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县区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孟州市: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更新时间:2024-4-19 15:00:52    来源:焦作日报

  近年来,孟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把“千万工程”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行动,固根本、促提升、重长效、强保障,让农村美成为新时代焦作的鲜明标识。

  补短板固根本,夯实乡村宜居基础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部门,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弱项,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稳扎稳打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该市充分考虑农民实际需求,结合地域特点,选择适宜模式,同步推进农村户厕新建改造与整改达标,基本实现农村常住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愿改尽改。持续开展农村户厕改造“回头看”工作,将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与改厕“提质年”活动相结合,依托市乡村“三级”管护服务体系,达到改厕质量、改厕后期管护、改厕资金拨付、群众满意度等4个方面整治提升。

  全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该市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持续开展村庄垃圾专项清理,强化生活垃圾源头治理,提升垃圾收集转运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往哪去”的问题。目前,该市共配备环卫设备92台,日均处理生活垃圾约130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投放、巡回收集、日产日清。

  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该市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已建设施“回头看”。目前,全市有42个村庄敷设污水管网、77个村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序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推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锻长板促提升,彰显乡村美丽特色

  孟州市东西地域差异明显、文化特色鲜明,有条件建设一批形态有别、风貌彰显、特色鲜明的苏式美丽乡村,近年来也涌现出“田园果岭”“美丽源沟”“老家莫沟”等一批美丽乡村。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塑形铸魂,塑造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形态。

  打造美丽点位。推动“点”与“线”结合,该市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美丽果园、美丽村景、美丽田园,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做好庭院内外环境管理,打造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精致小品。截至目前,共创建市级“五美庭院”(五星级)4022户、乡级“五美庭院”(四星级)7228户、村级“五美庭院”(三星级)12274户,“美丽庭院”1844户。

  推动示范集成。该市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风貌管控建设,强化规划设计、产业配套、要素集聚,持续放大乡村建设辐射带动效应,目前已累计打造1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风貌管控示范村。

  凸显人文农韵。该市加大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和文化竞争力,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动态更新和保护工作。目前,全市有国家传统村落3个、省级2个。

  广动员重长效,实现乡村共建共享

  “千万工程”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农民群众意愿,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引导农民参与。该市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引导农民通过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等,自觉参与村庄环境建设与管理。目前,已累计发动群众35余万人次,出动机械设备5余万台次,清理沟塘河渠、残垣断壁、卫生死角2万余处。

  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市里补一点、乡里筹一点、村里集一点、群众投一点的筹资筹劳方式,该市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义务劳动,吸引在外工作人员和企业家等社会力量投资乡村公益事业。

  加强长效管护。该市建立健全规范化管护制度,厘清政府、职能部门、运行管理单位、村集体和个人的管护责任。将农村人居环境管护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积极探索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保障制度,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序开展。

  建机制强保障,赓续乡村长久和美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步步深入、久久为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制度,从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再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五年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强化组织推进。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孟州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认真落实“县负总责、乡抓协调、村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把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和城乡关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抓好政策衔接、工作统筹、资源整合、监督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规划引领。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该市加强县域统筹,构建完善“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乡村规划体系,持续优化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明确规划实施“时间表”“路线图”,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该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各级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保障长期稳定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探索信贷、保险、担保、基金、企业合作等有效方式,拓宽乡村建设融资渠道。

记者 杜挺勇 通讯员 杜慧鹏

总值班:程红利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赵玉玲

编 辑:刘 佳

校 对:王以振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孟州市: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2024-4-19 15:00:52    来源:焦作日报

      近年来,孟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把“千万工程”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行动,固根本、促提升、重长效、强保障,让农村美成为新时代焦作的鲜明标识。

      补短板固根本,夯实乡村宜居基础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部门,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弱项,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稳扎稳打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该市充分考虑农民实际需求,结合地域特点,选择适宜模式,同步推进农村户厕新建改造与整改达标,基本实现农村常住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愿改尽改。持续开展农村户厕改造“回头看”工作,将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与改厕“提质年”活动相结合,依托市乡村“三级”管护服务体系,达到改厕质量、改厕后期管护、改厕资金拨付、群众满意度等4个方面整治提升。

      全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该市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持续开展村庄垃圾专项清理,强化生活垃圾源头治理,提升垃圾收集转运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往哪去”的问题。目前,该市共配备环卫设备92台,日均处理生活垃圾约130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投放、巡回收集、日产日清。

      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该市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已建设施“回头看”。目前,全市有42个村庄敷设污水管网、77个村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序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推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锻长板促提升,彰显乡村美丽特色

      孟州市东西地域差异明显、文化特色鲜明,有条件建设一批形态有别、风貌彰显、特色鲜明的苏式美丽乡村,近年来也涌现出“田园果岭”“美丽源沟”“老家莫沟”等一批美丽乡村。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塑形铸魂,塑造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形态。

      打造美丽点位。推动“点”与“线”结合,该市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美丽果园、美丽村景、美丽田园,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做好庭院内外环境管理,打造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精致小品。截至目前,共创建市级“五美庭院”(五星级)4022户、乡级“五美庭院”(四星级)7228户、村级“五美庭院”(三星级)12274户,“美丽庭院”1844户。

      推动示范集成。该市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风貌管控建设,强化规划设计、产业配套、要素集聚,持续放大乡村建设辐射带动效应,目前已累计打造1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风貌管控示范村。

      凸显人文农韵。该市加大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和文化竞争力,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动态更新和保护工作。目前,全市有国家传统村落3个、省级2个。

      广动员重长效,实现乡村共建共享

      “千万工程”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农民群众意愿,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引导农民参与。该市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引导农民通过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等,自觉参与村庄环境建设与管理。目前,已累计发动群众35余万人次,出动机械设备5余万台次,清理沟塘河渠、残垣断壁、卫生死角2万余处。

      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市里补一点、乡里筹一点、村里集一点、群众投一点的筹资筹劳方式,该市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义务劳动,吸引在外工作人员和企业家等社会力量投资乡村公益事业。

      加强长效管护。该市建立健全规范化管护制度,厘清政府、职能部门、运行管理单位、村集体和个人的管护责任。将农村人居环境管护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积极探索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保障制度,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序开展。

      建机制强保障,赓续乡村长久和美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步步深入、久久为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制度,从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再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五年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强化组织推进。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孟州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认真落实“县负总责、乡抓协调、村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把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和城乡关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抓好政策衔接、工作统筹、资源整合、监督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规划引领。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该市加强县域统筹,构建完善“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乡村规划体系,持续优化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明确规划实施“时间表”“路线图”,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该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各级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保障长期稳定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探索信贷、保险、担保、基金、企业合作等有效方式,拓宽乡村建设融资渠道。

    记者 杜挺勇 通讯员 杜慧鹏

    总值班:程红利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赵玉玲

    编 辑:刘 佳

    校 对:王以振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