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百家讲坛主讲人中,他是唯一教过小学、中学、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教师。他还是教过中小学除体育课外所有课程包括音乐课的教师。
他曾 41 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躬耕于教育,却在 61 岁已过耳顺之年一夜成名。他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学领域的研究,在讲座中舌灿莲花金句频出,民间自发追捧他为“最学术”的主讲人。
12 月 10 日,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携少儿新作《读史记,成大器》现身北京DT51Rendezvous,与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面对面分享读史心得。“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王立群说。
活动现场
走出“海选”上讲坛,读《史记》家喻户晓
41 年前,20 岁的王立群参加了高考,虽然自我感觉考得很好,但由于政审的原因,他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在小学教书 7 年之后,又在一所中学度过了 7 年时光。
1977 年,恢复高考的消息让无数人激动难安,但是命运之神似乎并不眷顾32 岁的王立群。按当时的规定。超过 30 岁的考生必须是 1966、1967、1968三届的高中生,因为这三届没有参加过高考。王立群是 1965 年毕业的高中生,参加过高考,不符合报考条件,错失了高考机会。
上帝在哪儿关上门,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开扇窗。开封师范学院,就是王立群现今所在的河南大学前身,1978 年恢复招研究生,同等学力可以报考。王立群决心考研,就近报考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这本是一个冷僻的学科,王立群绝对想不到日后还会出名。他只想进大学读书,借此改变命运。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难很多,一是工作繁忙,二是没学过大学课程,三是没有教材。“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我高中时代学的是俄语,丢了 14 年,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王立群说。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过关了。
1982 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 24年,他由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
2005 年,”百家讲坛“正在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王立群刚从北京出差回来,一大早赶回学校非常疲劳,他请求第一个讲,早讲完好回家睡觉。当天,他讲的是《鸿门宴》,平时给学生上课不知讲过多少遍了,所以张口就来,15 分钟时间,背着原文,边背边讲,凭着对项羽的独到解读,他胜出了。
从 1965 年高中毕业到 2005 年踏入“百家讲坛“,这条路,王立群整整走了 41 年。《史记》成就了王立群 41 年的人生。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转折点。2011 年,在”百家讲坛“中讲《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他的幽默风格将人们深深吸引,一举成名。
耗时3年专为孩子写作的《史记》读本
《读史记,成大器》是王立群教授专门为孩子写作的《史记》读本。“我花了三年时间,选取了《史记》中有代表性的60个人物故事,故事的排序基本以主要人物在世的时间为序,以便读者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位置形成大致的定位,避免形成人物的时序错位。在人物取舍上兼顾孩子的理解,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人物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同时兼顾每个故事详略得当。”王立群介绍说。
这套书不是据《史记》中的某一篇进行翻译,而是广泛占有材料:一是将《史记》一书中的相关编目的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二是打通《史记》与《左传》《战国策》等书籍中的相关文献,相互印证,让孩子对真实的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阅读视角,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第三册“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主要依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赵世家》三篇来写。《史记·赵世家》只对赵括的生平一笔带过,王立群教授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蔺相如、赵奢、赵括母亲的视角对赵括的“纸上谈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又从战场上,以敌方的视角对赵括的行军作战进行了描写。
而在故事的最后,王立群教授对赵括的故事进行了独到的点评,他从当时赵国的经济形势、赵国的战争环境、赵国的外交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点拨读者对于赵括的重新思考,这既是一种客观独立的思考,也是研读《史记》近半个世纪的水到渠成,更是一种对读者的认真负责。
第二册中的“赵氏孤儿”是依据《史记·晋世家》《史记·赵世家》和《左传》材料而写,王立群教授向读者说明了“赵氏孤儿”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大家熟知的赵氏门客程婴,用“狸猫换太子之计”救下赵氏孤儿,并假装投降赵氏仇敌,忍辱负重将赵氏孤儿养大。第二个版本是赵氏孤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借助其弟弟晋景公的势力,争夺赵氏集团内部权力。而第二个版本也是和《左传》中记载的“赵氏孤儿”事件相一致,两本史书相互佐证,内容全面。
市场上很多图书只写人物的片段,而王立群教授则写人物的一生。比如写韩信就把韩信全部的重要事件,比如少年时穷困潦倒,怎么出道,怎么成名,怎么错失机会,最后关头又如何做了错误的决定,一直到后来被杀的全过程都讲了。把韩信完整的一生都概括了。
“《史记》里的这些人物有先失败后成功的、有大器晚成的、有忍辱负重的、有先成功后失败的……他们都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通过这些故事在潜移默化中磨砺孩子的人生,让孩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文化自信。”
王立群教授
在活动现场,王立群教授从写作背景、孩子为什么读《史记》、向《史记》学什么等方面,辅以《史记》作品中经典人物生动鲜活的案例,向读者们分享了《读史记,成大器》这套书。
“我写这套书以文学的角度讲历史,每个故事的最后一节都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比如晋文公称霸最后一节既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还总结了晋文公这个人物:‘回顾晋文公一生,前三分之二的人生,几乎都是历史的空白,即便是有那么一点点记录,也是别人的陪衬。后三分之一的人生,则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创造了人生的绚烂。如果让晋文公为大器晚成代言,恐怕没人会反对。’‘这中间,多少坎坷,多少磨难,尽付于一个晚字中,不堪回首,不愿回想。所有的大器晚成,都是凤凰涅槃,都是浴火重生,都是努力坚持之后的水到渠成。’”
活动现场合影。
他还告诉读者:“阅读《史记》,能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史记》能告诉我们,我们是怎么来的;《史记》也能告诉我们,我们该如何生活在当下;《史记》还能告诉我们,我们怎样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据悉,《读史记,成大器》入选了第 31 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少儿阅读节百种优秀图书“,上市不到一年已经销售超 30 万册。
南都专访王立群
南都:这套书名叫《读史记,成大器》,应该怎么理解“成大器”这个说法?
王立群:“成大器”用到这个书里的意思,就是成就一番大的事业。通过读《史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我主要还是想让大家通过读史,更能够了解社会,了解历史,这很重要。毕竟孩子们阅读量有限,精力也有限,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主要还是靠阅读。通过读《史记》,来提高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民族的能力。
南都:您认为多大的小朋友可以开始读《史记》?《史记》这种几千年前的故事,怎么才能够打动现在的孩子?
王立群:《史记》的故事写的虽然是几千年前的事儿,但它蕴含的道理和当代社会是相通的。无论是古代社会也好,当代社会也好,主体都是人。人就会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们主要通过认识各色各样的人,来了解这个社会。古人和今人虽然隔了两三千年,但人的本性没有太大的变化。
至于几岁开始读《史记》,要看孩子的识字能力。如果识字能力比较强,那么她阅读的时间就比较早。识字能力弱一点,阅读的时间就晚一点。我在写《读史记,成大器》的时候,也考虑到尽量不用生僻的字,让孩子们能够尽早地自主阅读。另外,这本书对家长也很有用,《史记》对有些家长来说是“学习”,对有些家长来说是“复习”。我是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把它读完。因为如果说小学阶段不能够读,到了中学压力比较大,再读这本书时间就不会那么宽裕了。
南都:因为面向青年少年读者,除了刚才说到的尽量少用生僻字,您在写这部书的时候还有哪些特殊的考虑?
王立群:我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条,要史料可靠,我写的内容必须是可靠的。第二,我希望文字优美。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本来就是文学著作,我也应该写得富有文学色彩。第三点,我希望给孩子们一个价值导向,如何评判这件事,如何评判这个人?孩子们不一定是有价值判断的,我们在史料可靠、文字优美的基础上,给他们一个认识、评价人和事物的一个恰当的视角,这一点很重要,这是直接影响三观的。
南都:您也是在少年时期接触到《史记》这部典籍的吗?
王立群:我的少年时期读书比较杂。在一个小城市开封,开封市图书馆允许小学生办借书证。家里没有那么多书,我就在市图书馆借各种各样的书看。真正读《史记》应该是1966年,我们学校图书室藏有《史记》,当时小学生也不太懂,看它是繁体字,竖排,认为它是不好的东西,就把它从图书馆扔到操场里。我在学校做大队辅导员,住在学校里,就把它捡回来保存起来。整整十年,这本《史记》一直保存在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部。我边工作,边阅读。那是我最早阅读《史记》。1979年我考上研究生,老师再让读《史记》,而且是读繁体字、竖排,没有句读的版本,要自己断句,那时候阅读的要求就高多了。
南都:对于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你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怎么去处理的?
王立群:确实有一些话题是有争议的。比如说,秦始皇的生父是谁?在《史记》的《吕不韦列传》里,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在《秦始皇本纪》里,秦始皇的生父就是秦庄襄王异人。司马迁写了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说法对?再比如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司马相如到底是骗婚,还是两人一见钟情?《史记》《汉书》里都写得很清楚。后来怎么会演变成才子佳人的故事?这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这里面涉及文学的传播对历史故事的改变。人们既需要了解历史的真相,也需要完成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我在书里对两种流传的版本都解释,都认可。这就是文学本身在传播的过程中间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能那个真的倒失传了,倒是那个演绎的版本,现在广为流传。
南都:您在百家讲坛上的讲座特别接地气,一点也没有学者的架子,内容也不艰深枯燥,反而十分幽默风趣,这种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王立群:我讲《史记》一讲讲了十年。“百家讲坛”的讲法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平时上课怎么讲,到讲坛上还是怎么讲。因为我教的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每个学期我要给学生讲两汉散文,包括政治散文、历史散文,历史散文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除了概论,还要讲具体篇章。所以那时候就是用文学的手法去讲历史人物,包括项羽、刘邦、秦始皇、汉武帝。“百家讲堂”去选人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讲,上了“百家讲坛”还是这样讲。因为有讲课的底子,过渡起来相对容易。
当然我也会上网。我有抖音账号,将近190万粉丝,有快手账号,将近100万粉丝,有新浪微博,106万粉丝,也有视频号、今日头条号。这些都是我自己打理。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百家讲坛主讲人中,他是唯一教过小学、中学、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教师。他还是教过中小学除体育课外所有课程包括音乐课的教师。
他曾 41 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躬耕于教育,却在 61 岁已过耳顺之年一夜成名。他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学领域的研究,在讲座中舌灿莲花金句频出,民间自发追捧他为“最学术”的主讲人。
12 月 10 日,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携少儿新作《读史记,成大器》现身北京DT51Rendezvous,与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面对面分享读史心得。“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王立群说。
活动现场
走出“海选”上讲坛,读《史记》家喻户晓
41 年前,20 岁的王立群参加了高考,虽然自我感觉考得很好,但由于政审的原因,他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在小学教书 7 年之后,又在一所中学度过了 7 年时光。
1977 年,恢复高考的消息让无数人激动难安,但是命运之神似乎并不眷顾32 岁的王立群。按当时的规定。超过 30 岁的考生必须是 1966、1967、1968三届的高中生,因为这三届没有参加过高考。王立群是 1965 年毕业的高中生,参加过高考,不符合报考条件,错失了高考机会。
上帝在哪儿关上门,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开扇窗。开封师范学院,就是王立群现今所在的河南大学前身,1978 年恢复招研究生,同等学力可以报考。王立群决心考研,就近报考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这本是一个冷僻的学科,王立群绝对想不到日后还会出名。他只想进大学读书,借此改变命运。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难很多,一是工作繁忙,二是没学过大学课程,三是没有教材。“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我高中时代学的是俄语,丢了 14 年,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王立群说。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过关了。
1982 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 24年,他由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
2005 年,”百家讲坛“正在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王立群刚从北京出差回来,一大早赶回学校非常疲劳,他请求第一个讲,早讲完好回家睡觉。当天,他讲的是《鸿门宴》,平时给学生上课不知讲过多少遍了,所以张口就来,15 分钟时间,背着原文,边背边讲,凭着对项羽的独到解读,他胜出了。
从 1965 年高中毕业到 2005 年踏入“百家讲坛“,这条路,王立群整整走了 41 年。《史记》成就了王立群 41 年的人生。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转折点。2011 年,在”百家讲坛“中讲《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他的幽默风格将人们深深吸引,一举成名。
耗时3年专为孩子写作的《史记》读本
《读史记,成大器》是王立群教授专门为孩子写作的《史记》读本。“我花了三年时间,选取了《史记》中有代表性的60个人物故事,故事的排序基本以主要人物在世的时间为序,以便读者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位置形成大致的定位,避免形成人物的时序错位。在人物取舍上兼顾孩子的理解,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人物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同时兼顾每个故事详略得当。”王立群介绍说。
这套书不是据《史记》中的某一篇进行翻译,而是广泛占有材料:一是将《史记》一书中的相关编目的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二是打通《史记》与《左传》《战国策》等书籍中的相关文献,相互印证,让孩子对真实的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阅读视角,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第三册“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主要依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赵世家》三篇来写。《史记·赵世家》只对赵括的生平一笔带过,王立群教授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蔺相如、赵奢、赵括母亲的视角对赵括的“纸上谈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又从战场上,以敌方的视角对赵括的行军作战进行了描写。
而在故事的最后,王立群教授对赵括的故事进行了独到的点评,他从当时赵国的经济形势、赵国的战争环境、赵国的外交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点拨读者对于赵括的重新思考,这既是一种客观独立的思考,也是研读《史记》近半个世纪的水到渠成,更是一种对读者的认真负责。
第二册中的“赵氏孤儿”是依据《史记·晋世家》《史记·赵世家》和《左传》材料而写,王立群教授向读者说明了“赵氏孤儿”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大家熟知的赵氏门客程婴,用“狸猫换太子之计”救下赵氏孤儿,并假装投降赵氏仇敌,忍辱负重将赵氏孤儿养大。第二个版本是赵氏孤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借助其弟弟晋景公的势力,争夺赵氏集团内部权力。而第二个版本也是和《左传》中记载的“赵氏孤儿”事件相一致,两本史书相互佐证,内容全面。
市场上很多图书只写人物的片段,而王立群教授则写人物的一生。比如写韩信就把韩信全部的重要事件,比如少年时穷困潦倒,怎么出道,怎么成名,怎么错失机会,最后关头又如何做了错误的决定,一直到后来被杀的全过程都讲了。把韩信完整的一生都概括了。
“《史记》里的这些人物有先失败后成功的、有大器晚成的、有忍辱负重的、有先成功后失败的……他们都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通过这些故事在潜移默化中磨砺孩子的人生,让孩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文化自信。”
王立群教授
在活动现场,王立群教授从写作背景、孩子为什么读《史记》、向《史记》学什么等方面,辅以《史记》作品中经典人物生动鲜活的案例,向读者们分享了《读史记,成大器》这套书。
“我写这套书以文学的角度讲历史,每个故事的最后一节都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比如晋文公称霸最后一节既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还总结了晋文公这个人物:‘回顾晋文公一生,前三分之二的人生,几乎都是历史的空白,即便是有那么一点点记录,也是别人的陪衬。后三分之一的人生,则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创造了人生的绚烂。如果让晋文公为大器晚成代言,恐怕没人会反对。’‘这中间,多少坎坷,多少磨难,尽付于一个晚字中,不堪回首,不愿回想。所有的大器晚成,都是凤凰涅槃,都是浴火重生,都是努力坚持之后的水到渠成。’”
活动现场合影。
他还告诉读者:“阅读《史记》,能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史记》能告诉我们,我们是怎么来的;《史记》也能告诉我们,我们该如何生活在当下;《史记》还能告诉我们,我们怎样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据悉,《读史记,成大器》入选了第 31 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少儿阅读节百种优秀图书“,上市不到一年已经销售超 30 万册。
南都专访王立群
南都:这套书名叫《读史记,成大器》,应该怎么理解“成大器”这个说法?
王立群:“成大器”用到这个书里的意思,就是成就一番大的事业。通过读《史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我主要还是想让大家通过读史,更能够了解社会,了解历史,这很重要。毕竟孩子们阅读量有限,精力也有限,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主要还是靠阅读。通过读《史记》,来提高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民族的能力。
南都:您认为多大的小朋友可以开始读《史记》?《史记》这种几千年前的故事,怎么才能够打动现在的孩子?
王立群:《史记》的故事写的虽然是几千年前的事儿,但它蕴含的道理和当代社会是相通的。无论是古代社会也好,当代社会也好,主体都是人。人就会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们主要通过认识各色各样的人,来了解这个社会。古人和今人虽然隔了两三千年,但人的本性没有太大的变化。
至于几岁开始读《史记》,要看孩子的识字能力。如果识字能力比较强,那么她阅读的时间就比较早。识字能力弱一点,阅读的时间就晚一点。我在写《读史记,成大器》的时候,也考虑到尽量不用生僻的字,让孩子们能够尽早地自主阅读。另外,这本书对家长也很有用,《史记》对有些家长来说是“学习”,对有些家长来说是“复习”。我是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把它读完。因为如果说小学阶段不能够读,到了中学压力比较大,再读这本书时间就不会那么宽裕了。
南都:因为面向青年少年读者,除了刚才说到的尽量少用生僻字,您在写这部书的时候还有哪些特殊的考虑?
王立群:我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条,要史料可靠,我写的内容必须是可靠的。第二,我希望文字优美。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本来就是文学著作,我也应该写得富有文学色彩。第三点,我希望给孩子们一个价值导向,如何评判这件事,如何评判这个人?孩子们不一定是有价值判断的,我们在史料可靠、文字优美的基础上,给他们一个认识、评价人和事物的一个恰当的视角,这一点很重要,这是直接影响三观的。
南都:您也是在少年时期接触到《史记》这部典籍的吗?
王立群:我的少年时期读书比较杂。在一个小城市开封,开封市图书馆允许小学生办借书证。家里没有那么多书,我就在市图书馆借各种各样的书看。真正读《史记》应该是1966年,我们学校图书室藏有《史记》,当时小学生也不太懂,看它是繁体字,竖排,认为它是不好的东西,就把它从图书馆扔到操场里。我在学校做大队辅导员,住在学校里,就把它捡回来保存起来。整整十年,这本《史记》一直保存在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部。我边工作,边阅读。那是我最早阅读《史记》。1979年我考上研究生,老师再让读《史记》,而且是读繁体字、竖排,没有句读的版本,要自己断句,那时候阅读的要求就高多了。
南都:对于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你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怎么去处理的?
王立群:确实有一些话题是有争议的。比如说,秦始皇的生父是谁?在《史记》的《吕不韦列传》里,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在《秦始皇本纪》里,秦始皇的生父就是秦庄襄王异人。司马迁写了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说法对?再比如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司马相如到底是骗婚,还是两人一见钟情?《史记》《汉书》里都写得很清楚。后来怎么会演变成才子佳人的故事?这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这里面涉及文学的传播对历史故事的改变。人们既需要了解历史的真相,也需要完成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我在书里对两种流传的版本都解释,都认可。这就是文学本身在传播的过程中间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能那个真的倒失传了,倒是那个演绎的版本,现在广为流传。
南都:您在百家讲坛上的讲座特别接地气,一点也没有学者的架子,内容也不艰深枯燥,反而十分幽默风趣,这种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王立群:我讲《史记》一讲讲了十年。“百家讲坛”的讲法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平时上课怎么讲,到讲坛上还是怎么讲。因为我教的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每个学期我要给学生讲两汉散文,包括政治散文、历史散文,历史散文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除了概论,还要讲具体篇章。所以那时候就是用文学的手法去讲历史人物,包括项羽、刘邦、秦始皇、汉武帝。“百家讲堂”去选人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讲,上了“百家讲坛”还是这样讲。因为有讲课的底子,过渡起来相对容易。
当然我也会上网。我有抖音账号,将近190万粉丝,有快手账号,将近100万粉丝,有新浪微博,106万粉丝,也有视频号、今日头条号。这些都是我自己打理。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