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习近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王文齐 刘晓波 师喆 李倩
创新,从来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抓全国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机遇,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干,就要有载体、有平台、有抓手。
创新河南的谋篇布子,呈三足鼎立之势。
郑东新区260平方公里区域内,河南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推进,这个创新之“核”,足够大,也足够硬。
向北,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在即,12个专家团队也将“拎包”入驻,中原农谷英姿初绽。
向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双鹤湖畔,始建于1959年的省医学科学院,64年后在中原医学科学城涅槃重生,“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前景可期。
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策源科技创新、建设中原农谷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守护生命健康,形成“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体现的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河南担当,彰显的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生动实践。
落关键子,致广大而尽精微
“完全不一样了!”在省科学院工作十余年的宋晓辉对重建重振后的改变有着深切感受。
从郑州市红专路58号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搬至中原科技城最具活力和“科技范儿”的智慧岛上,重建重振后的省科学院,从场所到架构、从人员到制度、从站位到定位,都跟过去根本不同。
“整个科研组织方式都变了,以项目为牵引,围绕河南省打造的2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凝练课题、产出成果、解决问题,贯通产学研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耦合共生。”作为省科学院科研事业部负责人,宋晓辉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科学院。”
这些颠覆性巨变,源自省委、省政府对创新的前瞻性眼光和高起点谋划。
“在建设现代化河南新征程上更加出彩,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华山一条路’,舍此别无他途。”省委书记楼阳生反复强调。
2021年6月,省委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努力打造全国创新高地”;4个多月后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为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正式写入党代会报告;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全局统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系统重构创新体系……创新“鼓点”越敲越密,创新“旋律”慷慨激昂。
欲建高地,先起高峰。
——河南省科学院,打造科技创新高峰。
2021年12月28日,河南省科学院以重建重振之姿亮相世人眼前。
这是一个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的新型研发机构、一个贯通产学研用的科研实体、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一个集聚一流创新团队的人才中心、一个“三位一体”的创新高峰。
2022年9月1日,《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开始实施。这是迄今国内唯一为科研单位发展“量身定制”的法规,从法治层面保障省科学院体制机制创新,规范省科学院科技创新活动。
省科学院三楼,走出电梯,迎面就是一片开放式茶歇区。
几张散落的小圆桌,色彩斑斓的软椅,崭新的咖啡机……这方轻松舒适的小天地,见证着迎来送往中达成的深度合作。
位于洛阳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主要从事舰船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研究,在风雨中走过半个多世纪后,高层次人才不足、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等问题凸显。
能否获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持?
前不久,七二五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走进省科学院,与化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伟华团队洽谈合作。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腐蚀与控制研究。
校车巴士前方保险杠部位,因手动焊接不稳定形成的阴影部分能否解决?客车行业龙头企业宇通也抛来合作“橄榄枝”。
与手动焊接相比,激光的稳定性更强,能排除人体情绪和疲劳度等不确定因素。相关团队接下“定制化订单”,为宇通研发校车自动化激光焊接系统。
“企业界出题,科学院答题”。作为全省重要的人才“蓄水池”和科技创新“最高峰”,重建重振后的省科学院,正积极与地方政府、科研单位、高校及企业并肩同行,创新科研组织方式,聚焦“卡脖子”技术,围绕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破冰”,为产业发展闯出新路。
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把自身做强,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科研实体;又要把平台做大,成为出产业、出效益的“孵化器”;还要把体系做优,成为出动力、出模式的“加速器”。
启动建设中原量子谷,推进相关技术应用成果在河南落地转化与产业化;组建15家研究所,全院现有自建各类研究机构达34家;牵头建设墨子、黄淮两家省实验室,一体化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和省实验室体系重构重塑,将省实验室和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纳入省科学院体系,实现高能级创新平台优势互补。
与中航光电、超聚变等重点企业联合建设了10家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合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余项;推动省外知名高校、院所300余项科研成果在河南落地生根……
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打造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引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让它变成一个吸附资源、释放动能的“强磁场”;并以它为基点,在中原大地引发一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进而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
这正是将其定位成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一号工程”“关键一子”的深意所在。
——中原农谷,助推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牧野大地,川平野阔,是南北物种交叉种植繁育的最佳试验场所。落户新乡的中原农谷,总规划面积约1612平方公里,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种业航母”蓄势起航。
一眼望不到边的试验田中间,矗立着现代化的科研大楼和实验基地。在中原农谷,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平原实验室已进驻并开展科研工作。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7家院士工作站,10个中试基地、7家高校科研单位在这里有了“广阔天地”。
良种——
一块田引来关注的目光!
初秋时节,中原农谷西区,获嘉县一处200亩高标准大豆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大豆长势喜人,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等的专家和代表现场观摩。
“这200亩地里,藏着中国大豆育种的‘家底’,集中展示了85份优异种质资源、75份大豆新品系、112个大豆新品种、11个黄淮海主推大豆品种和23个高油高产品种。”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大豆专家卢为国不禁感叹,“获嘉大豆搭上了中原农谷建设的‘快车’。”
一项成果引发不小轰动!
前不久,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花生育种团队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抗除草剂的花生新种质,这一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上发表。
“我们目前已经创制了一种抗苯磺隆除草剂的花生新种质,以后用到大田育种中,除草就不是问题了。”花生育种团队研究骨干石磊说。
围绕优质品种的研发推广,中原农谷建成良种繁育基地63.2万亩。神农种业实验室完成了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畜禽等5支院士和中原学者领衔的核心研发团队组建,启动实施了首批“一流课题”项目5项,汇聚21家单位、25个团队、238名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新育成小麦品种15个、玉米品种19个、花生品种6个、芝麻品种4个。
良田——
在获嘉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智慧大脑”——中原农谷(获嘉)数智中心,“5G+智慧农业”云平台可实时采集温度、湿度、风速、雨量、土壤墒情等数据。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内建设有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并全部配备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功能涵盖农田综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植保监测、农事综合管理等应用功能,农民足不出户即可管理万亩良田。
良机——
在被誉为中原农谷农机第一股的“花溪科技”生产车间,国内首创的高密度六道绳方捆打捆机正在接受调试,这款打捆机在作业效率、打捆密度、智能化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主要打捆机企业的打捆机销量中,花溪科技排名第二,其中方捆打捆机的销量排名第一。
精耕于打捆机设备,新乡市花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细分领域赛道上塑造了核心竞争力。“未来3—5年,我们会围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延伸产品线,定制化生产适用于不同地区的产品,并且持续研发大型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90后”花溪科技董事长孟家毅说。
全产业链——
原味羊蝎子、鸿运狮子头、意式肉酱面、黄河大鲤鱼、蒜香无骨鸡爪、虾仁锅贴豆腐……中原农谷抢“鲜”预制菜风口。
位于中原农谷南区的原阳县,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中央厨房产业园,拥有九多肉多、雨轩、禾胜合、三味真厨、绝味鸭脖等知名食品企业109家,以排名第四的位次入选全国“2023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正向千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奋力迈进。
如今的新乡,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0家,农产品加工业年营业收入450亿元,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中原农谷不仅是‘谷’的概念,也是‘城’的概念,不仅姓‘农’,也姓‘工’,还姓‘科’;不仅有科创资源的汇聚,还有产业的集群集聚,未来将形成‘一谷一城一产业集群’的新格局。”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说。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向大健康产业进军。2023年7月15日,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焕新亮相,正式揭牌。创新河南建设,再落关键一子。
重建后的省医学科学院与中原医学科学城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与在豫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辅相成,基础研究、临床应用转化和产业发展就此交汇、相互贯通。
一条小鱼能有多大能量?它是全球近3亿罕见病患者的生命希望,而帮助小鱼“干大事儿”的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渔夫博士”。
手持一根细如发丝的显微注射针,利用压力脉冲把溶液注射进直径约1.6毫米的透明软体球状鱼卵中——在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这一项显微镜下的斑马鱼胚胎注射实验,目的是获取基因突变的斑马鱼样本,进行与人类相关的疾病研究。
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揭牌仪式当天,首批10个研究所正式入驻省医学科学院,这支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斑马鱼的研究价值非常大,它可以研究破解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探究新治疗方法,帮助癌症患者筛选药物,还能进行运动障碍、抑郁症和孤独症等疾病研究。”省儿童医院儿研所主任张耀东说。
重建后的省医学科学院远不只此,它既是一个科研实体,也是一个公共平台,还是一个创新体系。
围绕食管癌等肿瘤防治、重大新发传染病防治、心脑血管等慢病发生机制、遗传代谢性疾病防治等10大方向开展联合攻关,设置临床研究所,解决“卡脖子”难题。新药筛选检测平台等七大公共平台服务医学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
“从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来看,重建省医学科学院,让企业找到了一棵背靠的大树。”郑州创泰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陈刚说。一批批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来到园区,他每天忙着向来访者介绍新药筛选检测平台运行情况。
最大变化还在于“就地取材”。郑州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兵介绍,过去许多源头创新项目需要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挖掘,现在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打通了从源头创新到中试孵化,再到整个产业化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像一个发动机一样,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
环绕在省医学科学院周围,相关企业在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里已投产42家,引进专业人才约1300人,一批1类创新药物进入临床研究。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立足自身发展需求,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建设中原农谷、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是河南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的三颗‘关键之子’。”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说,“这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现实之需、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必由之路、走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必然要求。”
奏最强音,壮歌起而八方和
当创新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实际行动,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中原大地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令人无限期待的发展周期已然开启。
创新驱动,潮涌河南。
——链条贯通起来。
没有资源依赖的老旧城区,能否走出一条通过科技赋能发展城市经济的新路子?
省科学院携手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以中原美谷作答。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还浑身是宝——根可入药,种子可榨取牡丹籽油,花瓣可提取牡丹精油。
红砖灰瓦、绿树成荫,曾经的邮电部洛阳电话设备厂,如今成了中原美谷所在地。
中原美谷,怎么一个美法儿?
省科学院高新公司董事长范毅介绍,这个集研发机构、科创企业、科技成果、科创资本、创新人才、中介机构于一身的新型科创园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创新研究、检验检测、中试生产和企业孵化四类共享平台,助力河南填补在美妆及其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布局中的空白。
“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省科学院正在打造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在豫北沁阳,一个县级市与省科学院共同建设沁阳科创园,打造了一个“不走的科学院”。
“在科创园,我拥有1500平方米的设备中试车间,组建有20多名科研人员的团队,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的中试、工程设备应用前的中试都在这儿完成。”最近,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中白国际联合实验室负责人、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振邦和他的科研团队忙着进行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实验。
田振邦在这里参与建立了省首批8个中试基地之一的河南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如今,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在基地被孵化,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牵头建设沁阳科创园、洛阳科创园、兰考科创园等中试与产业转化基地,启动共建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济源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航空港区分院等16家研发机构……重建重振以来,省科学院探索出一种“企业出题、团队答卷、成果共享”的科研范式,在省内打造了一座座“带不走的科学院”,为地方输送大量高层次研究人员,为企业解决诸多技术难题,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不菲效益。
——创新协同起来。
2023年8月24日,重建一月有余的省医学科学院迎来了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医、工、产”三方代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中原大地,更多协同创新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批精密光元件、投影机等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镀膜生产线上完成加工,就像被穿上了一层防滑耐磨的“金钟罩”。
省科学院携手中光学集团共建南阳光电研究所,为古城贴上“中国光电产业创新高地”的全新标签。
“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牵头,与我们共建河南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中光学集团总经理李智超说。
楼上是“科学家”,楼下是“企业家”,楼下的“企业家”随时可以上楼找到“科学家”,一起商量产品转化。
在河南省首家省辖市产业技术科学院——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四楼1700平方米开放共享实验室内,“90后”“企二代”田香和科研人员紧张忙碌,楼下就是她才成立3年的河南精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她的公司联合高校专家利用纳米级金刚石微粉作为原材料,研发新型非洲猪瘟快检试剂盒和牛、羊布病快检试剂盒。
“我们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共享实验室完成的。如果进展顺利,预计将在两年之内面世。”田香欣喜地说。
“楼上科学家,楼下企业家,极大缩短了科技成果在企业一线应用的距离和时间。”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院长雷一鸣介绍,“目前我们已有7个产业研究院和1个省级中试基地,对接企业创新提出的各种需求。”
——豫企新潮起来。
“始于中原,驱动世界”。郑州北龙湖畔,一台技术全部自研的人形机器人,仅用0.8千瓦时电就能行走134公里,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它的背后是一家“少壮派”豫籍企业——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我们赶上了创新创业的好时代,一个可以以科创赋能产业发展的时代。”该公司创始人林杰透露,他们为宇通研发的100台智能扫地车马上就要下线。
超纯金属,到底有多纯?位于宝丰县的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最新答案是99.999999%。一连串数字9,代表着一种极致追求。“没有市场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转换赛道,发掘应用市场广阔的提纯金属产品,就把目光聚焦到了超纯铜领域。”国玺超纯总经理陈煜宏说。
填补空白点!科学家常俊标成功研制出的我国首个新冠小分子口服特效药阿兹夫定在真实生物投产,填补了河南原研药研发生产空白。
破解“卡脖子”!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何季麟院士及其团队实现了大尺寸ITO靶材全流程制备国产化,成功应用于京东方高世代TFT线。
又创新纪录!郑煤机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压支架顺利通过出厂评议并完成首批交付。
跑出加速度!超聚变落地55天郑州产线首台服务器下线,成立元年年产值突破230亿元,市场份额中国前三,成为独角兽企业;比亚迪汽车项目落地河南,37天内实现项目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20个月首批量产车下线……
随着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整个河南创新氛围更加浓郁,越来越多“豫字号”产品、技术和企业闯名气、创未来,在市场博弈中赢先机、立潮头。
——人才会聚而来。
去年12月28日被正式聘任为省科学院院长以来,徐红星每一天都异常忙碌。“推进工作都是以小时为单位的。”他笑着说,“来谈合作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太多,会议室都不够用了。”
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为河南带来的,还有他的“院士朋友圈”。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接到邀请后仅仅20天,他担任黄淮实验室主任就列入省科创委会议议题。他每周雷打不动抽出3天时间,或来现场督战,或开远程会议,实验室建设得以强力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贺军,正围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创新。“速度,速度,一定要加快速度!”是他经常对实验室里年轻人说的话。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李明,一经受聘为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就带领团队如火如荼开展起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今年春节过后,在武汉大学任职不过几个月的江浩庆收到恩师徐红星邀请,他毫不犹豫就应约而来。
这位年仅34岁的执行所长到处“招兵买马”,研究所成立仅4个月时间,一个由20余位不同学科领域博士组成的“六边形博士天团”就形成了。中原美谷里全国首台激光减脂设备就由他们研制而出。
“我是带着使命感来到这儿的。”江浩庆说,“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形成更多标志性的一流成果,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才回来。”
走进河南省人才集团,不断滚动的“人才图谱”,实时展现着河南各地人才流动情况。
今年年初,河南上线“人才图谱”智能服务平台,围绕河南28条重点产业链,海纳全球150多万高端人才,精准匹配产业需求,形成了“人才关系一张网、科技成果一条链”。在人才项目落地时,明确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成果转化分配方式,让专家没有顾虑地拿出科研成果、顺畅转化。
不同场合,省委书记楼阳生一句句“归来吧”的诚挚邀请,吸引无数海内外人才将目光投向河南。日益改善优化的创新生态,与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双向奔赴”。
自古以来,河南就有“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佳话。招才引智,才聚河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张锁江来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来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姜勇也来了……
2021年以来,河南共引进“两院”院士、海外发达国家院士等顶尖人才16名,领军人才192名,海内外博士9646名,引才数量和层次均实现历史性跨越。
聚英才,谋创新,强河南。一个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潜在人才组成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正在形成。
塑新气质,植佳木而蔚成林
“不光是农业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河南现在还越来越‘科’气啦!”这是很多网友不约而同说的话。
短短两年,科技、创新、人才牢牢占据“C位”,成为河南的高频词、关键词、主题词,“创新河南”正在成为厚重中原的全新标签。而在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浸染下,更为重要、更为可喜、更为宝贵的变化正在发生。
新与旧——
位于新乡县工业路1号的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机械制造起家,经过60多年的发展之后,却处处透着一股子“反骨”劲儿。自主研发的智能光伏储能系统、数字工厂智慧平台、户外风时尚工装、各有分工的智能机器人频频闪现,与机械厂房的传统气息着实违和。
威猛为什么这么“威猛”?总经理王思民说:“我们的诀窍就是创新,建创新办、上技改办。”短短两年多时间,“小萌”系列产品研发出自行走全场景大件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等,卖到了中车、三一重工等国内大型企业。
不仅仅是“威猛”。在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驱动下,河南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强化“四个拉动”等,打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组合拳”。
新旧之变,其背后是产业结构、动能结构、经济结构的深刻改变。
短短两年时间,省实验室建设从无到有,从一个到一批,总数量已升至14家。“嵩山”“黄河”“神农”“平原”“墨子”“黄淮”“中州”……一个个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名字引人遐思。
这些数字也在不断刷新,标注创新河南的跃迁刻度。
1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6家省产业研究院、36家省中试基地、12家省创新联合体挂牌运行,拥有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数量全国第一;
去年,全省研发经费突破11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2%,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万家,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增长68%;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和9.4%;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40亿元,同比增长12.8%。
长与短——
在平顶山叶县,新时代的“盐铁新论”在这里充分诠释。
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变身后的盐生产出聚碳酸酯(PC塑料),可供下游企业生产汽车零件;与其一墙之隔的新天力公司则利用工业盐生产电池级的碳酸锂。
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工业盐每吨售价约300元,而链条下游的聚碳酸酯每吨两万元左右,电池级碳酸锂每吨约30万元,产品附加值极大提高。
从材料、元器件、传感器到物联网解决方案,汉威科技着力延伸产业链,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气体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制造商、领先的物联网企业。其气体传感器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
“咱河南不光会种粮食,还会种纳米!”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说,“没有持续创新,汉威只能在产业链低端徘徊,更不会成为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企业。”
盐还是那粒盐,煤还是那块煤,铝还是那片铝,但价值因创新而脱胎换骨。
在平顶山、鹤壁,从煤衍生出来的尼龙新材料,可以用来做衣服、做轮胎,甚至做上天入地的牵引缆绳;在郑州、三门峡,以铝为基础材料,形成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
产业链由短到长,带来的是产业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产业发展的潜力越来越大,以链式布局激活的“聚变效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河南的发展。
轻与重——
“以前看重的是块头和体量,问规模、上速度、要资源,现在更关注科技研发、品牌质量、标准等。”
“明显感到上门的多了,问题解决得更快了,给予科研项目引导支持更多了。”
“前些年对企业一时的经济效益高度关注,现在会更多结合未来方向和长远规划。”
“以前关注单个企业,现在更看重整个产业链的集聚。”
“不是概念和千篇一律的‘万能句’了,现在不论说的、做的,都更接地气儿、更专业。”
受访企业家们如是评价身边的党员干部。河南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期望,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潘浩儒看在眼里:“第一轮项目‘脚跟’刚着地,政府就追上门跟进服务第二轮项目。”
从观念到意识、从理念到眼界、从思路到方法,河南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来,各级干部工作重心的轻重转变背后,是思想观念、视野格局、能力作风的深刻改变。
看得更远。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郑州、洛阳、南阳等地分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先进地区,沉浸式跟班跟岗学习,有的每批学习时间长达3个月,驻地开展“双招双引”,就是既要研究“他山之璞”,更要琢好“自家之玉”。
做得更实。“郑东新区过去20年赶上了新型城镇化浪潮,现在赶上了科技创新浪潮。”郑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定友说,前段时间,区里做青年干部培训,培训内容就是科技创新发展,还专门招聘了解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的博士到管委会,这样能更好服务企业、科研院所,遴选更多科技好项目入驻。
创新气质,体现在方方面面。这种新气质之所以能够快速塑造起来,各级党委政府是重要推手。
谋到长远处——
郑东新区,龙湖北岸,是房地产商眼中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
最好地块是即刻变成商业用地,还是以仅为商业用地价格1/10的数额拿来建科技城?立足长远,力挺科技创新,河南有这个魄力。
中原科技城以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为牵引,先后设立了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机构,相继引进了华为、浪潮、海康威视、龙芯中科、京东科技、华润数科等头部企业研发中心,入驻了一批省实验室,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最好地段用于建实验室、产业研究院,最优越环境留给科研人员,最精干队伍服务科学家,这是河南的取舍。
改到根子上——
科技创新若要走得通、走得远、走得快,就必须从根儿上找答案,拆除体制机制“篱笆墙”。
在重建重振省科学院、重建省医学科学院、建设中原农谷的过程中,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起来,立足新型研发机构,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构建“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技术应用、小试中试、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创新体系。
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科研破题协同机制;实行“PI制”,赋予战略科学家、领衔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决定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人力使用权;创新科研管理、项目运行、资金运作、成果转化、激励评价等机制,让科研人员静心科研、潜心攻关……
做到心坎儿里——
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育种团队骨干周正富,虽是安徽人,但早已把河南当成了“家”,他幽默地说:“我除了身份证开头不是410,其他都属于‘豫’。”
事业留人、平台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为引来人才、留住人才,河南攀高、扩面、提标,不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要含金量也要含亲量。
以《关于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实施方案》为引领,实施“1+20”一揽子人才政策,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创新招引才模式,允许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双线双聘双跨”;积极推进顶尖人才突破行动、领军人才集聚行动、青年人才倍增行动等“八大行动”;打造宜业、宜居、宜商、宜学、宜游的环境,让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踏实创新、安心创业……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河南是鼎的发源地、“革故鼎新”成语的诞生地、四大发明的孕育地。不日新者必日退。如今,创新,正全面塑造着河南新气质,涵养着奋发精气神,激励着攻坚大胆魄。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中原大地上,科创大格局,鼎力新河南。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习近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王文齐 刘晓波 师喆 李倩
创新,从来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抓全国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机遇,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干,就要有载体、有平台、有抓手。
创新河南的谋篇布子,呈三足鼎立之势。
郑东新区260平方公里区域内,河南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推进,这个创新之“核”,足够大,也足够硬。
向北,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在即,12个专家团队也将“拎包”入驻,中原农谷英姿初绽。
向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双鹤湖畔,始建于1959年的省医学科学院,64年后在中原医学科学城涅槃重生,“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前景可期。
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策源科技创新、建设中原农谷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守护生命健康,形成“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体现的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河南担当,彰显的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生动实践。
落关键子,致广大而尽精微
“完全不一样了!”在省科学院工作十余年的宋晓辉对重建重振后的改变有着深切感受。
从郑州市红专路58号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搬至中原科技城最具活力和“科技范儿”的智慧岛上,重建重振后的省科学院,从场所到架构、从人员到制度、从站位到定位,都跟过去根本不同。
“整个科研组织方式都变了,以项目为牵引,围绕河南省打造的2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凝练课题、产出成果、解决问题,贯通产学研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耦合共生。”作为省科学院科研事业部负责人,宋晓辉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科学院。”
这些颠覆性巨变,源自省委、省政府对创新的前瞻性眼光和高起点谋划。
“在建设现代化河南新征程上更加出彩,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华山一条路’,舍此别无他途。”省委书记楼阳生反复强调。
2021年6月,省委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努力打造全国创新高地”;4个多月后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为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正式写入党代会报告;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全局统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系统重构创新体系……创新“鼓点”越敲越密,创新“旋律”慷慨激昂。
欲建高地,先起高峰。
——河南省科学院,打造科技创新高峰。
2021年12月28日,河南省科学院以重建重振之姿亮相世人眼前。
这是一个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的新型研发机构、一个贯通产学研用的科研实体、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一个集聚一流创新团队的人才中心、一个“三位一体”的创新高峰。
2022年9月1日,《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开始实施。这是迄今国内唯一为科研单位发展“量身定制”的法规,从法治层面保障省科学院体制机制创新,规范省科学院科技创新活动。
省科学院三楼,走出电梯,迎面就是一片开放式茶歇区。
几张散落的小圆桌,色彩斑斓的软椅,崭新的咖啡机……这方轻松舒适的小天地,见证着迎来送往中达成的深度合作。
位于洛阳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主要从事舰船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研究,在风雨中走过半个多世纪后,高层次人才不足、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等问题凸显。
能否获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持?
前不久,七二五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走进省科学院,与化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伟华团队洽谈合作。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腐蚀与控制研究。
校车巴士前方保险杠部位,因手动焊接不稳定形成的阴影部分能否解决?客车行业龙头企业宇通也抛来合作“橄榄枝”。
与手动焊接相比,激光的稳定性更强,能排除人体情绪和疲劳度等不确定因素。相关团队接下“定制化订单”,为宇通研发校车自动化激光焊接系统。
“企业界出题,科学院答题”。作为全省重要的人才“蓄水池”和科技创新“最高峰”,重建重振后的省科学院,正积极与地方政府、科研单位、高校及企业并肩同行,创新科研组织方式,聚焦“卡脖子”技术,围绕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破冰”,为产业发展闯出新路。
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把自身做强,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科研实体;又要把平台做大,成为出产业、出效益的“孵化器”;还要把体系做优,成为出动力、出模式的“加速器”。
启动建设中原量子谷,推进相关技术应用成果在河南落地转化与产业化;组建15家研究所,全院现有自建各类研究机构达34家;牵头建设墨子、黄淮两家省实验室,一体化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和省实验室体系重构重塑,将省实验室和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纳入省科学院体系,实现高能级创新平台优势互补。
与中航光电、超聚变等重点企业联合建设了10家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合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余项;推动省外知名高校、院所300余项科研成果在河南落地生根……
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打造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引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让它变成一个吸附资源、释放动能的“强磁场”;并以它为基点,在中原大地引发一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进而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
这正是将其定位成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一号工程”“关键一子”的深意所在。
——中原农谷,助推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牧野大地,川平野阔,是南北物种交叉种植繁育的最佳试验场所。落户新乡的中原农谷,总规划面积约1612平方公里,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种业航母”蓄势起航。
一眼望不到边的试验田中间,矗立着现代化的科研大楼和实验基地。在中原农谷,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平原实验室已进驻并开展科研工作。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7家院士工作站,10个中试基地、7家高校科研单位在这里有了“广阔天地”。
良种——
一块田引来关注的目光!
初秋时节,中原农谷西区,获嘉县一处200亩高标准大豆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大豆长势喜人,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等的专家和代表现场观摩。
“这200亩地里,藏着中国大豆育种的‘家底’,集中展示了85份优异种质资源、75份大豆新品系、112个大豆新品种、11个黄淮海主推大豆品种和23个高油高产品种。”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大豆专家卢为国不禁感叹,“获嘉大豆搭上了中原农谷建设的‘快车’。”
一项成果引发不小轰动!
前不久,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花生育种团队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抗除草剂的花生新种质,这一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上发表。
“我们目前已经创制了一种抗苯磺隆除草剂的花生新种质,以后用到大田育种中,除草就不是问题了。”花生育种团队研究骨干石磊说。
围绕优质品种的研发推广,中原农谷建成良种繁育基地63.2万亩。神农种业实验室完成了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畜禽等5支院士和中原学者领衔的核心研发团队组建,启动实施了首批“一流课题”项目5项,汇聚21家单位、25个团队、238名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新育成小麦品种15个、玉米品种19个、花生品种6个、芝麻品种4个。
良田——
在获嘉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智慧大脑”——中原农谷(获嘉)数智中心,“5G+智慧农业”云平台可实时采集温度、湿度、风速、雨量、土壤墒情等数据。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内建设有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并全部配备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功能涵盖农田综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植保监测、农事综合管理等应用功能,农民足不出户即可管理万亩良田。
良机——
在被誉为中原农谷农机第一股的“花溪科技”生产车间,国内首创的高密度六道绳方捆打捆机正在接受调试,这款打捆机在作业效率、打捆密度、智能化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主要打捆机企业的打捆机销量中,花溪科技排名第二,其中方捆打捆机的销量排名第一。
精耕于打捆机设备,新乡市花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细分领域赛道上塑造了核心竞争力。“未来3—5年,我们会围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延伸产品线,定制化生产适用于不同地区的产品,并且持续研发大型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90后”花溪科技董事长孟家毅说。
全产业链——
原味羊蝎子、鸿运狮子头、意式肉酱面、黄河大鲤鱼、蒜香无骨鸡爪、虾仁锅贴豆腐……中原农谷抢“鲜”预制菜风口。
位于中原农谷南区的原阳县,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中央厨房产业园,拥有九多肉多、雨轩、禾胜合、三味真厨、绝味鸭脖等知名食品企业109家,以排名第四的位次入选全国“2023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正向千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奋力迈进。
如今的新乡,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0家,农产品加工业年营业收入450亿元,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中原农谷不仅是‘谷’的概念,也是‘城’的概念,不仅姓‘农’,也姓‘工’,还姓‘科’;不仅有科创资源的汇聚,还有产业的集群集聚,未来将形成‘一谷一城一产业集群’的新格局。”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说。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向大健康产业进军。2023年7月15日,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焕新亮相,正式揭牌。创新河南建设,再落关键一子。
重建后的省医学科学院与中原医学科学城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与在豫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辅相成,基础研究、临床应用转化和产业发展就此交汇、相互贯通。
一条小鱼能有多大能量?它是全球近3亿罕见病患者的生命希望,而帮助小鱼“干大事儿”的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渔夫博士”。
手持一根细如发丝的显微注射针,利用压力脉冲把溶液注射进直径约1.6毫米的透明软体球状鱼卵中——在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这一项显微镜下的斑马鱼胚胎注射实验,目的是获取基因突变的斑马鱼样本,进行与人类相关的疾病研究。
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揭牌仪式当天,首批10个研究所正式入驻省医学科学院,这支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斑马鱼的研究价值非常大,它可以研究破解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探究新治疗方法,帮助癌症患者筛选药物,还能进行运动障碍、抑郁症和孤独症等疾病研究。”省儿童医院儿研所主任张耀东说。
重建后的省医学科学院远不只此,它既是一个科研实体,也是一个公共平台,还是一个创新体系。
围绕食管癌等肿瘤防治、重大新发传染病防治、心脑血管等慢病发生机制、遗传代谢性疾病防治等10大方向开展联合攻关,设置临床研究所,解决“卡脖子”难题。新药筛选检测平台等七大公共平台服务医学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
“从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来看,重建省医学科学院,让企业找到了一棵背靠的大树。”郑州创泰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陈刚说。一批批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来到园区,他每天忙着向来访者介绍新药筛选检测平台运行情况。
最大变化还在于“就地取材”。郑州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兵介绍,过去许多源头创新项目需要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挖掘,现在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打通了从源头创新到中试孵化,再到整个产业化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像一个发动机一样,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
环绕在省医学科学院周围,相关企业在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里已投产42家,引进专业人才约1300人,一批1类创新药物进入临床研究。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立足自身发展需求,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建设中原农谷、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是河南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的三颗‘关键之子’。”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说,“这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现实之需、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必由之路、走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必然要求。”
奏最强音,壮歌起而八方和
当创新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实际行动,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中原大地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令人无限期待的发展周期已然开启。
创新驱动,潮涌河南。
——链条贯通起来。
没有资源依赖的老旧城区,能否走出一条通过科技赋能发展城市经济的新路子?
省科学院携手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以中原美谷作答。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还浑身是宝——根可入药,种子可榨取牡丹籽油,花瓣可提取牡丹精油。
红砖灰瓦、绿树成荫,曾经的邮电部洛阳电话设备厂,如今成了中原美谷所在地。
中原美谷,怎么一个美法儿?
省科学院高新公司董事长范毅介绍,这个集研发机构、科创企业、科技成果、科创资本、创新人才、中介机构于一身的新型科创园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创新研究、检验检测、中试生产和企业孵化四类共享平台,助力河南填补在美妆及其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布局中的空白。
“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省科学院正在打造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在豫北沁阳,一个县级市与省科学院共同建设沁阳科创园,打造了一个“不走的科学院”。
“在科创园,我拥有1500平方米的设备中试车间,组建有20多名科研人员的团队,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的中试、工程设备应用前的中试都在这儿完成。”最近,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中白国际联合实验室负责人、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振邦和他的科研团队忙着进行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实验。
田振邦在这里参与建立了省首批8个中试基地之一的河南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如今,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在基地被孵化,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牵头建设沁阳科创园、洛阳科创园、兰考科创园等中试与产业转化基地,启动共建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济源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航空港区分院等16家研发机构……重建重振以来,省科学院探索出一种“企业出题、团队答卷、成果共享”的科研范式,在省内打造了一座座“带不走的科学院”,为地方输送大量高层次研究人员,为企业解决诸多技术难题,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不菲效益。
——创新协同起来。
2023年8月24日,重建一月有余的省医学科学院迎来了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医、工、产”三方代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中原大地,更多协同创新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批精密光元件、投影机等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镀膜生产线上完成加工,就像被穿上了一层防滑耐磨的“金钟罩”。
省科学院携手中光学集团共建南阳光电研究所,为古城贴上“中国光电产业创新高地”的全新标签。
“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牵头,与我们共建河南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中光学集团总经理李智超说。
楼上是“科学家”,楼下是“企业家”,楼下的“企业家”随时可以上楼找到“科学家”,一起商量产品转化。
在河南省首家省辖市产业技术科学院——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四楼1700平方米开放共享实验室内,“90后”“企二代”田香和科研人员紧张忙碌,楼下就是她才成立3年的河南精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她的公司联合高校专家利用纳米级金刚石微粉作为原材料,研发新型非洲猪瘟快检试剂盒和牛、羊布病快检试剂盒。
“我们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共享实验室完成的。如果进展顺利,预计将在两年之内面世。”田香欣喜地说。
“楼上科学家,楼下企业家,极大缩短了科技成果在企业一线应用的距离和时间。”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院长雷一鸣介绍,“目前我们已有7个产业研究院和1个省级中试基地,对接企业创新提出的各种需求。”
——豫企新潮起来。
“始于中原,驱动世界”。郑州北龙湖畔,一台技术全部自研的人形机器人,仅用0.8千瓦时电就能行走134公里,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它的背后是一家“少壮派”豫籍企业——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我们赶上了创新创业的好时代,一个可以以科创赋能产业发展的时代。”该公司创始人林杰透露,他们为宇通研发的100台智能扫地车马上就要下线。
超纯金属,到底有多纯?位于宝丰县的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最新答案是99.999999%。一连串数字9,代表着一种极致追求。“没有市场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转换赛道,发掘应用市场广阔的提纯金属产品,就把目光聚焦到了超纯铜领域。”国玺超纯总经理陈煜宏说。
填补空白点!科学家常俊标成功研制出的我国首个新冠小分子口服特效药阿兹夫定在真实生物投产,填补了河南原研药研发生产空白。
破解“卡脖子”!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何季麟院士及其团队实现了大尺寸ITO靶材全流程制备国产化,成功应用于京东方高世代TFT线。
又创新纪录!郑煤机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压支架顺利通过出厂评议并完成首批交付。
跑出加速度!超聚变落地55天郑州产线首台服务器下线,成立元年年产值突破230亿元,市场份额中国前三,成为独角兽企业;比亚迪汽车项目落地河南,37天内实现项目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20个月首批量产车下线……
随着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整个河南创新氛围更加浓郁,越来越多“豫字号”产品、技术和企业闯名气、创未来,在市场博弈中赢先机、立潮头。
——人才会聚而来。
去年12月28日被正式聘任为省科学院院长以来,徐红星每一天都异常忙碌。“推进工作都是以小时为单位的。”他笑着说,“来谈合作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太多,会议室都不够用了。”
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为河南带来的,还有他的“院士朋友圈”。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接到邀请后仅仅20天,他担任黄淮实验室主任就列入省科创委会议议题。他每周雷打不动抽出3天时间,或来现场督战,或开远程会议,实验室建设得以强力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贺军,正围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创新。“速度,速度,一定要加快速度!”是他经常对实验室里年轻人说的话。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李明,一经受聘为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就带领团队如火如荼开展起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今年春节过后,在武汉大学任职不过几个月的江浩庆收到恩师徐红星邀请,他毫不犹豫就应约而来。
这位年仅34岁的执行所长到处“招兵买马”,研究所成立仅4个月时间,一个由20余位不同学科领域博士组成的“六边形博士天团”就形成了。中原美谷里全国首台激光减脂设备就由他们研制而出。
“我是带着使命感来到这儿的。”江浩庆说,“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形成更多标志性的一流成果,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才回来。”
走进河南省人才集团,不断滚动的“人才图谱”,实时展现着河南各地人才流动情况。
今年年初,河南上线“人才图谱”智能服务平台,围绕河南28条重点产业链,海纳全球150多万高端人才,精准匹配产业需求,形成了“人才关系一张网、科技成果一条链”。在人才项目落地时,明确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成果转化分配方式,让专家没有顾虑地拿出科研成果、顺畅转化。
不同场合,省委书记楼阳生一句句“归来吧”的诚挚邀请,吸引无数海内外人才将目光投向河南。日益改善优化的创新生态,与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双向奔赴”。
自古以来,河南就有“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佳话。招才引智,才聚河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张锁江来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来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姜勇也来了……
2021年以来,河南共引进“两院”院士、海外发达国家院士等顶尖人才16名,领军人才192名,海内外博士9646名,引才数量和层次均实现历史性跨越。
聚英才,谋创新,强河南。一个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潜在人才组成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正在形成。
塑新气质,植佳木而蔚成林
“不光是农业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河南现在还越来越‘科’气啦!”这是很多网友不约而同说的话。
短短两年,科技、创新、人才牢牢占据“C位”,成为河南的高频词、关键词、主题词,“创新河南”正在成为厚重中原的全新标签。而在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浸染下,更为重要、更为可喜、更为宝贵的变化正在发生。
新与旧——
位于新乡县工业路1号的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机械制造起家,经过60多年的发展之后,却处处透着一股子“反骨”劲儿。自主研发的智能光伏储能系统、数字工厂智慧平台、户外风时尚工装、各有分工的智能机器人频频闪现,与机械厂房的传统气息着实违和。
威猛为什么这么“威猛”?总经理王思民说:“我们的诀窍就是创新,建创新办、上技改办。”短短两年多时间,“小萌”系列产品研发出自行走全场景大件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等,卖到了中车、三一重工等国内大型企业。
不仅仅是“威猛”。在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驱动下,河南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强化“四个拉动”等,打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组合拳”。
新旧之变,其背后是产业结构、动能结构、经济结构的深刻改变。
短短两年时间,省实验室建设从无到有,从一个到一批,总数量已升至14家。“嵩山”“黄河”“神农”“平原”“墨子”“黄淮”“中州”……一个个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名字引人遐思。
这些数字也在不断刷新,标注创新河南的跃迁刻度。
1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6家省产业研究院、36家省中试基地、12家省创新联合体挂牌运行,拥有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数量全国第一;
去年,全省研发经费突破11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2%,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万家,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增长68%;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和9.4%;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40亿元,同比增长12.8%。
长与短——
在平顶山叶县,新时代的“盐铁新论”在这里充分诠释。
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变身后的盐生产出聚碳酸酯(PC塑料),可供下游企业生产汽车零件;与其一墙之隔的新天力公司则利用工业盐生产电池级的碳酸锂。
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工业盐每吨售价约300元,而链条下游的聚碳酸酯每吨两万元左右,电池级碳酸锂每吨约30万元,产品附加值极大提高。
从材料、元器件、传感器到物联网解决方案,汉威科技着力延伸产业链,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气体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制造商、领先的物联网企业。其气体传感器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
“咱河南不光会种粮食,还会种纳米!”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说,“没有持续创新,汉威只能在产业链低端徘徊,更不会成为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企业。”
盐还是那粒盐,煤还是那块煤,铝还是那片铝,但价值因创新而脱胎换骨。
在平顶山、鹤壁,从煤衍生出来的尼龙新材料,可以用来做衣服、做轮胎,甚至做上天入地的牵引缆绳;在郑州、三门峡,以铝为基础材料,形成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
产业链由短到长,带来的是产业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产业发展的潜力越来越大,以链式布局激活的“聚变效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河南的发展。
轻与重——
“以前看重的是块头和体量,问规模、上速度、要资源,现在更关注科技研发、品牌质量、标准等。”
“明显感到上门的多了,问题解决得更快了,给予科研项目引导支持更多了。”
“前些年对企业一时的经济效益高度关注,现在会更多结合未来方向和长远规划。”
“以前关注单个企业,现在更看重整个产业链的集聚。”
“不是概念和千篇一律的‘万能句’了,现在不论说的、做的,都更接地气儿、更专业。”
受访企业家们如是评价身边的党员干部。河南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期望,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潘浩儒看在眼里:“第一轮项目‘脚跟’刚着地,政府就追上门跟进服务第二轮项目。”
从观念到意识、从理念到眼界、从思路到方法,河南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来,各级干部工作重心的轻重转变背后,是思想观念、视野格局、能力作风的深刻改变。
看得更远。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郑州、洛阳、南阳等地分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先进地区,沉浸式跟班跟岗学习,有的每批学习时间长达3个月,驻地开展“双招双引”,就是既要研究“他山之璞”,更要琢好“自家之玉”。
做得更实。“郑东新区过去20年赶上了新型城镇化浪潮,现在赶上了科技创新浪潮。”郑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定友说,前段时间,区里做青年干部培训,培训内容就是科技创新发展,还专门招聘了解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的博士到管委会,这样能更好服务企业、科研院所,遴选更多科技好项目入驻。
创新气质,体现在方方面面。这种新气质之所以能够快速塑造起来,各级党委政府是重要推手。
谋到长远处——
郑东新区,龙湖北岸,是房地产商眼中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
最好地块是即刻变成商业用地,还是以仅为商业用地价格1/10的数额拿来建科技城?立足长远,力挺科技创新,河南有这个魄力。
中原科技城以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为牵引,先后设立了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机构,相继引进了华为、浪潮、海康威视、龙芯中科、京东科技、华润数科等头部企业研发中心,入驻了一批省实验室,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最好地段用于建实验室、产业研究院,最优越环境留给科研人员,最精干队伍服务科学家,这是河南的取舍。
改到根子上——
科技创新若要走得通、走得远、走得快,就必须从根儿上找答案,拆除体制机制“篱笆墙”。
在重建重振省科学院、重建省医学科学院、建设中原农谷的过程中,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起来,立足新型研发机构,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构建“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技术应用、小试中试、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创新体系。
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科研破题协同机制;实行“PI制”,赋予战略科学家、领衔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决定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人力使用权;创新科研管理、项目运行、资金运作、成果转化、激励评价等机制,让科研人员静心科研、潜心攻关……
做到心坎儿里——
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育种团队骨干周正富,虽是安徽人,但早已把河南当成了“家”,他幽默地说:“我除了身份证开头不是410,其他都属于‘豫’。”
事业留人、平台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为引来人才、留住人才,河南攀高、扩面、提标,不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要含金量也要含亲量。
以《关于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实施方案》为引领,实施“1+20”一揽子人才政策,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创新招引才模式,允许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双线双聘双跨”;积极推进顶尖人才突破行动、领军人才集聚行动、青年人才倍增行动等“八大行动”;打造宜业、宜居、宜商、宜学、宜游的环境,让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踏实创新、安心创业……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河南是鼎的发源地、“革故鼎新”成语的诞生地、四大发明的孕育地。不日新者必日退。如今,创新,正全面塑造着河南新气质,涵养着奋发精气神,激励着攻坚大胆魄。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中原大地上,科创大格局,鼎力新河南。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