭的资金,而不是小夫妻的家庭财产。彩礼变了味,爱情也就变了味。支持婚俗改革,限定彩礼上限,抵制攀比歪风。简化传统婚礼仪式、创新符合新时代年轻人需求的婚宴场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勇于示范。

      网友“儿时回忆”表示,身边有些年轻人因彩礼问题,对婚姻表现出恐惧心理,有的甚至表示不结婚。国家出手治理高价彩礼,让婚姻回归本质,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为爱结婚,因爱繁衍,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

    (记者 朱颖江)

    新闻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网友点赞婚俗改革“为爱减负”
    2023-3-15 9:06:38    来源:焦作日报

      “甜蜜的爱情被金钱裹挟,即便是登记结了婚心里也感觉怪怪的。”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就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确要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网友由此对高价彩礼问题展开讨论,称赞婚俗改革是“为爱减负”,让爱情和婚姻回归本质。

      近年来,高价彩礼问题备受关注。对此,国家和地方开展了一系列治理行动。民政部在全国确立了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各省(区、市)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些地方性婚俗改革实验区;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以县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等陋习的实际情况,重点治理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各地市政府部门积极行动,出台相关政策对彩礼限高。

      网友“马大姐”说,适当数额的彩礼对于婚姻而言,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男方给女方彩礼,让女方有安全感。这笔彩礼还是新建家庭的启动资金,为新人婚后生活提供保障。按传统风俗约定,男女双方谈婚论嫁时,男方出彩礼,女方则要出嫁妆。女方的嫁妆让新建家庭多了一重保障。原本,彩礼和嫁妆是基本对等的,但现在,有的男方付了高额彩礼,却成为女方家庭的资金,而不是小夫妻的家庭财产。彩礼变了味,爱情也就变了味。支持婚俗改革,限定彩礼上限,抵制攀比歪风。简化传统婚礼仪式、创新符合新时代年轻人需求的婚宴场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勇于示范。

      网友“儿时回忆”表示,身边有些年轻人因彩礼问题,对婚姻表现出恐惧心理,有的甚至表示不结婚。国家出手治理高价彩礼,让婚姻回归本质,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为爱结婚,因爱繁衍,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

    (记者 朱颖江)

    新闻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