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兰考的“后浪”们,身上还是焦书记那股子“干劲”
更新时间:2023-11-2 19:03:47    来源:大象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焦桐”笔直挺立,华盖遮荫

焦裕禄在兰考一共工作了475天,而他的精神却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滋养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现今的兰考,有这样一大批八零后、九零后年轻乡村干部,他们有活力、有担当、有想法、有眼光。没有留恋现代大都市闪烁的霓虹灯光,没有在父辈们铺就的温床上躺平。

他们撸起袖子,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年轻人自己的故事……

城里“小老板”回老家!

九年前的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兰考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兰考县全县上下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卯足了干劲。

此时的代玉建,还在省城郑州忙活着自家生意。

代玉建

1982年出生的代玉建,是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人。他早在读大学时就开始创业,利用课余时间批发水果,两单生意就挣够了三年的学费,是同学们刮目相看的“小老板”。大学毕业后,代玉建三年成立了两家公司,麾下员工百余人,升级为“大老板”。

先富起来的代玉建,平常热心帮助老乡在城里找工作。逢年过节,不忘回乡慰问老人探望孤寡。正因为心里装着乡亲,2006年经组织推荐,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村里最年轻的无职党员。也正因为如此,镇里的领导们早早就盯上了这位可造之才。

“当时乡亲们都说我是被忽悠回来的。”代玉建说,2014年5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兰考指导工作后没多久,仪封镇党委书记带着村里老支书和几名群众代表“三顾茅庐”,多次来到郑州请他“出山”。尽管家人对此都不愿意,但代玉建心里有数。“我是从小听着焦裕禄书记的事迹成长起来的,知道乡亲们需要什么样的村干部。”

就这样,时年32岁的代玉建,瞒着家人回了老家,当上了村支书。

兼职老师,向全国同行传授“一拖四”经验 

“群众的灾情等不得,群众的冷暖之事拖不得。”心里时刻揣着焦裕禄书记常说的那句话,深谙管理之道的代玉建初为村书记,便开始探索创新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模式。

他将全村农户每四户分成一组,设一名分包联系人,联系人由村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民代表三部分构成,负责上传下达、环境提升、政策落实等具体工作。

这种“村——小组——分包联系人——农户”的“一拖四”模式,最大程度实现了村庄单元服务治理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出乡、困难不上交的有序局面,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群众急难愁盼,构筑起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产业、扶贫等各项工作,也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在代玉建的带领下,仅仅过去两年,代庄村就早于全县甩掉贫困帽子。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由其初任支书时的4600元,增长到11300元。之后的几年里,代庄村发展迈入快车道,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零元突破”,到现在达到了247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则达到了2.3万元。

代庄红薯丰收

如今,作为代庄村的一大“发明”,“一拖四”模式不仅在兰考全县得到普及,在全省也作为基层治理先进经验得以推广学习。功不可没的代玉建也因之多了一个身份——代老师。作为焦裕禄干部学院兼职教师,给全国的“同行”传授“一拖四”实战经验。

红薯托底

八零后的代玉建,开对了基层治理的“药方子”。而同为八零后的张世坡,则为当地困难群众找对了科技引领的“好路子”。

张世坡

1984年出生的张世坡,兰考县小宋镇人。他在2016年7月创立的兰考果粮康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220亩,以点带面流转周边乡镇土地1200余亩,同时带动全县发展红薯种植10000余亩。作为兰考县红薯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张世坡的合作社年组织生产销售红薯10000余吨,产值3亿元。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这是焦裕禄书记生前的一句名言,也是张世坡扎根故土发展事业的座右铭。他的合作社与全县6个乡镇700余参与红薯种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保底回收协议,完全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眼下,张世坡正积极申请国家“一村一品”项目,以期通过深加工技术全面解决终端难题,以“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帮助困难群众增加收益。

兰考果粮康种植合作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时代开辟出的新赛道上,除了八零后干部的你追我赶,也越来越多涌现出九零后村干部的矫健身姿。

驻村团干部“转正”记

1992年出生的王世通,在2016年以脱贫攻坚驻村团干部的身份,来到了兰考县仪封镇西二里寨村。时年仅有24岁的王世通,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青春活力投入新的环境。

王世通

“我不是来镀金的!我向乡亲们保证,‘路不修完不走,井不打好不走,灯不安亮不走。’”王世通的承诺,深深感染了淳厚朴实的老乡,也改变了当地群众对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刻板印象,小伙子的干劲和做法,也愈发得到大家的点赞。

春种时,王世通主动请来省农科院辣椒种植专家,到村里现场指导种植。秋收时,积极联系当地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回收。驻村的第二年,村里种植的600亩辣椒收效凸显,全村贫困户每亩增收3500元……由于真抓实干、作风扎实,2019年7月,经仪封镇党委报兰考县委同意后,这位驻村干部正式“转正”,成为了西二里寨村的党支部书记。

王世通带领群众开展环卫行动

“焦书记说过‘蹲下去才能看见蚂蚁’。作为年轻干部,不但要沉下身,更要沉下心。”王世通没有食言,六年多来,他吃住在村室。六年前对群众的承诺,六年后全部兑现。村里新修道路1200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1286棵、架设路灯150盏,打机井16眼,新装变压器2台,还注册了西二里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废旧坑塘壮大村集体经济5.3万元。原先的“软弱涣散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乡风文明”红旗村。

年轻人还是那股子“干劲”

与“外来户”王世通不同,1991年出生的王松,是兰考葡萄家乡赵垛楼村土生土长的村干部。

“我是2019年当选的支书,当时最紧要的问题,是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村两委决定申请省级扶持资金160万元,建设了101座蜜瓜大棚。这个步子迈得确实有点大,部分群众流露出担心,但我非常自信。”王松说,当年焦裕禄书记树立起来的“赵垛楼村干劲”,早就在他们这代年轻人的心里,扎下了历久弥坚的根。

王松

王松的一番话,将时间倒回至1963年秋:

葡萄架乡赵垛楼村在七季绝收的情况下,由焦裕禄书记带领村民战天斗地,硬是实现了“一季翻身”,给国家上交8万公斤余粮。“赵垛楼的干劲”也由此被焦裕禄树为“四面红旗”中的其中一面。

面对群众畏难情绪,王松没有二话,果断带领党员干部率先承包了村集体大棚。他们想尽办法提高蜜瓜产量,扩大销售渠道,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逐年攀升,至去年达到了60万元。同时为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0余个,年发放工资150余万元, 实现每人年增收近万元。

王松和志愿者为建设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从无到有,从有到富,从富到美。眼下的王松正着力将赵垛楼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干劲文化村”,乡村振兴指挥部、红旗馆、图书馆、讲理堂、手工坊等八个乡村景点呼之欲出。

王松说,未来的赵垛楼村,将是集党建示范、干劲文化体验、红色研学、红色文化创意、乡村产学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示范村,“焦书记的精神遗产,和他树立起来的‘赵垛楼村干劲’,不管到啥时候,都是我们的‘魂’。”

(本文特别感谢兰考县委宣传部朱恒等同志鼎力支持,图片由兰考县委宣传部提供)

文章编辑:刘鸣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兰考的“后浪”们,身上还是焦书记那股子“干劲”
2023-11-2 19:03:47    来源:大象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焦桐”笔直挺立,华盖遮荫

焦裕禄在兰考一共工作了475天,而他的精神却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滋养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现今的兰考,有这样一大批八零后、九零后年轻乡村干部,他们有活力、有担当、有想法、有眼光。没有留恋现代大都市闪烁的霓虹灯光,没有在父辈们铺就的温床上躺平。

他们撸起袖子,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年轻人自己的故事……

城里“小老板”回老家!

九年前的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兰考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兰考县全县上下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卯足了干劲。

此时的代玉建,还在省城郑州忙活着自家生意。

代玉建

1982年出生的代玉建,是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人。他早在读大学时就开始创业,利用课余时间批发水果,两单生意就挣够了三年的学费,是同学们刮目相看的“小老板”。大学毕业后,代玉建三年成立了两家公司,麾下员工百余人,升级为“大老板”。

先富起来的代玉建,平常热心帮助老乡在城里找工作。逢年过节,不忘回乡慰问老人探望孤寡。正因为心里装着乡亲,2006年经组织推荐,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村里最年轻的无职党员。也正因为如此,镇里的领导们早早就盯上了这位可造之才。

“当时乡亲们都说我是被忽悠回来的。”代玉建说,2014年5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兰考指导工作后没多久,仪封镇党委书记带着村里老支书和几名群众代表“三顾茅庐”,多次来到郑州请他“出山”。尽管家人对此都不愿意,但代玉建心里有数。“我是从小听着焦裕禄书记的事迹成长起来的,知道乡亲们需要什么样的村干部。”

就这样,时年32岁的代玉建,瞒着家人回了老家,当上了村支书。

兼职老师,向全国同行传授“一拖四”经验 

“群众的灾情等不得,群众的冷暖之事拖不得。”心里时刻揣着焦裕禄书记常说的那句话,深谙管理之道的代玉建初为村书记,便开始探索创新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模式。

他将全村农户每四户分成一组,设一名分包联系人,联系人由村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民代表三部分构成,负责上传下达、环境提升、政策落实等具体工作。

这种“村——小组——分包联系人——农户”的“一拖四”模式,最大程度实现了村庄单元服务治理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出乡、困难不上交的有序局面,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群众急难愁盼,构筑起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产业、扶贫等各项工作,也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在代玉建的带领下,仅仅过去两年,代庄村就早于全县甩掉贫困帽子。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由其初任支书时的4600元,增长到11300元。之后的几年里,代庄村发展迈入快车道,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零元突破”,到现在达到了247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则达到了2.3万元。

代庄红薯丰收

如今,作为代庄村的一大“发明”,“一拖四”模式不仅在兰考全县得到普及,在全省也作为基层治理先进经验得以推广学习。功不可没的代玉建也因之多了一个身份——代老师。作为焦裕禄干部学院兼职教师,给全国的“同行”传授“一拖四”实战经验。

红薯托底

八零后的代玉建,开对了基层治理的“药方子”。而同为八零后的张世坡,则为当地困难群众找对了科技引领的“好路子”。

张世坡

1984年出生的张世坡,兰考县小宋镇人。他在2016年7月创立的兰考果粮康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220亩,以点带面流转周边乡镇土地1200余亩,同时带动全县发展红薯种植10000余亩。作为兰考县红薯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张世坡的合作社年组织生产销售红薯10000余吨,产值3亿元。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这是焦裕禄书记生前的一句名言,也是张世坡扎根故土发展事业的座右铭。他的合作社与全县6个乡镇700余参与红薯种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保底回收协议,完全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眼下,张世坡正积极申请国家“一村一品”项目,以期通过深加工技术全面解决终端难题,以“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帮助困难群众增加收益。

兰考果粮康种植合作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时代开辟出的新赛道上,除了八零后干部的你追我赶,也越来越多涌现出九零后村干部的矫健身姿。

驻村团干部“转正”记

1992年出生的王世通,在2016年以脱贫攻坚驻村团干部的身份,来到了兰考县仪封镇西二里寨村。时年仅有24岁的王世通,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青春活力投入新的环境。

王世通

“我不是来镀金的!我向乡亲们保证,‘路不修完不走,井不打好不走,灯不安亮不走。’”王世通的承诺,深深感染了淳厚朴实的老乡,也改变了当地群众对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刻板印象,小伙子的干劲和做法,也愈发得到大家的点赞。

春种时,王世通主动请来省农科院辣椒种植专家,到村里现场指导种植。秋收时,积极联系当地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回收。驻村的第二年,村里种植的600亩辣椒收效凸显,全村贫困户每亩增收3500元……由于真抓实干、作风扎实,2019年7月,经仪封镇党委报兰考县委同意后,这位驻村干部正式“转正”,成为了西二里寨村的党支部书记。

王世通带领群众开展环卫行动

“焦书记说过‘蹲下去才能看见蚂蚁’。作为年轻干部,不但要沉下身,更要沉下心。”王世通没有食言,六年多来,他吃住在村室。六年前对群众的承诺,六年后全部兑现。村里新修道路1200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1286棵、架设路灯150盏,打机井16眼,新装变压器2台,还注册了西二里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废旧坑塘壮大村集体经济5.3万元。原先的“软弱涣散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乡风文明”红旗村。

年轻人还是那股子“干劲”

与“外来户”王世通不同,1991年出生的王松,是兰考葡萄家乡赵垛楼村土生土长的村干部。

“我是2019年当选的支书,当时最紧要的问题,是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村两委决定申请省级扶持资金160万元,建设了101座蜜瓜大棚。这个步子迈得确实有点大,部分群众流露出担心,但我非常自信。”王松说,当年焦裕禄书记树立起来的“赵垛楼村干劲”,早就在他们这代年轻人的心里,扎下了历久弥坚的根。

王松

王松的一番话,将时间倒回至1963年秋:

葡萄架乡赵垛楼村在七季绝收的情况下,由焦裕禄书记带领村民战天斗地,硬是实现了“一季翻身”,给国家上交8万公斤余粮。“赵垛楼的干劲”也由此被焦裕禄树为“四面红旗”中的其中一面。

面对群众畏难情绪,王松没有二话,果断带领党员干部率先承包了村集体大棚。他们想尽办法提高蜜瓜产量,扩大销售渠道,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逐年攀升,至去年达到了60万元。同时为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0余个,年发放工资150余万元, 实现每人年增收近万元。

王松和志愿者为建设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从无到有,从有到富,从富到美。眼下的王松正着力将赵垛楼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干劲文化村”,乡村振兴指挥部、红旗馆、图书馆、讲理堂、手工坊等八个乡村景点呼之欲出。

王松说,未来的赵垛楼村,将是集党建示范、干劲文化体验、红色研学、红色文化创意、乡村产学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示范村,“焦书记的精神遗产,和他树立起来的‘赵垛楼村干劲’,不管到啥时候,都是我们的‘魂’。”

(本文特别感谢兰考县委宣传部朱恒等同志鼎力支持,图片由兰考县委宣传部提供)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