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多维度透视徐州科创
更新时间:2023-11-1 11:00:31    来源:咸宁网


        日前,2023中国报业媒体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暨“百家媒体看徐州”采风活动在徐州举行。围绕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全国百家媒体深入江苏徐州的企业、乡村、城区等地,用笔尖记录转型新发展,用镜头见证塑造新形象,实地感受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徐州新实践。

  卧牛山下,不断“掘进”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已初具雏形;仰望星空,国内首颗矿用遥感卫星“矿大南湖号”成功发射升空;放眼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园区正“拔节生长”,以创新引领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一批批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一个个平台载体前进脚步不息,让创新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向科技借力、向创新求解。记者深入走访,带领大家多维度透视徐州科创。

  点:活力迸发创新主体多层次突破

  “目前我国在深地领域研究处于国际第一梯队,建设好、用好深地科研平台,扩大领先优势,我们责无旁贷。”谈起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建设使命,该实验室战略规划部部长王勃说。

  从2021年10月正式揭牌至今,作为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中6个重大创新载体之一及2023年省重大项目,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的建设可谓高歌猛进。

  大平台对产业推进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实验室山体实验基地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作为牵头单位或参与单位,实验室已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与华为、中煤(天津)等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各种方式招引包括院士在内的各类人才100余人。

  徐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1+3+100”科研平台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大力推进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支持徐工集团整合平台资源,重构“1+6”研发体系布局……各类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在创新驱动的竞赛中,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架起“四梁八柱”。

  线:创新引领,产学研协同全链条孵化

  7月23日10时50分,在距离徐州近800公里的太原,我国第一颗矿业专用卫星“矿大南湖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矿大南湖号”的诞生并非“一家之功”。这颗星是由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徐工集团牵头组织,徐州经开区成立的“智慧矿业创新集群”组织相关企业充分调研、自主设计、严格论证的X波段太阳同步SAR卫星。

  “产业+学校+科研机构”“高效配置+能力协同+利益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角色和优势在这颗星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构建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徐州聚焦重点产业和领域,深化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面:向上攀登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

  在徐工,“全球第一吊”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神州第一挖”700吨液压挖掘机、全球最大后驱刚性矿车XDE440等多项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相继下线,在“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之路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工集团的创新项目令人印象深刻,产业链的整合与拓展,以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显示出徐州对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参观团成员表示,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对徐州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全国以及世界制造业产业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

  工程机械是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十大产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徐州绿色低碳能源、集成电路与ICT、安全应急、数字经济核心、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6个产业的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徐州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

  去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徐州市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今年,在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综合表现TOP20中,徐州位居第一。

  为此,徐州动态调整编制《徐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2023—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编排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攀升行动重点项目74项,其中已开工72项,一个个扩量提质的产业项目为徐州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徐州在重大科技战略、科创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同向发力,加快建设“徐州科创圈”,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努力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交出了一张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新闻编辑:李润生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多维度透视徐州科创
    2023-11-1 11:00:31    来源:咸宁网


            日前,2023中国报业媒体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暨“百家媒体看徐州”采风活动在徐州举行。围绕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全国百家媒体深入江苏徐州的企业、乡村、城区等地,用笔尖记录转型新发展,用镜头见证塑造新形象,实地感受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徐州新实践。

      卧牛山下,不断“掘进”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已初具雏形;仰望星空,国内首颗矿用遥感卫星“矿大南湖号”成功发射升空;放眼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园区正“拔节生长”,以创新引领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一批批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一个个平台载体前进脚步不息,让创新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向科技借力、向创新求解。记者深入走访,带领大家多维度透视徐州科创。

      点:活力迸发创新主体多层次突破

      “目前我国在深地领域研究处于国际第一梯队,建设好、用好深地科研平台,扩大领先优势,我们责无旁贷。”谈起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建设使命,该实验室战略规划部部长王勃说。

      从2021年10月正式揭牌至今,作为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中6个重大创新载体之一及2023年省重大项目,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的建设可谓高歌猛进。

      大平台对产业推进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实验室山体实验基地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作为牵头单位或参与单位,实验室已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与华为、中煤(天津)等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各种方式招引包括院士在内的各类人才100余人。

      徐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1+3+100”科研平台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大力推进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支持徐工集团整合平台资源,重构“1+6”研发体系布局……各类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在创新驱动的竞赛中,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架起“四梁八柱”。

      线:创新引领,产学研协同全链条孵化

      7月23日10时50分,在距离徐州近800公里的太原,我国第一颗矿业专用卫星“矿大南湖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矿大南湖号”的诞生并非“一家之功”。这颗星是由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徐工集团牵头组织,徐州经开区成立的“智慧矿业创新集群”组织相关企业充分调研、自主设计、严格论证的X波段太阳同步SAR卫星。

      “产业+学校+科研机构”“高效配置+能力协同+利益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角色和优势在这颗星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构建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徐州聚焦重点产业和领域,深化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面:向上攀登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

      在徐工,“全球第一吊”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神州第一挖”700吨液压挖掘机、全球最大后驱刚性矿车XDE440等多项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相继下线,在“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之路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工集团的创新项目令人印象深刻,产业链的整合与拓展,以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显示出徐州对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参观团成员表示,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对徐州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全国以及世界制造业产业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

      工程机械是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十大产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徐州绿色低碳能源、集成电路与ICT、安全应急、数字经济核心、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6个产业的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徐州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

      去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徐州市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今年,在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综合表现TOP20中,徐州位居第一。

      为此,徐州动态调整编制《徐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2023—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编排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攀升行动重点项目74项,其中已开工72项,一个个扩量提质的产业项目为徐州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徐州在重大科技战略、科创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同向发力,加快建设“徐州科创圈”,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努力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交出了一张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新闻编辑:李润生 
     
    相关信息:
    徐州:产业强市有活力
    徐州:“农”墨重彩谱新篇
    百家传媒“大咖”沉浸式感受徐州精彩
    小心其中有“诈”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
    我国将首次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红日初升耀神舟
    河南永城:食安攻坚成效看得见
    河南,凭什么吸引人才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