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与推动的重大决策。近年来,山阳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农村区域化党建和“双百双争”为抓手,擘画了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图”。
以生态环境作“底”
铺就乡村“美”画卷
夕阳斜照,杨柳依依,沿着杏林路一路向南,看到一块块青砖相隔、翠绿青葱的小菜地,就到了中星街道李贵作村“蔬香菜园”。去年以来,李贵作村热度持续上升,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种好的菜不光是村民自己吃,还会给村里的幸福院送一部分。”该村党委书记赵建平笑盈盈地说。
早在一年前,这里还是每逢大风天黄土满天飞的荒废地、无人清理打扫的纠纷地。山阳区坚持“一条线、一个面、一片绿、多节点”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李贵作村聚力打造“蔬香菜园”,种植花生、红薯、萝卜、白菜等,成为集菜园、游园、科普园为一体的乡村“微景观”。为实现“一步一风景”的乡村愿景,该村还将青砖、石瓦、竹子等原材料,融入广场、村史馆、游园等村庄景观建设中,让古老物件焕发全新生命,使村内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内外皆修、形神兼备,绘就更加亮丽的乡村“美”画卷。在“扮亮”村貌的同时,李贵作村强化精神文明建设,致力将乡风文明和传统文化相互交融,赓续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优良家风、村风,为乡村生活增添“品质”。以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载体,举办“德孝文化节”,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设幸福院,每日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及困难家庭免费提供爱心午餐,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执特色产业之“笔”
书写乡村“兴”篇章
六月风吹麦浪,正值瓜果飘香。走进山阳区中星街道中马村中豫生态园,颗颗饱满的“黄金蜜”(黄桃)与“珍珠桃”(油桃)映入眼帘,令人垂涎欲滴。采摘人员在园间来回穿梭,往背篓里装着沉甸甸的果实。“今年日照时间充足,桃子特别甜!”园区农户王秋茹喜上眉梢,“两种桃子在种植过程中全部使用草木灰有机肥进行栽培,保证肉质细腻、口感清甜。”
今年,中马村中豫生态园共种植桃树600余亩,每亩产量约1000公斤,预计收入超百万元,真正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近年来,中星街道各村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康养度假庄园等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寺河村建立面积达45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不断延伸加工产业链,开发金银花露水提纯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巡返村在老村遗址上倾力打造石碑坊、将军鼎、天骄阁等景点,建成集古建筑、园林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以 “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乡村蓝图,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地处中心城区的山阳区短时间内突破土地不集约连片、帮扶资金少等限制,从“美丽生态”走向“美丽经济”,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头雁作用”的发挥。在党建引领下,该区摒弃就村抓村思维惯性,打造农旅融合示范片区,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连、资源互补”原则,制订“一核一轴五板块”发展规划,整合区域资源、发扬产业优势、补足发展短板,实现村村抱团发展,带动村民联合致富。目前,片区内寺河村大棚采摘及卡丁车等项目开始运营;黄龙山登山步道和体育健身公园项目正在施工;利用专项债资金建设的农业现代示范园项目即将开工。
研基层治理之“墨”
擘画乡村好“丰”景
全科网格作为乡村治理的基石,与大民生紧密相连,蕴含着澎湃动能。山阳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共划分农村网格121个,配备网格长121人、专兼职网格员197人,明确普查信息、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职责。“全科网格的作用不可忽视,像掌握民情、研判纠纷、就地化解都得靠它。”新城街道苏蔺村党委副书记李晓东深有感触。随着“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全科网格建设被纳入“支部过硬星”月度任务清单,以高标准要求倒逼乡村治理上档升级。
乡村治理牵涉千头万绪的事情,与万千村民利益休戚相关,如何广泛凝聚群众共识,激发大家共建家园热情?中星街道中马村结合“一约五会”、村规民约等内容,出台《积分管理制度》,制定“月统计、季兑换”机制与志愿服务、和谐邻里等方面积分细则,让村民凭借“自治微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商品,激励村民参与矛盾纠纷处理、红白喜事规范等乡村治理,从“旁边看”变为“一起干”,将“村里事”变为“家里事”,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地注入内生动能。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最直接的目的是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对幸福可知、可感、可触。山阳区以“党群360工作法”为抓手,将各村“五最”(最德高望重、最贤达、最小姓、最困难、最能发现问题)人员挖掘出来,组建党群议事会,建立“党群议事会成员+党员联户”机制,收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针对中星街道寺河村某科技有限公司选址争议,党群议事会按照民主问事、党群议事、依法定事、承诺办事、公开晒事、群众评事六步议事程序,切实保障村民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将争议化解于无形,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村民心坎上。
记者 杜挺勇 通讯员 张祺琦
总值班:吕正军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王水涛 |
编 辑:刘 佳 |
校 对:刘 勇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与推动的重大决策。近年来,山阳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农村区域化党建和“双百双争”为抓手,擘画了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图”。
以生态环境作“底”
铺就乡村“美”画卷
夕阳斜照,杨柳依依,沿着杏林路一路向南,看到一块块青砖相隔、翠绿青葱的小菜地,就到了中星街道李贵作村“蔬香菜园”。去年以来,李贵作村热度持续上升,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种好的菜不光是村民自己吃,还会给村里的幸福院送一部分。”该村党委书记赵建平笑盈盈地说。
早在一年前,这里还是每逢大风天黄土满天飞的荒废地、无人清理打扫的纠纷地。山阳区坚持“一条线、一个面、一片绿、多节点”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李贵作村聚力打造“蔬香菜园”,种植花生、红薯、萝卜、白菜等,成为集菜园、游园、科普园为一体的乡村“微景观”。为实现“一步一风景”的乡村愿景,该村还将青砖、石瓦、竹子等原材料,融入广场、村史馆、游园等村庄景观建设中,让古老物件焕发全新生命,使村内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内外皆修、形神兼备,绘就更加亮丽的乡村“美”画卷。在“扮亮”村貌的同时,李贵作村强化精神文明建设,致力将乡风文明和传统文化相互交融,赓续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优良家风、村风,为乡村生活增添“品质”。以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载体,举办“德孝文化节”,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设幸福院,每日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及困难家庭免费提供爱心午餐,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执特色产业之“笔”
书写乡村“兴”篇章
六月风吹麦浪,正值瓜果飘香。走进山阳区中星街道中马村中豫生态园,颗颗饱满的“黄金蜜”(黄桃)与“珍珠桃”(油桃)映入眼帘,令人垂涎欲滴。采摘人员在园间来回穿梭,往背篓里装着沉甸甸的果实。“今年日照时间充足,桃子特别甜!”园区农户王秋茹喜上眉梢,“两种桃子在种植过程中全部使用草木灰有机肥进行栽培,保证肉质细腻、口感清甜。”
今年,中马村中豫生态园共种植桃树600余亩,每亩产量约1000公斤,预计收入超百万元,真正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近年来,中星街道各村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康养度假庄园等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寺河村建立面积达45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不断延伸加工产业链,开发金银花露水提纯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巡返村在老村遗址上倾力打造石碑坊、将军鼎、天骄阁等景点,建成集古建筑、园林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以 “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乡村蓝图,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地处中心城区的山阳区短时间内突破土地不集约连片、帮扶资金少等限制,从“美丽生态”走向“美丽经济”,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头雁作用”的发挥。在党建引领下,该区摒弃就村抓村思维惯性,打造农旅融合示范片区,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连、资源互补”原则,制订“一核一轴五板块”发展规划,整合区域资源、发扬产业优势、补足发展短板,实现村村抱团发展,带动村民联合致富。目前,片区内寺河村大棚采摘及卡丁车等项目开始运营;黄龙山登山步道和体育健身公园项目正在施工;利用专项债资金建设的农业现代示范园项目即将开工。
研基层治理之“墨”
擘画乡村好“丰”景
全科网格作为乡村治理的基石,与大民生紧密相连,蕴含着澎湃动能。山阳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共划分农村网格121个,配备网格长121人、专兼职网格员197人,明确普查信息、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职责。“全科网格的作用不可忽视,像掌握民情、研判纠纷、就地化解都得靠它。”新城街道苏蔺村党委副书记李晓东深有感触。随着“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全科网格建设被纳入“支部过硬星”月度任务清单,以高标准要求倒逼乡村治理上档升级。
乡村治理牵涉千头万绪的事情,与万千村民利益休戚相关,如何广泛凝聚群众共识,激发大家共建家园热情?中星街道中马村结合“一约五会”、村规民约等内容,出台《积分管理制度》,制定“月统计、季兑换”机制与志愿服务、和谐邻里等方面积分细则,让村民凭借“自治微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商品,激励村民参与矛盾纠纷处理、红白喜事规范等乡村治理,从“旁边看”变为“一起干”,将“村里事”变为“家里事”,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地注入内生动能。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最直接的目的是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对幸福可知、可感、可触。山阳区以“党群360工作法”为抓手,将各村“五最”(最德高望重、最贤达、最小姓、最困难、最能发现问题)人员挖掘出来,组建党群议事会,建立“党群议事会成员+党员联户”机制,收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针对中星街道寺河村某科技有限公司选址争议,党群议事会按照民主问事、党群议事、依法定事、承诺办事、公开晒事、群众评事六步议事程序,切实保障村民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将争议化解于无形,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村民心坎上。
记者 杜挺勇 通讯员 张祺琦
总值班:吕正军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王水涛 |
编 辑:刘 佳 |
校 对:刘 勇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