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大河网讯 面粉本是家庭里的常见食材,在工艺匠人手中,却可以变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面塑。
手里捏着一根竹签,红、黑、白、黄等各色面团在十指间经过捏、搓、揉、掀,再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一个栩栩如生的“玉兔”形象便在手艺人宋展克手中诞生,精致手工面塑“塑”出的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这个作品叫吉祥兔,寓意着吉祥美好,2023年是兔年,所以我就想着制作一个新年玉兔的形象,祝大家兔年吉祥、福气多多。”宋展克拿着刚完成的“玉兔”介绍说。
从面粉到艺术作品,巧手捏出世间百态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在洛阳市老城区老集的一间工作室内,从面粉到艺术的传奇,每天都在上演。
“面塑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糯米粉,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宋展克说。“这样制作出来的成品保存时间更长久,可以存放10年、20年,甚至可以永久保存。”
2021年9月19日,宋展克的面塑亮相河南“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秋奇妙游》开篇中,仅仅几秒钟的镜头,一组组充满灵气的面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头戴金冠、脚踩云履的孙悟空,金刚怒目的四大天王,簪花抱琴的亭亭仕女……每一尊面塑,一颦一笑、一怒一嗔,栩栩如生。
面塑制作中最难的地方,就是人物的面部塑造,“人物是否生动全看面部细节,我在开始创作时经常会从各种渠道观察人物神态。”宋展克说。面塑往往需要其它工艺的配合,比如木工技法就会被运用在作品底座、配件等,即便是小到一个拇指般的凳子,宋展克也力争一比一还原,“木头衔接用的都是榫卯结构,越小的物品越难制作”。
在宋展克的工作室内,面塑不光被安排呈现传统的福、禄、寿、天王、仙子等形象,也有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国漫大圣、二郎神,定制的二次元游戏手办、情侣小像等,更有抗疫医务工作者和今年火遍全网的唐宫夜宴小姐姐。
宋展克更喜爱河南元素。“我很了解牡丹花、包公、豫剧等这些河南元素,河南有许多值得塑造的形象。”通过数十载的朝夕相处和研究,宋展克认为,面塑已成为自己认知社会、思考当下的载体。
在创新中传承,让更多人爱上面塑
宋展克是“宋氏面塑”的第四代传承人,“小时候每天看着爷爷捏面人,耳濡目染,12岁就开始学习面塑了。”
16岁那年,宋展克到天津学习进修面塑技艺。2014年回到家乡洛阳潜心研究面塑技艺,并开班授徒。一路坚持下来,如今,已是有20年技艺积累的“老手艺人”了。
2020年8月,宋展克被评为洛阳市宋氏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爱上面塑可能是一分钟的事,但传承却是一辈子的事。”宋展克说。
“对于面塑,我与我的祖辈、父辈不同。不仅专注技法传承,还喜欢不断尝试创作新的作品,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情感。”宋展克说。
“在我看来,传统的工艺与最前沿的时尚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宋展克认为,一份笃定的热爱,一种大胆的创意,一次跨界的合作,都可以拉近这两者的距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老手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他和许多非遗传承人一样,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宋展克介绍,通过短视频发布面塑制作过程,自己收获了不少粉丝,天南海北的人都会在网络上与他进行探讨,在私信来往中,也时常会收到定制面塑的询单。凭着精湛的手艺,他拥有了不少徒弟,一直在为宋氏面塑的传承努力,希望有更多的人爱上面塑。
“如今中国风、国潮范儿逐渐成为主流审美,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和探索非遗文化。”在宋展克看来,非遗传承不单单是非遗传承人的任务,每一位非遗爱好者都可以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人。(张家祺)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大河网讯 面粉本是家庭里的常见食材,在工艺匠人手中,却可以变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面塑。
手里捏着一根竹签,红、黑、白、黄等各色面团在十指间经过捏、搓、揉、掀,再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一个栩栩如生的“玉兔”形象便在手艺人宋展克手中诞生,精致手工面塑“塑”出的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这个作品叫吉祥兔,寓意着吉祥美好,2023年是兔年,所以我就想着制作一个新年玉兔的形象,祝大家兔年吉祥、福气多多。”宋展克拿着刚完成的“玉兔”介绍说。
从面粉到艺术作品,巧手捏出世间百态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在洛阳市老城区老集的一间工作室内,从面粉到艺术的传奇,每天都在上演。
“面塑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糯米粉,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宋展克说。“这样制作出来的成品保存时间更长久,可以存放10年、20年,甚至可以永久保存。”
2021年9月19日,宋展克的面塑亮相河南“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秋奇妙游》开篇中,仅仅几秒钟的镜头,一组组充满灵气的面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头戴金冠、脚踩云履的孙悟空,金刚怒目的四大天王,簪花抱琴的亭亭仕女……每一尊面塑,一颦一笑、一怒一嗔,栩栩如生。
面塑制作中最难的地方,就是人物的面部塑造,“人物是否生动全看面部细节,我在开始创作时经常会从各种渠道观察人物神态。”宋展克说。面塑往往需要其它工艺的配合,比如木工技法就会被运用在作品底座、配件等,即便是小到一个拇指般的凳子,宋展克也力争一比一还原,“木头衔接用的都是榫卯结构,越小的物品越难制作”。
在宋展克的工作室内,面塑不光被安排呈现传统的福、禄、寿、天王、仙子等形象,也有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国漫大圣、二郎神,定制的二次元游戏手办、情侣小像等,更有抗疫医务工作者和今年火遍全网的唐宫夜宴小姐姐。
宋展克更喜爱河南元素。“我很了解牡丹花、包公、豫剧等这些河南元素,河南有许多值得塑造的形象。”通过数十载的朝夕相处和研究,宋展克认为,面塑已成为自己认知社会、思考当下的载体。
在创新中传承,让更多人爱上面塑
宋展克是“宋氏面塑”的第四代传承人,“小时候每天看着爷爷捏面人,耳濡目染,12岁就开始学习面塑了。”
16岁那年,宋展克到天津学习进修面塑技艺。2014年回到家乡洛阳潜心研究面塑技艺,并开班授徒。一路坚持下来,如今,已是有20年技艺积累的“老手艺人”了。
2020年8月,宋展克被评为洛阳市宋氏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爱上面塑可能是一分钟的事,但传承却是一辈子的事。”宋展克说。
“对于面塑,我与我的祖辈、父辈不同。不仅专注技法传承,还喜欢不断尝试创作新的作品,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情感。”宋展克说。
“在我看来,传统的工艺与最前沿的时尚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宋展克认为,一份笃定的热爱,一种大胆的创意,一次跨界的合作,都可以拉近这两者的距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老手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他和许多非遗传承人一样,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宋展克介绍,通过短视频发布面塑制作过程,自己收获了不少粉丝,天南海北的人都会在网络上与他进行探讨,在私信来往中,也时常会收到定制面塑的询单。凭着精湛的手艺,他拥有了不少徒弟,一直在为宋氏面塑的传承努力,希望有更多的人爱上面塑。
“如今中国风、国潮范儿逐渐成为主流审美,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和探索非遗文化。”在宋展克看来,非遗传承不单单是非遗传承人的任务,每一位非遗爱好者都可以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人。(张家祺)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