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习近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
“甲骨文研究经历了120多年发展,就在10多年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还没有兴起的时候,研究进入瓶颈期……”12月25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刘浩告诉记者,“认出一字,奖励十万”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学问的艰深与重要性,唤起大众考释甲骨文的热情,激励更多人参与古文字研究。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大门前的甲骨碑林,游客从铜制甲骨片上寻找“鼎喵喵”的甲骨文原型。本报资料图片
我们为什么不惜一字“千金”,也要破译甲骨文?
“破译甲骨文有助于重建和完善商朝史。”刘浩认为,从历史的宏观来说,甲骨文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都邑,将我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将近1000年。“破译殷商甲骨文,会极大地推动古代历史文化脉络传承的研究。”刘浩说。
商代留给后人的史料有限,而甲骨文上的信息恰恰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商代时事和生活,主要是商王室及贵族的占卜记录,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刘浩解释:“我们从甲骨文中知道,几千年前,黄河中下游还有象群存在,当时已经出现了黍、麦、稻、豆等‘六谷’,商代人吃什么、穿什么。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部最原始的商代史书,可以据此追溯中国上古史的未知。”
在甲骨文发现及研究之前,商朝仅见于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但因没有实证,在近代颇受质疑,许多学者都怀疑商朝的存在。“甲骨文里记载了很多商王的名号,有些名号成序列,可恢复出商王世系。王国维等学者利用这些材料,证实了《史记》所记商王世系大体可信,证实了商王朝的真实存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峰也认为,甲骨文具有文化属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破译甲骨文还有助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看来,甲骨文一方面展示了3000多年前汉字的原始面貌,让现代人甚至比东汉文字学名家许慎更清楚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形态,并纠正了2000多年来汉字字形结构分析的一些错误;同时,甲骨文能够更好地帮助研究者寻找汉字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
黄德宽形象地比喻说:“文字的内在规定性很强,它内部可以分成一个个‘家族’。我们找到了相关字的‘老祖宗’,然后便能分析出它是如何派生出其他字的。”
甲骨文“秋”字。
对此,刘浩也举例说,比如“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字形为上面一个蟋蟀,下面是火,虫以鸣秋,蟋蟀成熟,齐声鸣叫的时候,就是秋天到了;小篆字形基本有“禾+火+龟”和简化字形“禾+火”两种,因为“龟”繁体字形太难写省略掉,逐步确定为字形“秋”,有时“火”写在左边,有时写在右边;隶书字形延续小篆;楷书字形更加规整统一,写作“秋”。
“殷商甲骨文的造字系统凝聚了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杰出智慧,全面破译甲骨文,将找到中华史前文明的文字密码。”黄德宽说,虽然甲骨文研究已过百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是认字,二是片数,三是断代。
甲骨文破译之路依然艰难且漫长。但再难,我们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习近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
“甲骨文研究经历了120多年发展,就在10多年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还没有兴起的时候,研究进入瓶颈期……”12月25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刘浩告诉记者,“认出一字,奖励十万”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学问的艰深与重要性,唤起大众考释甲骨文的热情,激励更多人参与古文字研究。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大门前的甲骨碑林,游客从铜制甲骨片上寻找“鼎喵喵”的甲骨文原型。本报资料图片
我们为什么不惜一字“千金”,也要破译甲骨文?
“破译甲骨文有助于重建和完善商朝史。”刘浩认为,从历史的宏观来说,甲骨文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都邑,将我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将近1000年。“破译殷商甲骨文,会极大地推动古代历史文化脉络传承的研究。”刘浩说。
商代留给后人的史料有限,而甲骨文上的信息恰恰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商代时事和生活,主要是商王室及贵族的占卜记录,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刘浩解释:“我们从甲骨文中知道,几千年前,黄河中下游还有象群存在,当时已经出现了黍、麦、稻、豆等‘六谷’,商代人吃什么、穿什么。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部最原始的商代史书,可以据此追溯中国上古史的未知。”
在甲骨文发现及研究之前,商朝仅见于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但因没有实证,在近代颇受质疑,许多学者都怀疑商朝的存在。“甲骨文里记载了很多商王的名号,有些名号成序列,可恢复出商王世系。王国维等学者利用这些材料,证实了《史记》所记商王世系大体可信,证实了商王朝的真实存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峰也认为,甲骨文具有文化属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破译甲骨文还有助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看来,甲骨文一方面展示了3000多年前汉字的原始面貌,让现代人甚至比东汉文字学名家许慎更清楚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形态,并纠正了2000多年来汉字字形结构分析的一些错误;同时,甲骨文能够更好地帮助研究者寻找汉字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
黄德宽形象地比喻说:“文字的内在规定性很强,它内部可以分成一个个‘家族’。我们找到了相关字的‘老祖宗’,然后便能分析出它是如何派生出其他字的。”
甲骨文“秋”字。
对此,刘浩也举例说,比如“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字形为上面一个蟋蟀,下面是火,虫以鸣秋,蟋蟀成熟,齐声鸣叫的时候,就是秋天到了;小篆字形基本有“禾+火+龟”和简化字形“禾+火”两种,因为“龟”繁体字形太难写省略掉,逐步确定为字形“秋”,有时“火”写在左边,有时写在右边;隶书字形延续小篆;楷书字形更加规整统一,写作“秋”。
“殷商甲骨文的造字系统凝聚了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杰出智慧,全面破译甲骨文,将找到中华史前文明的文字密码。”黄德宽说,虽然甲骨文研究已过百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是认字,二是片数,三是断代。
甲骨文破译之路依然艰难且漫长。但再难,我们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