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视频直播 > 直播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揭开病因 正确防治糖尿病
——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秦云霞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
更新时间:2016-6-23 8:40:04    来源:本站原创

直播现场


秦云霞

【专家简介】秦云霞,主医师,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兼内三科主任,2005年至2007年在新乡医学院兼职教授,河南省内分泌暨糖尿病委员会委员,多次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取得在糖尿病早期非药物疗法临床研究及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妊娠甲亢中的临床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发表各级文章30余篇。

主持人:传承文明,关注民生,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焦作日报网络直播间。说起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症,其危害仅次于癌症。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使人致残、致死的并发症。那么糖尿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如何更好的控制和治疗呢?今天,为了给网友们做一个详细的说明,我们有幸邀请到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兼内三科主任秦云霞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秦院长,欢迎您来到直播间!

秦云霞: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防治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主持人: 秦院长,您能不能先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糖尿病?

秦云霞: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主持人:现在糖尿病确实非常多,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那糖尿病一般都有哪些症状呢?

秦云霞: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主持人:据说咱们医院对付糖尿病的特色疗法是病因治疗,找对病因才能正确的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的常见病因都有哪些呢?

秦云霞: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4)生活方式改变: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3、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激素异常: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2)遗传基础: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很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3)肥胖症: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主持人:原来糖尿病还分这个1型和2型,而且有这么多因素都会导致糖尿病,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给我们的生活和身体都带来很大危害,您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一下?

秦云霞: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

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并发症)

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

主持人:糖尿病目前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但我觉得最可怕的好像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请您给我们讲讲它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秦云霞: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来住院调整药物。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防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高渗综合征(老年人) 低血糖 合并感染。

2、慢性并发症 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1)侵犯到脑.:可以引起脑梗塞。

2)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3)累及到肾脏: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 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一旦它坏了,小便是排不出来)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那不光人受罪花费也很大。

4)眼睛: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5)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手脚麻木,刺痛感,身上有小虫子爬的感觉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

6)糖尿病足:也就是烂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对这一点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还有脚气

主持人:糖尿病能引起这么多并发症,那咱们如何确诊患者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呢?

秦云霞: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葡萄糖的氧化发生障碍,机体所需能量不足,故患者感到饥饿多食;多食进一步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出现尿糖,糖的大量排出必然带走大量水分故引起多尿;多尿失水过多,血液浓缩引起口渴,因而多饮;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大量动员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功能,严重时因消耗多,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这就形成了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受损;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主持人:我们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糖尿病可以治好吗?可以预防吗?有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呢?

秦云霞: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有研究表明,一般从餐后血糖升高到确诊为糖尿病,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最初的餐后血糖升高往往不用治疗,只要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使血糖恢复正常。这足见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是大有可为的,无糖尿病者完全可能不得糖尿病。虽然现代医学水平可使糖尿病患者不因糖尿病致残或早亡,但其治愈还是很困难。因此,预防仍然是最关健的。  

 关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关专家提出了“四个要点”:

1、“多懂点儿”,即知识预防。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何谓“多”?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又要知晓防治措施,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何谓“少”?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险因素者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

3、“勤动点儿”,即运动预防。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和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非依赖胰岛素糖尿病的危险。适当锻炼还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粘。目前公认,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的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要小20%。经常参加“出点汗、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5次。

4、“放松点儿”,即心理预防。避免精神创伤,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从而保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5.戒烟限酒,保证睡眠。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

主持人:秦院长说的这几个点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帮助,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这几点,那么目前糖尿病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

秦云霞:原则:病因治疗,全面检查。

1、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2、运动指导“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人都需要运动,此病除应用药物和饮食疗法外,运动也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益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后可增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病人压力和紧张情绪。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年青、体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出去运动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主持人:看来合理膳食和坚持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有好处,也很重要,我们知道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长期坚持用药,您能不能给广大患者在用药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呢?

秦云霞: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的餐前餐后服用的不同类型,联合用药更应小心谨慎。对胰岛素冶疗的患者应告诉他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应在餐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了解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储存方法、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主持人:感谢秦院长的精彩讲解,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详细了解了糖尿病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对策,糖尿病找对病因非常关键,对症施治只能控制糖尿病,对因施治才能治疗糖尿病。希望今天的节目能给网友们带来帮助,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还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这样才能远离糖尿病的困扰。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总 策 划:杨法育 王爱军

●执    行:申金星 曾琳琳

●脚本执笔:韩 

●录    制:毋千举

●技    术:薛     马雅宁       

●剧    务:石芳玲 

●直播话题线索征集:8797395

●链    接:登录焦作网www.jzrb.com 进入网络直播收看本期节目


新闻编辑:李洋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揭开病因 正确防治糖尿病
——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秦云霞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
2016-6-23 8:40:04    来源:本站原创

直播现场


秦云霞

【专家简介】秦云霞,主医师,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兼内三科主任,2005年至2007年在新乡医学院兼职教授,河南省内分泌暨糖尿病委员会委员,多次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取得在糖尿病早期非药物疗法临床研究及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妊娠甲亢中的临床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发表各级文章30余篇。

主持人:传承文明,关注民生,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焦作日报网络直播间。说起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症,其危害仅次于癌症。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使人致残、致死的并发症。那么糖尿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如何更好的控制和治疗呢?今天,为了给网友们做一个详细的说明,我们有幸邀请到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兼内三科主任秦云霞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秦院长,欢迎您来到直播间!

秦云霞: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防治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主持人: 秦院长,您能不能先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糖尿病?

秦云霞: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主持人:现在糖尿病确实非常多,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那糖尿病一般都有哪些症状呢?

秦云霞: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主持人:据说咱们医院对付糖尿病的特色疗法是病因治疗,找对病因才能正确的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的常见病因都有哪些呢?

秦云霞: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4)生活方式改变: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3、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激素异常: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2)遗传基础: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很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3)肥胖症: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主持人:原来糖尿病还分这个1型和2型,而且有这么多因素都会导致糖尿病,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给我们的生活和身体都带来很大危害,您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一下?

秦云霞: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

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并发症)

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

主持人:糖尿病目前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但我觉得最可怕的好像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请您给我们讲讲它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秦云霞: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来住院调整药物。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防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高渗综合征(老年人) 低血糖 合并感染。

2、慢性并发症 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1)侵犯到脑.:可以引起脑梗塞。

2)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3)累及到肾脏: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 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一旦它坏了,小便是排不出来)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那不光人受罪花费也很大。

4)眼睛: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5)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手脚麻木,刺痛感,身上有小虫子爬的感觉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

6)糖尿病足:也就是烂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对这一点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还有脚气

主持人:糖尿病能引起这么多并发症,那咱们如何确诊患者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呢?

秦云霞: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葡萄糖的氧化发生障碍,机体所需能量不足,故患者感到饥饿多食;多食进一步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出现尿糖,糖的大量排出必然带走大量水分故引起多尿;多尿失水过多,血液浓缩引起口渴,因而多饮;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大量动员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功能,严重时因消耗多,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这就形成了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受损;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主持人:我们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糖尿病可以治好吗?可以预防吗?有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呢?

秦云霞: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有研究表明,一般从餐后血糖升高到确诊为糖尿病,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最初的餐后血糖升高往往不用治疗,只要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使血糖恢复正常。这足见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是大有可为的,无糖尿病者完全可能不得糖尿病。虽然现代医学水平可使糖尿病患者不因糖尿病致残或早亡,但其治愈还是很困难。因此,预防仍然是最关健的。  

 关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关专家提出了“四个要点”:

1、“多懂点儿”,即知识预防。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何谓“多”?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又要知晓防治措施,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何谓“少”?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险因素者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

3、“勤动点儿”,即运动预防。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和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非依赖胰岛素糖尿病的危险。适当锻炼还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粘。目前公认,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的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要小20%。经常参加“出点汗、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5次。

4、“放松点儿”,即心理预防。避免精神创伤,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从而保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5.戒烟限酒,保证睡眠。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

主持人:秦院长说的这几个点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帮助,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这几点,那么目前糖尿病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

秦云霞:原则:病因治疗,全面检查。

1、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2、运动指导“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人都需要运动,此病除应用药物和饮食疗法外,运动也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益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后可增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病人压力和紧张情绪。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年青、体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出去运动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主持人:看来合理膳食和坚持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有好处,也很重要,我们知道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长期坚持用药,您能不能给广大患者在用药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呢?

秦云霞: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的餐前餐后服用的不同类型,联合用药更应小心谨慎。对胰岛素冶疗的患者应告诉他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应在餐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了解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储存方法、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主持人:感谢秦院长的精彩讲解,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详细了解了糖尿病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对策,糖尿病找对病因非常关键,对症施治只能控制糖尿病,对因施治才能治疗糖尿病。希望今天的节目能给网友们带来帮助,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还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这样才能远离糖尿病的困扰。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总 策 划:杨法育 王爱军

●执    行:申金星 曾琳琳

●脚本执笔:韩 

●录    制:毋千举

●技    术:薛     马雅宁       

●剧    务:石芳玲 

●直播话题线索征集:8797395

●链    接:登录焦作网www.jzrb.com 进入网络直播收看本期节目


新闻编辑:李洋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