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银发生辉⑧丨91岁豫剧表演艺术家:“跟着时代往前进,多好啊!”
更新时间:2023-10-23 21:14:44    来源:大河网


阅读提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退而不休,利用自己所学所知发挥余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身边人送去温暖和正能量,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从中获得人生的价值与快乐。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大河网推出策划《银发生辉》,带你走近他们。

大河网讯 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这是记者见到91岁高龄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时的第一印象。

在舞台上,她是豫剧《必正与妙常》中的潘必正、《王金豆借粮》中的王金豆……在六十多年的舞台生涯里,王素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唱腔风格和自成一体的表演艺术。

而在舞台下,她就是慈祥的邻家奶奶,谦逊、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拓荒:学一点,偷一点,悟一点

提起王素君,喜爱豫剧的人都会赞不绝口,说她的唱腔“沙沙儿的”“甜甜儿的”,别有一番风味。

“我的小生唱腔是中低音。”王素君告诉大河网记者。

过去豫剧界有“要吃饭,学花旦”的说法,花旦是主角,学戏只学花旦,王素君也不例外,可当时团里没有小生演员,领导说,叫谁改一个吧,就瞅中她了。

“中,那就改小生吧。”王素君说。可是,从旦行跳到生行,隔行如隔山。而且,没有音频视频参考,也没有老师传帮带。用当时文艺界一位专家的话说,那个时候的王素君是“拓荒派”。

“党给我的重任,我不能推脱,也不能惧怕,我得闯。”于是,她舍弃了习练多年的小嗓,为了更贴近角色,改用本嗓进行演唱。

嗓音确定了,唱腔还得探索。她观摩大量演出,不仅有豫剧的各个行当,还有越剧、越调、曲剧、川剧、陕北小调、东北货郎调等,“听着哪个好听,只要可以借鉴,我都给借鉴过来。”王素君说。

“后来我给自己学艺总结了三个词——学一点、偷一点、悟一点。”王素君解释说,“学一点”是师傅教的开蒙本领;“偷一点”就是听见这个唱腔后,耳朵扫过来的;“悟一点”,得认识到人家唱腔真正的优点,才能真正领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苦修苦练和舞台实践,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

琢磨:演戏必须得是认真的

“我从小在剧团,六七岁就在舞台上跑。几十年来,观众一直支持我、爱护我。我光用旧的套路演出中吗?套路是套路,还得有真的东西。”谈起自己的表演风格,王素君说。

采访中,她常提起曾经合作的豫剧大师常香玉,常香玉大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声腔方面,人家一个戏一个味道、一个唱法。“咱就只一个味儿下来?这太值得咱深思了。”王素君说。

为了更好塑造角色,王素君跟老艺人、姊妹们在剧团里说戏,回到家里还是说戏,一天到晚都在说戏。“怎样能唱好,啥方法能唱好,就研究这。”她说。

“戏不是一般的东西,钻里头觉着可有意思。”王素君说,“演戏按着人物走。我观察生活,恁男同志的生活、学问高低人的生活、孬好人的生活,都搁脑子里品过。演戏必须得是认真的。”

尽管已离休多年,她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现在我有计划,终身学习。活到老,长到老,学到老,到老也学不好。好东西学不完呐,跟着时代进步,多好啊!”王素君说。

素雅:戏迷演,戏迷看,戏迷乐

在王素君家里的墙上,挂满了各个时期的剧照。老戏迷亲手制作的剧照“钻石画”,被她小心翼翼地立在柜子顶部。

豫剧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喜欢戏的人很多。王素君说,戏迷不仅爱听,也爱唱,“他们下的劲大得很,而且确实唱得不错,藏龙卧虎”。

退休后,她依然为戏迷无偿演出、教戏,还组建了“老年乐”剧团、“素雅剧社”。

“戏迷朋友看见我老是说,王老师给俺说俩动作呗,俺光站那唱不会动。好几个碰见都这么说。”王素君说,“几个动作能演戏嘛,看来得训练了,那就成团吧。于是就成立了‘素雅’。”

在“素雅”剧社,早起就练习走台步、跑圆场。“我扳住他们的腿,这个腿搁这,这个腿搁那,一步一步走。”王素君说。

刮风下雨,风雨无阻。半年后,戏迷们化上妆,穿上服装,都可以登台演戏了。王素君说,当时有个节目,叫“今天我是角”,戏迷演,戏迷看,戏迷乐,可高兴。

“他们还参加过戏迷大赛,一挑帘,台下一片掌声,说明唱得好啊。”王素君笑着说。

传承:总结点好的,往下传

“旧社会,唱戏都唱到唱不动为止,现在不光生活好了,还让我们退休。”王素君说,退休是船到码头了吗?不,义务没尽完呢。

她说,党培养你这么多年,一退休,你就撂了,啥都不管了吗?“我还是学习、磨炼,总结点好的,去粗存精,找出真正好的给下一代留下来。”王素君说。

“现在我都九十了,还得蹿蹿。”王素君说,她的徒弟杨文丽的团队有一班孩子,是从小培养的,现在都是二三十岁。《战洪州》《七星剑》《三哭殿》等老戏,他们会很多。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把“王派”传承基地立在那。

王素君常说,“咱还能尽点力,能传都传传。传统的东西,你不说他就不知道。这个唱腔咋来的,那些名角咋唱的?我不会了,我找别人给你传,或者我跟别人学学,我再给你教。这是好事。”

“希望我的弟子努力,再加上咱的协助吧,能把孩子推出来,推出来成个角。”王素君说。(莫韶华、李东宝/文字视频 胡翰泽/海报 实习生 周芮冰)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银发生辉⑧丨91岁豫剧表演艺术家:“跟着时代往前进,多好啊!”
2023-10-23 21:14:44    来源:大河网


阅读提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退而不休,利用自己所学所知发挥余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身边人送去温暖和正能量,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从中获得人生的价值与快乐。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大河网推出策划《银发生辉》,带你走近他们。

大河网讯 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这是记者见到91岁高龄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时的第一印象。

在舞台上,她是豫剧《必正与妙常》中的潘必正、《王金豆借粮》中的王金豆……在六十多年的舞台生涯里,王素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唱腔风格和自成一体的表演艺术。

而在舞台下,她就是慈祥的邻家奶奶,谦逊、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拓荒:学一点,偷一点,悟一点

提起王素君,喜爱豫剧的人都会赞不绝口,说她的唱腔“沙沙儿的”“甜甜儿的”,别有一番风味。

“我的小生唱腔是中低音。”王素君告诉大河网记者。

过去豫剧界有“要吃饭,学花旦”的说法,花旦是主角,学戏只学花旦,王素君也不例外,可当时团里没有小生演员,领导说,叫谁改一个吧,就瞅中她了。

“中,那就改小生吧。”王素君说。可是,从旦行跳到生行,隔行如隔山。而且,没有音频视频参考,也没有老师传帮带。用当时文艺界一位专家的话说,那个时候的王素君是“拓荒派”。

“党给我的重任,我不能推脱,也不能惧怕,我得闯。”于是,她舍弃了习练多年的小嗓,为了更贴近角色,改用本嗓进行演唱。

嗓音确定了,唱腔还得探索。她观摩大量演出,不仅有豫剧的各个行当,还有越剧、越调、曲剧、川剧、陕北小调、东北货郎调等,“听着哪个好听,只要可以借鉴,我都给借鉴过来。”王素君说。

“后来我给自己学艺总结了三个词——学一点、偷一点、悟一点。”王素君解释说,“学一点”是师傅教的开蒙本领;“偷一点”就是听见这个唱腔后,耳朵扫过来的;“悟一点”,得认识到人家唱腔真正的优点,才能真正领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苦修苦练和舞台实践,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

琢磨:演戏必须得是认真的

“我从小在剧团,六七岁就在舞台上跑。几十年来,观众一直支持我、爱护我。我光用旧的套路演出中吗?套路是套路,还得有真的东西。”谈起自己的表演风格,王素君说。

采访中,她常提起曾经合作的豫剧大师常香玉,常香玉大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声腔方面,人家一个戏一个味道、一个唱法。“咱就只一个味儿下来?这太值得咱深思了。”王素君说。

为了更好塑造角色,王素君跟老艺人、姊妹们在剧团里说戏,回到家里还是说戏,一天到晚都在说戏。“怎样能唱好,啥方法能唱好,就研究这。”她说。

“戏不是一般的东西,钻里头觉着可有意思。”王素君说,“演戏按着人物走。我观察生活,恁男同志的生活、学问高低人的生活、孬好人的生活,都搁脑子里品过。演戏必须得是认真的。”

尽管已离休多年,她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现在我有计划,终身学习。活到老,长到老,学到老,到老也学不好。好东西学不完呐,跟着时代进步,多好啊!”王素君说。

素雅:戏迷演,戏迷看,戏迷乐

在王素君家里的墙上,挂满了各个时期的剧照。老戏迷亲手制作的剧照“钻石画”,被她小心翼翼地立在柜子顶部。

豫剧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喜欢戏的人很多。王素君说,戏迷不仅爱听,也爱唱,“他们下的劲大得很,而且确实唱得不错,藏龙卧虎”。

退休后,她依然为戏迷无偿演出、教戏,还组建了“老年乐”剧团、“素雅剧社”。

“戏迷朋友看见我老是说,王老师给俺说俩动作呗,俺光站那唱不会动。好几个碰见都这么说。”王素君说,“几个动作能演戏嘛,看来得训练了,那就成团吧。于是就成立了‘素雅’。”

在“素雅”剧社,早起就练习走台步、跑圆场。“我扳住他们的腿,这个腿搁这,这个腿搁那,一步一步走。”王素君说。

刮风下雨,风雨无阻。半年后,戏迷们化上妆,穿上服装,都可以登台演戏了。王素君说,当时有个节目,叫“今天我是角”,戏迷演,戏迷看,戏迷乐,可高兴。

“他们还参加过戏迷大赛,一挑帘,台下一片掌声,说明唱得好啊。”王素君笑着说。

传承:总结点好的,往下传

“旧社会,唱戏都唱到唱不动为止,现在不光生活好了,还让我们退休。”王素君说,退休是船到码头了吗?不,义务没尽完呢。

她说,党培养你这么多年,一退休,你就撂了,啥都不管了吗?“我还是学习、磨炼,总结点好的,去粗存精,找出真正好的给下一代留下来。”王素君说。

“现在我都九十了,还得蹿蹿。”王素君说,她的徒弟杨文丽的团队有一班孩子,是从小培养的,现在都是二三十岁。《战洪州》《七星剑》《三哭殿》等老戏,他们会很多。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把“王派”传承基地立在那。

王素君常说,“咱还能尽点力,能传都传传。传统的东西,你不说他就不知道。这个唱腔咋来的,那些名角咋唱的?我不会了,我找别人给你传,或者我跟别人学学,我再给你教。这是好事。”

“希望我的弟子努力,再加上咱的协助吧,能把孩子推出来,推出来成个角。”王素君说。(莫韶华、李东宝/文字视频 胡翰泽/海报 实习生 周芮冰)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