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镇馆之宝”见证峥嵘岁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文 杜小伟 胡楚云/视频
“逐鹿中原飞骏马,鸡鸣拂晓响黄钟。文工歌舞壮军旅,皓月晨光照雪枫。”这首诗里写的,是抗战时期彭雪枫将军的“治军三宝”:骑兵团、《拂晓报》和拂晓剧团。
6月9日是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是“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在国际档案日前夕,记者走进省档案馆,来这里打卡档案里的河南。
《拂晓报》仿真件
“作为‘镇馆之宝’,省档案馆馆藏《拂晓报》共219期。”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史锐说。作为《拂晓报》征集接收人员之一,他在进行征集工作之前,对《拂晓报》进行了大量研究。
彭雪枫,家学渊源,酷爱文墨,写得一手好文章。1938年秋,抗日烽火遍燃中原,中共中央决定由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东,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9月29日,游击支队誓师东征,就在那天,在确山县竹沟镇一个农舍中,《拂晓报》诞生了。
史锐介绍,《拂晓报》创办之初,由于敌人的疯狂扫荡、封锁,各种物资奇缺,两支铁笔、两块钢板、两筒油墨、一把油刷、一块木板和半筒“高乐牌”蜡纸,便是全部家当。油墨用完了,彭雪枫卖掉自己心爱的战马,为《拂晓报》买来新油墨,他认为“一支笔胜过两千支毛瑟枪”。
目前,省档案馆馆藏的《拂晓报》是2000年从曾任中共豫皖苏区中央分局宣传科科长的段佩明的遗孀袁瑛汝处征集而来的,有刻蜡油印和铅字印刷两种,形成时间分别是1940年3月至1941年12月、1943年5月至1943年12月,包括增刊《拂晓电讯》和部队版四开本,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同日寇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
木刻画里的焦裕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我们馆藏的有关焦裕禄的档案不多,这组木刻画是其中之一。”6月7日,省档案馆工作人员管方佩告诉记者。
《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焦裕禄精神的木刻画
这是1966年2月21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木刻组画,描绘了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的画面,包括他到任第二天就深入农村了解灾情,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带领县委委员到火车站看望逃荒的灾民,主持起草《关于治沙、治碱、治水三五年的初步设想(草案)》等。
为什么要用木刻画的形式记录这些场景?“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475天,留下的影像资料并不多,只有4张照片,其中3张是通讯干事刘俊生‘偷拍’的。焦裕禄曾对刘俊生说,镜头要多对准群众,多给他们拍些照片。”面对记者的疑问,管方佩娓娓道来。
“因为没有太多的镜头记录,所以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木刻画,以此来纪念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那些日子。”管方佩动情地说。
戏里戏外都是“花木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小平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提起豫剧大师常香玉,《花木兰》里的这句唱词便会回响耳畔。
在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常香玉的物品中,一张特别的黑白照片,总能让第一代“刘大哥”的扮演者、常香玉的弟子韩玉生陷入回忆。
常香玉在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张照片是常老师带我们去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拍的,那天她专门穿了一件蓝色的‘布拉吉’。话筒旁边的玻璃罩里,是空军战士用被击落敌机的残骸为常老师制作的米格-15战斗机模型,她一直视为珍宝。”6月8日,今年84岁的韩玉生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1951年8月7日到1952年2月7日,为给正在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常香玉率领“香玉剧社”,辗转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地,义演180场,筹得旧币15.2亿元,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送往前线。那时候,韩玉生还不满13岁。
1953年,常香玉带着“香玉剧社”深入前线慰问演出。“战场就是舞台,常老师带着我们冒着枪林弹雨,钻坑道、进病房,每次演出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韩玉生说。
一次,常香玉正在山洼里给换防下来的志愿军战士表演《花木兰》时,有敌机从掩体上飞过。“子弹打在顶棚上,树枝和土直往戏服上掉。有人劝常老师停演,她却坚持把戏演完。”韩玉生说,“当常老师演到花木兰捉住番邦主将突力子时,现场官兵都激动不已。戏比天大!无论戏里戏外,常老师都有股花木兰的劲儿。”
在档案中感受历史的温度
□刘婵
一份尘封档案,一段久远历史。通过档案,我们能走进一个故事,了解一段历史,感受一个时代。
特别是一件件红色档案,蕴藏着党的初心使命,是宝贵的红色资源。从“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史党性主题教育展,到《焦作煤矿工人运动纪实》专题片,再到“追寻红色基因讲述百年辉煌”红色主题档案征集,档案以翔实的史料、直观的图片、鲜活的影像,引导人们与过去对话、与历史对话,从档案中汲取养分、智慧和力量。
用好档案资源,要让档案“发声”。近年来,省档案馆围绕中心、主动作为,同步开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各类档案征集;实施“档案+文创”,深入挖掘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核心的馆藏档案资源;突出数字化转型,高标准建成数字档案馆……这启示我们,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发档案资源,让档案中的历史更加鲜活生动、真实可感。
档案工作者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前不久,一段《拂晓报》修复过程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经过前后二十多道繁琐工序,一份份破损的报纸在档案修复师手中重焕光彩。这是一种传承,是档案修复的传承,是师徒间“传帮带”的传承,更是一代代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在传承中,用档案勾勒出历史轮廓、标注出时间节点,一定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接续奋斗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以上图片均由省档案馆提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镇馆之宝”见证峥嵘岁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文 杜小伟 胡楚云/视频
“逐鹿中原飞骏马,鸡鸣拂晓响黄钟。文工歌舞壮军旅,皓月晨光照雪枫。”这首诗里写的,是抗战时期彭雪枫将军的“治军三宝”:骑兵团、《拂晓报》和拂晓剧团。
6月9日是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是“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在国际档案日前夕,记者走进省档案馆,来这里打卡档案里的河南。
《拂晓报》仿真件
“作为‘镇馆之宝’,省档案馆馆藏《拂晓报》共219期。”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史锐说。作为《拂晓报》征集接收人员之一,他在进行征集工作之前,对《拂晓报》进行了大量研究。
彭雪枫,家学渊源,酷爱文墨,写得一手好文章。1938年秋,抗日烽火遍燃中原,中共中央决定由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东,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9月29日,游击支队誓师东征,就在那天,在确山县竹沟镇一个农舍中,《拂晓报》诞生了。
史锐介绍,《拂晓报》创办之初,由于敌人的疯狂扫荡、封锁,各种物资奇缺,两支铁笔、两块钢板、两筒油墨、一把油刷、一块木板和半筒“高乐牌”蜡纸,便是全部家当。油墨用完了,彭雪枫卖掉自己心爱的战马,为《拂晓报》买来新油墨,他认为“一支笔胜过两千支毛瑟枪”。
目前,省档案馆馆藏的《拂晓报》是2000年从曾任中共豫皖苏区中央分局宣传科科长的段佩明的遗孀袁瑛汝处征集而来的,有刻蜡油印和铅字印刷两种,形成时间分别是1940年3月至1941年12月、1943年5月至1943年12月,包括增刊《拂晓电讯》和部队版四开本,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同日寇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
木刻画里的焦裕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我们馆藏的有关焦裕禄的档案不多,这组木刻画是其中之一。”6月7日,省档案馆工作人员管方佩告诉记者。
《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焦裕禄精神的木刻画
这是1966年2月21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木刻组画,描绘了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的画面,包括他到任第二天就深入农村了解灾情,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带领县委委员到火车站看望逃荒的灾民,主持起草《关于治沙、治碱、治水三五年的初步设想(草案)》等。
为什么要用木刻画的形式记录这些场景?“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475天,留下的影像资料并不多,只有4张照片,其中3张是通讯干事刘俊生‘偷拍’的。焦裕禄曾对刘俊生说,镜头要多对准群众,多给他们拍些照片。”面对记者的疑问,管方佩娓娓道来。
“因为没有太多的镜头记录,所以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木刻画,以此来纪念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那些日子。”管方佩动情地说。
戏里戏外都是“花木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小平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提起豫剧大师常香玉,《花木兰》里的这句唱词便会回响耳畔。
在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常香玉的物品中,一张特别的黑白照片,总能让第一代“刘大哥”的扮演者、常香玉的弟子韩玉生陷入回忆。
常香玉在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张照片是常老师带我们去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拍的,那天她专门穿了一件蓝色的‘布拉吉’。话筒旁边的玻璃罩里,是空军战士用被击落敌机的残骸为常老师制作的米格-15战斗机模型,她一直视为珍宝。”6月8日,今年84岁的韩玉生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1951年8月7日到1952年2月7日,为给正在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常香玉率领“香玉剧社”,辗转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地,义演180场,筹得旧币15.2亿元,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送往前线。那时候,韩玉生还不满13岁。
1953年,常香玉带着“香玉剧社”深入前线慰问演出。“战场就是舞台,常老师带着我们冒着枪林弹雨,钻坑道、进病房,每次演出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韩玉生说。
一次,常香玉正在山洼里给换防下来的志愿军战士表演《花木兰》时,有敌机从掩体上飞过。“子弹打在顶棚上,树枝和土直往戏服上掉。有人劝常老师停演,她却坚持把戏演完。”韩玉生说,“当常老师演到花木兰捉住番邦主将突力子时,现场官兵都激动不已。戏比天大!无论戏里戏外,常老师都有股花木兰的劲儿。”
在档案中感受历史的温度
□刘婵
一份尘封档案,一段久远历史。通过档案,我们能走进一个故事,了解一段历史,感受一个时代。
特别是一件件红色档案,蕴藏着党的初心使命,是宝贵的红色资源。从“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史党性主题教育展,到《焦作煤矿工人运动纪实》专题片,再到“追寻红色基因讲述百年辉煌”红色主题档案征集,档案以翔实的史料、直观的图片、鲜活的影像,引导人们与过去对话、与历史对话,从档案中汲取养分、智慧和力量。
用好档案资源,要让档案“发声”。近年来,省档案馆围绕中心、主动作为,同步开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各类档案征集;实施“档案+文创”,深入挖掘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核心的馆藏档案资源;突出数字化转型,高标准建成数字档案馆……这启示我们,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发档案资源,让档案中的历史更加鲜活生动、真实可感。
档案工作者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前不久,一段《拂晓报》修复过程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经过前后二十多道繁琐工序,一份份破损的报纸在档案修复师手中重焕光彩。这是一种传承,是档案修复的传承,是师徒间“传帮带”的传承,更是一代代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在传承中,用档案勾勒出历史轮廓、标注出时间节点,一定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接续奋斗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以上图片均由省档案馆提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