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为“头雁”高飞充电赋能
——二〇二三年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纪实
8月19日,当郭天财出现在河南农业大学“头雁”培训班时,学员们十分惊喜。从国家粮食安全到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再讲到河南农业在国家粮食生产中的重要贡献,郭天财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粮食课”。接着,他又着重从整地播种和冬前壮苗两个基础环节、春季管理和后期管理两个关键时段,讲解了小麦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给学员们又上了一堂技术课。
郭天财是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筹)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他带领的团队长期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潜心研究推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从技术上支撑了河南小麦生产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郭专家,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学员们兴奋地说。
9月8日,随着第3期培训班结业典礼的举行,2023年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河南农业大学培训圆满完成集中授课,全面转向跟踪辅导培育阶段。
为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从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每年培育约2万名“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带动全国5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
河南农业大学2022年承担了河南省“头雁”项目300人的培育任务,2023年又作为全省唯一“头雁”项目培育机构,再度承接350人的培育任务。培训班从7月20日到9月8日相继举办了3期,主要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头雁”培育,为了把政策落实到位、把好事办好,厅领导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在课程设置、导师帮扶、金融扶持等方面提供支持,力求取得良好的培育效果。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介晓磊介绍,学校本着121年历史传承的办学理念、农业全学科的优势师资、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给“头雁”学员培训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培训项目立足国情、省情、农情、学员情况,优化课程设计,科学论证培训方案,确保培训质量,让学员实实在在从各学科专家那里学到真知识。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让“头雁”学有所获
7月21日上午,河南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首期集中培训,在河南农业大学如期开班。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韩津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处长唐新伟率先开讲,鼓励学员们认真充电蓄能、学好理论知识,增强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后,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吉庆从蔬菜产业发展呈现的新现象、河南蔬菜优势茬次、设施机构选型、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生态循环农场适用技术等5个方面向学员进行讲解。
河南农业大学制定了“头雁”学员全面培训帮扶的计划方案,采取“四个一”模式,即“一次性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助力学员产业升级和能力提升,着力打造出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月23日,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马长生为学员分享案例教学:如何选对品种、种出品质、卖好价钱。面对农产品不时出现的价格波动,特别是针对一些大户和农业园区经营者在菜价很好的时候仍然不赚钱的问题,他从园区精准定位、市场准确预测、作物种类选择、茬口合理对接等方面讲解阐述;又从水肥、配套技术、管理等方面讲解如何种好,从营销、包装、品牌等方面告诉学员如何卖好。课堂上,学员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时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来自鹤壁市浚县易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永杰说,“感觉这堂课很实用。”
“学员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专家教授都会讲到。”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赵翠萍介绍,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尽量满足每一名学员的需求,力争学有所用。
河南农业大学还倾力打造“三农会客厅”,让专家与学员面对面交流互动;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参与承办,设置“头雁”学员产品直播专场;举办2023年(信阳)产业发展研讨会,牵线产业项目对接,助力“头雁”羽翼更丰满、飞得更稳健。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头雁”提升能力
一次培训,一次提升,一次沉淀。在总结2022年“头雁”项目培训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河南农业大学今年推陈出新,不断优化和创新培训模式,增加实地考察调研与现场教学内容,导师带领学员实地走访、把脉问诊。
8月27日,第3期学员赴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农业产业化观摩活动,详细了解好想你公司依靠“一颗红枣”在促农富民、精准扶贫、村企联合方面的做法,学习领悟好想你公司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活动加深了各位学员对如何发挥基层党建动能的理解,也增强了大家振兴乡村产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带队考察的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副处长王春丽说。
9月8日,第3期结业典礼刚一结束,培训班班长杨田亮就带领学员前往自家公司——河南省田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庵生产基地参观交流。学员们参观了奶牛养殖棚、干湿分离车间、高温快速发酵系统、有机肥条垛发酵堆、有机肥生产车间、实验室等,了解养殖场粪污的资源化合理利用途径。学员们认真听取讲解,并对养殖环节与企业管理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讨论。互相交流使得思维火花产生碰撞,大家获益良多。杨田亮表示,每一次互访、考察,都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通过学员之间的互动,扩大朋友圈,开阔了眼界视野。
“河南‘头雁’聚一堂,名师授课专业强;学员路演秀农技,大咖对面解迷茫;政策引领农兴邦,科学种植赋能量;三产融合共发展,造福桑梓产业旺;学有所成‘头雁’归,振兴乡村美名扬。”这是河南省一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学员培训后的感言。
前期培训结合后期帮扶,让“头雁”持续受益
“头雁”项目始于培训、不止于培训,还突出一个“育”字。集中培训结束后,河南农业大学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开展跟踪服务,为学员提供长期指导帮扶。截至9月底,举办“头雁”导师下基层帮扶、专题培训和巡回课堂等活动百余次,利用微信群、电话等向学员解疑释惑不计其数。
8月29日,开封市兰考县农垦畜牧有限公司“头雁”学员龙志远刚刚购买了几十头小牛,工人们正在整理牛舍。“头雁”导师潘治利教授、王娜教授恰好来到龙志远的饲养基地进行回访,针对扩大饲养规模与提升质量效益,对后期基地建设、牛肉制品加工等进行了交流和指导。
9月2日,“头雁”导师李连珍一行3人赴河南祥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学员回访。“头雁”学员姜银霞介绍了公司艾草产业发展情况,双方围绕公司运行模式、艾草种植和加工、艾草产业园改造等展开研讨。李连珍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就下一步科技合作达成共识。
秋风阵阵倍感爽,群雁高飞赴征程。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头雁”学成归来后,正在各自的领域展翅高飞,必将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头雁’项目通过前期培训结合后期帮扶,要让‘头雁’们持续受益。在后期扶持中,更加注重现场技术指导,切实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持续助力学员成为综合素质高、示范效应强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领跑者。”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晓永说。(冯春久 丁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余向东)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为“头雁”高飞充电赋能
——二〇二三年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纪实
8月19日,当郭天财出现在河南农业大学“头雁”培训班时,学员们十分惊喜。从国家粮食安全到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再讲到河南农业在国家粮食生产中的重要贡献,郭天财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粮食课”。接着,他又着重从整地播种和冬前壮苗两个基础环节、春季管理和后期管理两个关键时段,讲解了小麦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给学员们又上了一堂技术课。
郭天财是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筹)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他带领的团队长期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潜心研究推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从技术上支撑了河南小麦生产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郭专家,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学员们兴奋地说。
9月8日,随着第3期培训班结业典礼的举行,2023年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河南农业大学培训圆满完成集中授课,全面转向跟踪辅导培育阶段。
为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从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每年培育约2万名“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带动全国5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
河南农业大学2022年承担了河南省“头雁”项目300人的培育任务,2023年又作为全省唯一“头雁”项目培育机构,再度承接350人的培育任务。培训班从7月20日到9月8日相继举办了3期,主要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头雁”培育,为了把政策落实到位、把好事办好,厅领导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在课程设置、导师帮扶、金融扶持等方面提供支持,力求取得良好的培育效果。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介晓磊介绍,学校本着121年历史传承的办学理念、农业全学科的优势师资、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给“头雁”学员培训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培训项目立足国情、省情、农情、学员情况,优化课程设计,科学论证培训方案,确保培训质量,让学员实实在在从各学科专家那里学到真知识。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让“头雁”学有所获
7月21日上午,河南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首期集中培训,在河南农业大学如期开班。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韩津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处长唐新伟率先开讲,鼓励学员们认真充电蓄能、学好理论知识,增强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后,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吉庆从蔬菜产业发展呈现的新现象、河南蔬菜优势茬次、设施机构选型、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生态循环农场适用技术等5个方面向学员进行讲解。
河南农业大学制定了“头雁”学员全面培训帮扶的计划方案,采取“四个一”模式,即“一次性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助力学员产业升级和能力提升,着力打造出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月23日,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马长生为学员分享案例教学:如何选对品种、种出品质、卖好价钱。面对农产品不时出现的价格波动,特别是针对一些大户和农业园区经营者在菜价很好的时候仍然不赚钱的问题,他从园区精准定位、市场准确预测、作物种类选择、茬口合理对接等方面讲解阐述;又从水肥、配套技术、管理等方面讲解如何种好,从营销、包装、品牌等方面告诉学员如何卖好。课堂上,学员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时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来自鹤壁市浚县易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永杰说,“感觉这堂课很实用。”
“学员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专家教授都会讲到。”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赵翠萍介绍,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尽量满足每一名学员的需求,力争学有所用。
河南农业大学还倾力打造“三农会客厅”,让专家与学员面对面交流互动;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参与承办,设置“头雁”学员产品直播专场;举办2023年(信阳)产业发展研讨会,牵线产业项目对接,助力“头雁”羽翼更丰满、飞得更稳健。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头雁”提升能力
一次培训,一次提升,一次沉淀。在总结2022年“头雁”项目培训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河南农业大学今年推陈出新,不断优化和创新培训模式,增加实地考察调研与现场教学内容,导师带领学员实地走访、把脉问诊。
8月27日,第3期学员赴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农业产业化观摩活动,详细了解好想你公司依靠“一颗红枣”在促农富民、精准扶贫、村企联合方面的做法,学习领悟好想你公司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活动加深了各位学员对如何发挥基层党建动能的理解,也增强了大家振兴乡村产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带队考察的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副处长王春丽说。
9月8日,第3期结业典礼刚一结束,培训班班长杨田亮就带领学员前往自家公司——河南省田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庵生产基地参观交流。学员们参观了奶牛养殖棚、干湿分离车间、高温快速发酵系统、有机肥条垛发酵堆、有机肥生产车间、实验室等,了解养殖场粪污的资源化合理利用途径。学员们认真听取讲解,并对养殖环节与企业管理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讨论。互相交流使得思维火花产生碰撞,大家获益良多。杨田亮表示,每一次互访、考察,都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通过学员之间的互动,扩大朋友圈,开阔了眼界视野。
“河南‘头雁’聚一堂,名师授课专业强;学员路演秀农技,大咖对面解迷茫;政策引领农兴邦,科学种植赋能量;三产融合共发展,造福桑梓产业旺;学有所成‘头雁’归,振兴乡村美名扬。”这是河南省一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学员培训后的感言。
前期培训结合后期帮扶,让“头雁”持续受益
“头雁”项目始于培训、不止于培训,还突出一个“育”字。集中培训结束后,河南农业大学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开展跟踪服务,为学员提供长期指导帮扶。截至9月底,举办“头雁”导师下基层帮扶、专题培训和巡回课堂等活动百余次,利用微信群、电话等向学员解疑释惑不计其数。
8月29日,开封市兰考县农垦畜牧有限公司“头雁”学员龙志远刚刚购买了几十头小牛,工人们正在整理牛舍。“头雁”导师潘治利教授、王娜教授恰好来到龙志远的饲养基地进行回访,针对扩大饲养规模与提升质量效益,对后期基地建设、牛肉制品加工等进行了交流和指导。
9月2日,“头雁”导师李连珍一行3人赴河南祥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学员回访。“头雁”学员姜银霞介绍了公司艾草产业发展情况,双方围绕公司运行模式、艾草种植和加工、艾草产业园改造等展开研讨。李连珍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就下一步科技合作达成共识。
秋风阵阵倍感爽,群雁高飞赴征程。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头雁”学成归来后,正在各自的领域展翅高飞,必将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头雁’项目通过前期培训结合后期帮扶,要让‘头雁’们持续受益。在后期扶持中,更加注重现场技术指导,切实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持续助力学员成为综合素质高、示范效应强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领跑者。”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晓永说。(冯春久 丁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余向东)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