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一亩地小麦和玉米年均增产200多公斤,了不起!”今年秋收时节,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瓦店乡国家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当地土肥专家杨占平指着一块耕地说,蚯蚓平均每平方米高达131条,耕层厚度提升11厘米,玉米根系扎根深度52厘米,秸秆甜度达到13.9度……“这都是老党帮我们提升耕地地力的功劳啊!”
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的玉米测产田里也是一样。“同一地块,一边采用老党的技术,一边不用,产量大不相同。”经测产后,当地农技专家朱庆丰给出数据:使用“三土三方”技术的玉米地亩产708公斤,对照组只有579.1公斤,每亩增产129公斤。此外,在黑龙江、新疆、山东等10多个省份,按照老党的技术方案实施后,都陆续传来增产增收的好消息。
老党是谁?
他就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治理土壤系统工程专家,一生扎根泥土,倾心治土,倾情乡土,致力于耕地障碍土壤治理、退化土壤改良、营养失衡土壤平衡这“三块土”的党永富。
科研
党永富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普通农家,兄妹7人,党永富排行老三。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一大家子艰难生活。中学没上完,他便辍学回家,小小年纪就成为家中的劳动力,捡麦穗、掏大粪,拉过毛驴车,做过木匠,摔过砖坯。春荒时节,豫东大地上,树叶和野菜都被人拿来充饥。粮食的重要和对土地的热爱,从小便刻印在党永富的心里。
1989年的一天,在陕西西安工作的哥哥给党永富寄回两袋除草剂,用于给家里庄稼地除草。爱琢磨事的党永富在高兴之余,不禁想:“除草剂这玩意儿厉害,能杀死杂草,但是会不会伤到庄稼?如果发明一种东西,既能除草又不伤庄稼,那就好了。”
自此,党永富暗下决心,要干一番事业。他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划成两块,开始了试验,一半人工除草,一半使用除草剂。秋收时结果出来了,喷洒除草剂的一半地块除草效果不错,但对于庄稼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人工除草的庄稼,基本上都能够正常生长。产量对比差距明显,用过除草剂的那一半庄稼收成差,产量不高,而人工除草的庄稼收成好。
此后几年,党永富把大量资金都投在了农业科研上。1996年,正当他的研究陷入瓶颈时,党永富了解到沈阳化工研究院一位名叫陈昌的教授,在中国化学工业研究领域非常厉害,于是他上门求教。深入交流后,陈昌指点党永富先办一个除草剂生产企业来解决生计,行动派的他随即来到河南西华县筹建除草剂企业。当时,党永富不但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还借了几百万元外债。在考察除草剂生产厂时,党永富被污水横流的景象震惊,还没走进工厂,刺鼻的味道就扑面而来,他心里很难受。“办企业是为了粮食生产,也是为了百姓,开办污染环境的企业等于害人,再赚钱我也不能干!”为此,他痛下决心,毅然关闭了已投资上千万元的企业。
没过多久,陈昌教授也因病突然离世,没有了技术支持,党永富的办企之路就此断绝,大笔资金和前期投入全打了水漂。此刻,他已经倾家荡产,再加上大部分资金都是借来的,党永富破产了。
失败没有击倒党永富,此时家人给了他强有力的支持。为了继续农业科研,为了买书、做实验,党永富把当时全家最值钱的家当——一头母牛,牵出去卖了。
1997年,党永富远赴青海,继续科研。2005年,降解土壤残留除草剂的产品——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问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又过了两年,河南省科技厅邀请李俊贤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党永富的产品效果进行鉴定,一致认为:该产品能够有效消减土壤中残留除草剂药害,把除草剂对农作物的抑制期从7-15天缩短到2-3天,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
世上本没有路,只要坚持走下去就成了路。在研发过程中,党永富总结提炼出治土“三系法”战略,创建了“三土三方”集成技术方案。“‘三土三方’集成技术就是遵照系统理念,突破单一的土壤营养体系,按照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等,为土壤把脉问诊、对症开方。目的就是通过消减土壤中残留障碍,增加土壤中的蚯蚓群体和微生物,提高土壤质量,促进肥料转化率,减少化肥用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党永富说。
“三土三方”中的“三土”,一是除草剂残留积累,不同程度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土壤体系;二是微生物菌群失调的酸土、盐土等退化土壤体系;三是肥料利用率低,有机质含量偏低,不利于作物发挥正常潜力的营养失衡土壤体系。“三方”是“消障、改土、培肥”三种创新型解决方案:一是通过施用氧耐酮降解酶减少土壤残留除草剂残留障碍,改善土壤环境;二是利用炭吸附聚谷氨酸平衡土壤pH值,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四要素功能;三是利用高分子有机水溶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品质。
多年来,扎根土地躬身研究,党永富取得了十几项耕地质量提升相关的发明专利,经过多年实验和推广,党永富的治土方案越来越成熟。除了总结实践经验,他还撰写了《土壤污染与生态治理:农业工程系统建设》《农资次生灾害污染防治原理与应用》等著作。
推广
林州市东姚镇陈仓沟村村民郭五全,多年来以种谷子为生,以自留当地老品种为主,亩产都在300公斤左右。今年5月播种时节,谷子播种后,党永富技术团队找到了郭五全,推广示范“三土三方”技术方案,经过改良土壤后,这一季谷子亩均实收425.21公斤,比对照组亩均增产141.74公斤。这可把郭五全高兴坏了。
2006年春播时节,远在北国粮仓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场,一场出人意料的科技对垒戏剧性地发生了。一边是“草根”专家党永富,一边是来自德国的知名土壤污染治理企业专家,双方都是受邀解决当地“大豆田中残留除草剂,导致不能改茬,而连作产量越来越少”的难题而来。
“你们给我一块田,我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党永富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对当地植保站的负责人林正平保证道:“我一分钱不要,为田地免费治疗。咱们看看到底是德国的技术好,还是中国的技术好。”
金秋时节,庄稼不负有心人,党永富治理的田块焕发生机,让原本不能改茬的大豆田顺利种上了水稻和玉米,秆粗叶茂,穗大粒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而德国公司的田块却稀稀拉拉,没有产出多少粮食。
再到土地里抓一把黑土捏在手里,党永富治理下的土壤松软,而德国公司治理过的土壤还是板结严重,对垒结果一目了然。自此,党永富的治土技术也在黑土地上传开了。
从治理一亩田,到治理百亩,再到治理万亩,因多年过度使用化肥而板结的土地恢复了生机,“三土三方”技术在东三省改造提升黑土地保护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华北平原到东北黑土地,党永富让5600多万亩退化耕地重焕生机,帮助农民解决因土壤残留除草剂造成的改茬轮作障碍。与此同时,党永富和他的技术在国际农业领域也不断得到重视。2014年7月,他被联合国第四届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秘书处邀请,并作重要发言,向世界介绍中国“治土”经验,得到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高度肯定。2014年以来,已经有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巴基斯坦等近30个国家来中国找党永富学习“治土”技术。
在农业科技推广道路上,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更有困难和阻力;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和支持一个“草根”治土专家的情怀。面对质疑和猜忌,党永富从未迟疑,面对阻挠和刁难,党永富从未退缩。
土里生土里长的党永富,对土地一往情深,视土地如生命。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跟土亲跟土近,了解土懂得土,一辈子想的是土,摸的是土,更离不开土。”
在党永富眼里,土壤是一个生命系统,必须尊重生命,尊重土地,善待土地,好土才能种出好庄稼。他把化肥比作是肉,而有机肥才是土地的粗粮和蔬菜,与人一样,大鱼大肉吃多了,土地同样会“生病”。为此,他在郑州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服务老区土壤治理与保护的专门机构——老区土壤医院,目的就是让“生病”的土壤也可以得到全面系统的诊治。
党永富感慨:“我就像山里的一粒松子,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千难万难,狭路逢生,还是要长大的。每当看到丰收的庄稼,这些苦和委屈不算什么,一切都释然了。”
公益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东部支援西部,河南对口支援新疆。
2017年5月-2018年10月,党永富连续两年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推广他的新技术新产品,指导农民对26万亩土地展开化肥减量。在酷暑高温下,党永富戴着草帽站在田里指导农民,当地人劝他回去休息,他却说:“这点儿苦不算啥,季节不等人。”技术推广后,权威专家给出测产鉴定:在化肥减量20%的情况下,小麦增产8%以上,品质也有提升。
2018年以来,党永富带着他的技术,在新疆16个县(市)选取棉花、玉米、小麦、葡萄、哈密瓜等作物广泛开展试验。结果显示,使用党永富研发的有机水溶肥,在化肥减量20%的情况下,各类农作物依然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明显,小麦增产12%,棉花增产8.3%,葡萄增产9.15%,哈密瓜每亩增收2000元。
试验成功后,党永富的技术在全疆推广。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评价:袁隆平是让人吃饱,党永富是让人吃好。
坚持治土30多年,党永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他的足迹遍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省(区),通过土壤治理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约224亿元。在党永富眼里,治土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依托治土造福百姓更是他的使命所在。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多地物流受阻,很多农民都买不到农资,党永富组织企业为河南唐河、确山、西华、鲁山4个革命老区县捐赠了价值600多万元的高分子有机水溶肥专利产品,用于补救20万亩未施苗肥的小麦。夏收后经专家测产,小麦亩均增产10.9%以上。
2021年夏秋,罕见的洪涝灾害袭击河南,全省小麦大面积晚播,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苗情,来年很难丰收。面对这一情况,党永富带领团队马上走进田间地头,用“三土三方”技术,对安阳、西平、商水、西华等灾情较重的22.7万亩小麦进行耕地地力提升。次年6月小麦夏收,经测产和实地验收统计,采用“三土三方”技术的小麦亩均增产22.6%。
除了依靠技术造福百姓,党永富始终奔走在田间地头,为父老乡亲排忧解难。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党永富累计捐款捐物合计1430多万元。
履职
30多年呕心沥血,换来的是土地的勃勃生机,是五谷丰收粮满仓,是一张张乡亲父老的笑脸。党永富从乡镇人大代表一路成为县、市、省和全国人大代表,他说:“这个身份分量重如泰山,不只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
2018年全国两会上,带着两瓶泥土、两簇麦苗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是党永富。《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点位排查与监管的建议》《关于制定化肥减量增效提质标准与监管 切实补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短板的建议》……当年,党永富提交的8条建议,都与土壤相关。
平时沉默寡言的党永富,一说起土地和粮食来,就会滔滔不绝。2019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面对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土代表”党永富娓娓道来,讲述依靠科技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让退化耕地重获新生的故事。他充满深情地说:“每一寸土地都关系着老百姓的饭碗,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人有能力、有技术耕耘好自己的土地,有能力养活自己。”
党永富有个习惯,每次全国两会前后,他都会第一时间到基层到农民中间。2020年5月,他到延津县了解优质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情况,在场的农技人员和种粮农民纷纷表示:“国家有好政策,还有您带来的好技术,我们一定能种好地,多打粮。”
2021年,他先后撰写了关于“过程农业系统建设”“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等方面的议案,提出了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等10项建议。2022年,他提交了“制定植物保护法”“开展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等议案。5年来,他提出议案、建议66件,从化肥农药双减量到农业人才培养,从农业领域立法到农业发展模式改革,从污染土壤治理到粮食收购储藏,党永富始终关注着农业、农村和农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耕耘30多年,党永富做着温饱天下的大事。他与土为生,为土奉献,探索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密码。他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双手捧起泥土,心里牵挂着的是农民。
如今,党永富创建的“三土三方”技术已成为全国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提升耕地地力的“标配”,而他依旧三句话不离治土本行。岁月在他黝黑发亮的国子脸上留下了斧凿刀刻般的纹路,给他平头上增添了一缕缕白发,却没能磨灭他双眼中的坚毅和心中对土地的深爱,“土专家”党永富与土的故事仍在继续……(记者 胡婷婷 肖永亮)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一亩地小麦和玉米年均增产200多公斤,了不起!”今年秋收时节,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瓦店乡国家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当地土肥专家杨占平指着一块耕地说,蚯蚓平均每平方米高达131条,耕层厚度提升11厘米,玉米根系扎根深度52厘米,秸秆甜度达到13.9度……“这都是老党帮我们提升耕地地力的功劳啊!”
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的玉米测产田里也是一样。“同一地块,一边采用老党的技术,一边不用,产量大不相同。”经测产后,当地农技专家朱庆丰给出数据:使用“三土三方”技术的玉米地亩产708公斤,对照组只有579.1公斤,每亩增产129公斤。此外,在黑龙江、新疆、山东等10多个省份,按照老党的技术方案实施后,都陆续传来增产增收的好消息。
老党是谁?
他就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治理土壤系统工程专家,一生扎根泥土,倾心治土,倾情乡土,致力于耕地障碍土壤治理、退化土壤改良、营养失衡土壤平衡这“三块土”的党永富。
科研
党永富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普通农家,兄妹7人,党永富排行老三。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一大家子艰难生活。中学没上完,他便辍学回家,小小年纪就成为家中的劳动力,捡麦穗、掏大粪,拉过毛驴车,做过木匠,摔过砖坯。春荒时节,豫东大地上,树叶和野菜都被人拿来充饥。粮食的重要和对土地的热爱,从小便刻印在党永富的心里。
1989年的一天,在陕西西安工作的哥哥给党永富寄回两袋除草剂,用于给家里庄稼地除草。爱琢磨事的党永富在高兴之余,不禁想:“除草剂这玩意儿厉害,能杀死杂草,但是会不会伤到庄稼?如果发明一种东西,既能除草又不伤庄稼,那就好了。”
自此,党永富暗下决心,要干一番事业。他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划成两块,开始了试验,一半人工除草,一半使用除草剂。秋收时结果出来了,喷洒除草剂的一半地块除草效果不错,但对于庄稼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人工除草的庄稼,基本上都能够正常生长。产量对比差距明显,用过除草剂的那一半庄稼收成差,产量不高,而人工除草的庄稼收成好。
此后几年,党永富把大量资金都投在了农业科研上。1996年,正当他的研究陷入瓶颈时,党永富了解到沈阳化工研究院一位名叫陈昌的教授,在中国化学工业研究领域非常厉害,于是他上门求教。深入交流后,陈昌指点党永富先办一个除草剂生产企业来解决生计,行动派的他随即来到河南西华县筹建除草剂企业。当时,党永富不但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还借了几百万元外债。在考察除草剂生产厂时,党永富被污水横流的景象震惊,还没走进工厂,刺鼻的味道就扑面而来,他心里很难受。“办企业是为了粮食生产,也是为了百姓,开办污染环境的企业等于害人,再赚钱我也不能干!”为此,他痛下决心,毅然关闭了已投资上千万元的企业。
没过多久,陈昌教授也因病突然离世,没有了技术支持,党永富的办企之路就此断绝,大笔资金和前期投入全打了水漂。此刻,他已经倾家荡产,再加上大部分资金都是借来的,党永富破产了。
失败没有击倒党永富,此时家人给了他强有力的支持。为了继续农业科研,为了买书、做实验,党永富把当时全家最值钱的家当——一头母牛,牵出去卖了。
1997年,党永富远赴青海,继续科研。2005年,降解土壤残留除草剂的产品——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问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又过了两年,河南省科技厅邀请李俊贤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党永富的产品效果进行鉴定,一致认为:该产品能够有效消减土壤中残留除草剂药害,把除草剂对农作物的抑制期从7-15天缩短到2-3天,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
世上本没有路,只要坚持走下去就成了路。在研发过程中,党永富总结提炼出治土“三系法”战略,创建了“三土三方”集成技术方案。“‘三土三方’集成技术就是遵照系统理念,突破单一的土壤营养体系,按照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等,为土壤把脉问诊、对症开方。目的就是通过消减土壤中残留障碍,增加土壤中的蚯蚓群体和微生物,提高土壤质量,促进肥料转化率,减少化肥用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党永富说。
“三土三方”中的“三土”,一是除草剂残留积累,不同程度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土壤体系;二是微生物菌群失调的酸土、盐土等退化土壤体系;三是肥料利用率低,有机质含量偏低,不利于作物发挥正常潜力的营养失衡土壤体系。“三方”是“消障、改土、培肥”三种创新型解决方案:一是通过施用氧耐酮降解酶减少土壤残留除草剂残留障碍,改善土壤环境;二是利用炭吸附聚谷氨酸平衡土壤pH值,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四要素功能;三是利用高分子有机水溶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品质。
多年来,扎根土地躬身研究,党永富取得了十几项耕地质量提升相关的发明专利,经过多年实验和推广,党永富的治土方案越来越成熟。除了总结实践经验,他还撰写了《土壤污染与生态治理:农业工程系统建设》《农资次生灾害污染防治原理与应用》等著作。
推广
林州市东姚镇陈仓沟村村民郭五全,多年来以种谷子为生,以自留当地老品种为主,亩产都在300公斤左右。今年5月播种时节,谷子播种后,党永富技术团队找到了郭五全,推广示范“三土三方”技术方案,经过改良土壤后,这一季谷子亩均实收425.21公斤,比对照组亩均增产141.74公斤。这可把郭五全高兴坏了。
2006年春播时节,远在北国粮仓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场,一场出人意料的科技对垒戏剧性地发生了。一边是“草根”专家党永富,一边是来自德国的知名土壤污染治理企业专家,双方都是受邀解决当地“大豆田中残留除草剂,导致不能改茬,而连作产量越来越少”的难题而来。
“你们给我一块田,我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党永富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对当地植保站的负责人林正平保证道:“我一分钱不要,为田地免费治疗。咱们看看到底是德国的技术好,还是中国的技术好。”
金秋时节,庄稼不负有心人,党永富治理的田块焕发生机,让原本不能改茬的大豆田顺利种上了水稻和玉米,秆粗叶茂,穗大粒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而德国公司的田块却稀稀拉拉,没有产出多少粮食。
再到土地里抓一把黑土捏在手里,党永富治理下的土壤松软,而德国公司治理过的土壤还是板结严重,对垒结果一目了然。自此,党永富的治土技术也在黑土地上传开了。
从治理一亩田,到治理百亩,再到治理万亩,因多年过度使用化肥而板结的土地恢复了生机,“三土三方”技术在东三省改造提升黑土地保护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华北平原到东北黑土地,党永富让5600多万亩退化耕地重焕生机,帮助农民解决因土壤残留除草剂造成的改茬轮作障碍。与此同时,党永富和他的技术在国际农业领域也不断得到重视。2014年7月,他被联合国第四届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秘书处邀请,并作重要发言,向世界介绍中国“治土”经验,得到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高度肯定。2014年以来,已经有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巴基斯坦等近30个国家来中国找党永富学习“治土”技术。
在农业科技推广道路上,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更有困难和阻力;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和支持一个“草根”治土专家的情怀。面对质疑和猜忌,党永富从未迟疑,面对阻挠和刁难,党永富从未退缩。
土里生土里长的党永富,对土地一往情深,视土地如生命。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跟土亲跟土近,了解土懂得土,一辈子想的是土,摸的是土,更离不开土。”
在党永富眼里,土壤是一个生命系统,必须尊重生命,尊重土地,善待土地,好土才能种出好庄稼。他把化肥比作是肉,而有机肥才是土地的粗粮和蔬菜,与人一样,大鱼大肉吃多了,土地同样会“生病”。为此,他在郑州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服务老区土壤治理与保护的专门机构——老区土壤医院,目的就是让“生病”的土壤也可以得到全面系统的诊治。
党永富感慨:“我就像山里的一粒松子,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千难万难,狭路逢生,还是要长大的。每当看到丰收的庄稼,这些苦和委屈不算什么,一切都释然了。”
公益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东部支援西部,河南对口支援新疆。
2017年5月-2018年10月,党永富连续两年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推广他的新技术新产品,指导农民对26万亩土地展开化肥减量。在酷暑高温下,党永富戴着草帽站在田里指导农民,当地人劝他回去休息,他却说:“这点儿苦不算啥,季节不等人。”技术推广后,权威专家给出测产鉴定:在化肥减量20%的情况下,小麦增产8%以上,品质也有提升。
2018年以来,党永富带着他的技术,在新疆16个县(市)选取棉花、玉米、小麦、葡萄、哈密瓜等作物广泛开展试验。结果显示,使用党永富研发的有机水溶肥,在化肥减量20%的情况下,各类农作物依然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明显,小麦增产12%,棉花增产8.3%,葡萄增产9.15%,哈密瓜每亩增收2000元。
试验成功后,党永富的技术在全疆推广。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评价:袁隆平是让人吃饱,党永富是让人吃好。
坚持治土30多年,党永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他的足迹遍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省(区),通过土壤治理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约224亿元。在党永富眼里,治土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依托治土造福百姓更是他的使命所在。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多地物流受阻,很多农民都买不到农资,党永富组织企业为河南唐河、确山、西华、鲁山4个革命老区县捐赠了价值600多万元的高分子有机水溶肥专利产品,用于补救20万亩未施苗肥的小麦。夏收后经专家测产,小麦亩均增产10.9%以上。
2021年夏秋,罕见的洪涝灾害袭击河南,全省小麦大面积晚播,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苗情,来年很难丰收。面对这一情况,党永富带领团队马上走进田间地头,用“三土三方”技术,对安阳、西平、商水、西华等灾情较重的22.7万亩小麦进行耕地地力提升。次年6月小麦夏收,经测产和实地验收统计,采用“三土三方”技术的小麦亩均增产22.6%。
除了依靠技术造福百姓,党永富始终奔走在田间地头,为父老乡亲排忧解难。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党永富累计捐款捐物合计1430多万元。
履职
30多年呕心沥血,换来的是土地的勃勃生机,是五谷丰收粮满仓,是一张张乡亲父老的笑脸。党永富从乡镇人大代表一路成为县、市、省和全国人大代表,他说:“这个身份分量重如泰山,不只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
2018年全国两会上,带着两瓶泥土、两簇麦苗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是党永富。《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点位排查与监管的建议》《关于制定化肥减量增效提质标准与监管 切实补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短板的建议》……当年,党永富提交的8条建议,都与土壤相关。
平时沉默寡言的党永富,一说起土地和粮食来,就会滔滔不绝。2019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面对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土代表”党永富娓娓道来,讲述依靠科技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让退化耕地重获新生的故事。他充满深情地说:“每一寸土地都关系着老百姓的饭碗,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人有能力、有技术耕耘好自己的土地,有能力养活自己。”
党永富有个习惯,每次全国两会前后,他都会第一时间到基层到农民中间。2020年5月,他到延津县了解优质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情况,在场的农技人员和种粮农民纷纷表示:“国家有好政策,还有您带来的好技术,我们一定能种好地,多打粮。”
2021年,他先后撰写了关于“过程农业系统建设”“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等方面的议案,提出了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等10项建议。2022年,他提交了“制定植物保护法”“开展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等议案。5年来,他提出议案、建议66件,从化肥农药双减量到农业人才培养,从农业领域立法到农业发展模式改革,从污染土壤治理到粮食收购储藏,党永富始终关注着农业、农村和农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耕耘30多年,党永富做着温饱天下的大事。他与土为生,为土奉献,探索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密码。他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双手捧起泥土,心里牵挂着的是农民。
如今,党永富创建的“三土三方”技术已成为全国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提升耕地地力的“标配”,而他依旧三句话不离治土本行。岁月在他黝黑发亮的国子脸上留下了斧凿刀刻般的纹路,给他平头上增添了一缕缕白发,却没能磨灭他双眼中的坚毅和心中对土地的深爱,“土专家”党永富与土的故事仍在继续……(记者 胡婷婷 肖永亮)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