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6月7日,在省档案馆社会开放活动上,孩子在查阅电子信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核心提示
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从6月1日至14日,全省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积极参与今年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围绕“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主题,生动讲述新时代档案故事,充分展现新时代档案行业风采。在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全省各级档案馆,体验档案文化,重温城市记忆。
走进档案馆 感知档案文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档案资料比书更真实,当我看到河南省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的消息时,很激动。”6月7日,在省档案馆参加社会开放活动的郑州市民孙女士说道。
6月1日至7日,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河南省档案馆面向群众举办首届社会开放活动。
省档案馆办公室主任孙霞介绍,为保证群众尤其是手机操作使用不便的中小学生和老年人获知本次活动信息,省档案馆与所在辖区教文体局、街道办事处、高校院办等逐一进行联络,通报活动信息、说明活动内容、发送宣传海报,赢得了广泛支持,社会知晓面进一步扩大。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解答活动咨询、统筹安排团体参观,进行多轮活动彩排和应急处置演练。
“报名过程中,不少群众反映预约场次已满,希望增开新场次。”孙霞告诉记者,“我们在保证观展效果的同时,多部门联动,快速协调增开12场次,充分满足更多群众的观展需求。”
5月20日,河南省档案馆社会开放活动预约平台正式上线,社会开放活动的7天时间里共举办观展活动42场,活动周总参与人数达1751人,相当于2023年全年省档案馆接待参观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其中通过个人预约、“散客拼团”新方式组织观展有19场,报名参与人数达883人。
“通过本次活动,为省档案馆有序开放个人观展积累了实践经验、锻炼了组织能力、培养了工作队伍,同时有效拓展了省档案馆宣传工作的辐射面和纵深度,切实增强了档案馆工作影响力和吸引力。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总结本次活动经验,探索内容更加丰富的社会开放活动,让更多群众走进档案馆,感受档案文化。”孙霞表示。
6月7日,孩子们在省档案馆内参观。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开封
一块屏 让档案“活”起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史长来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青竹
黑白的历史照片、厚重的文件资料……在历史的深处,每一份档案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讲述着过往的辉煌与变迁。
6月7日,开封市以“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为主题,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用“活”档案,讲“活”历史,将厚重的档案资料以新手段呈现,让市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聆听档案背后的故事,感受开封发展的新变化。
活动现场,图文并茂的展板、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为了让档案更加“鲜活”,开封市档案部门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公益短信推送、创意“档案馆打卡”、多媒体、在线问答、“线上+线下”互动竞猜等多种形式,实现档案宣传的多元化、互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让档案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档案故事的聆听者与传播者。
“通过现场观看展板及短视频,我深刻感受到了档案的重要性。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不仅记录了开封的历史,也见证了我们的发展。作为开封人,我为自己的城市感到骄傲和自豪。”活动现场,市民张先生表示。
开封市档案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宣传活动按照“分县区、分专题、分时段”的策略,精准宣传档案工作,普及档案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提升档案文化的影响力,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各个领域,真正做到让档案“活”起来、“热”起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郑州
一条路成就一座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6月7日,郑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徐海峰向记者展示了馆内珍藏的“修建卢汉铁路”奏折。这份文献,宛如一扇时空之门,带领大家穿越回一个多世纪前。
奏折上,张之洞的字迹苍劲有力。1889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怀揣着强国富民之志,向清廷呈上一份奏折。奏折中,他主张修建从卢沟桥至汉口的铁路(即京汉铁路),旨在贯通南北,加强经济联系,并提出了详尽的规划与构想。
奏折呈交之前,张之洞深入各地考察,详细了解民情、地形等实际情况。张之洞的一纸奏折,不仅在中国铁路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郑州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通车,郑州成为中国铁路上的重要节点。火车的汽笛声在这片大地上响起,时代的“巨兽”沿着铁轨向前奔驰,将郑州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铁路的开通,郑州的商业、工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崛起成为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
时光荏苒。如今的郑州,已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实现了河南“市市通高铁”。这张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承东启西、连南贯北,1小时覆盖全省省辖市,2小时连通京津冀及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全国主要经济区,极大提升了郑州的枢纽地位。
洛阳
一朵花开芳华流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6月8日,记者走进洛阳市档案馆,追寻属于洛阳记忆的一路生“花”。
时光回溯到1982年9月21日。这一天,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定为洛阳市“市花”,并在每年4月举办牡丹花会。
“1983年4月15日,首届洛阳牡丹花会在王城公园举行开幕式。”洛阳市档案馆保管鉴定利用科副科长樊苗苗介绍,2008年6月,洛阳牡丹花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文化部批准,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洛阳市档案馆保存有关牡丹文化节的文书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和图书资料,记录历届洛阳牡丹花会盛况和牡丹文化节的发展历程,洛城芳华就流淌在这些档案记录的岁月中。
从1983年至今,洛阳牡丹文化节已成功举办41届,成为集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演绎出“城是一朵花,花是一座城”的花城佳话。
“洛阳深挖牡丹文化,用情讲好牡丹故事,按照‘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让‘国花牡丹’‘盛世隋唐’交相辉映。”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同志介绍,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市共计接待游客1016.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8.44亿元。
借助牡丹文化节平台,洛阳牡丹“入馔”“入饮”“入妆”;牡丹“下乡”,扮靓河洛乡村,搞活乡村经济;牡丹“触网”,牡丹盆花、鲜切花从“云端”走向千家万户,新时代的“牡丹之歌”更加响亮。
信阳
一张网让查询更便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子耀 通讯员 冯文俊
6月7日,在信阳市档案馆中心机房,工作人员金梦正在登录馆藏档案管理平台,只见她输入“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相关档案信息。
“只要是馆藏档案,输入关键词,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搜索到。”金梦说,“这是我们大力加强数字化建设结出的硕果。如今,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已达99.2%,5秒内即可看到搜索结果。”
近年来,随着信阳市发展步伐持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记忆”摆放在了信阳市档案馆的玻璃窗内。目前,档案馆内已有197万件档案,涵盖信阳市红色历史、绿色发展、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需要查询时一件件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信阳市档案馆馆长孟宪伟说。
2013年,信阳市档案馆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三网四库四平台”为基础的数字档案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打造了红色档案、脱贫攻坚档案、“十大战略”档案等20个专题资源库,构建了上下左右贯通的服务网络,满足数字档案多元化服务需求。
6月6日,涵盖信阳百年宣传工作发展历程的《信阳宣传志》首发,书中大量的素材来源于信阳市档案馆。“得益于数字化建设,前期档案搜索工作节省很多时间。”信阳市档案馆办公室主任田红说。
依托良好的信息化建设,信阳市档案馆先后创建为“河南省示范数字档案馆”和“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档案信息化是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孟宪伟说,“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从档案资源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上作出新贡献。”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6月7日,在省档案馆社会开放活动上,孩子在查阅电子信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核心提示
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从6月1日至14日,全省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积极参与今年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围绕“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主题,生动讲述新时代档案故事,充分展现新时代档案行业风采。在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全省各级档案馆,体验档案文化,重温城市记忆。
走进档案馆 感知档案文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档案资料比书更真实,当我看到河南省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的消息时,很激动。”6月7日,在省档案馆参加社会开放活动的郑州市民孙女士说道。
6月1日至7日,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河南省档案馆面向群众举办首届社会开放活动。
省档案馆办公室主任孙霞介绍,为保证群众尤其是手机操作使用不便的中小学生和老年人获知本次活动信息,省档案馆与所在辖区教文体局、街道办事处、高校院办等逐一进行联络,通报活动信息、说明活动内容、发送宣传海报,赢得了广泛支持,社会知晓面进一步扩大。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解答活动咨询、统筹安排团体参观,进行多轮活动彩排和应急处置演练。
“报名过程中,不少群众反映预约场次已满,希望增开新场次。”孙霞告诉记者,“我们在保证观展效果的同时,多部门联动,快速协调增开12场次,充分满足更多群众的观展需求。”
5月20日,河南省档案馆社会开放活动预约平台正式上线,社会开放活动的7天时间里共举办观展活动42场,活动周总参与人数达1751人,相当于2023年全年省档案馆接待参观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其中通过个人预约、“散客拼团”新方式组织观展有19场,报名参与人数达883人。
“通过本次活动,为省档案馆有序开放个人观展积累了实践经验、锻炼了组织能力、培养了工作队伍,同时有效拓展了省档案馆宣传工作的辐射面和纵深度,切实增强了档案馆工作影响力和吸引力。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总结本次活动经验,探索内容更加丰富的社会开放活动,让更多群众走进档案馆,感受档案文化。”孙霞表示。
6月7日,孩子们在省档案馆内参观。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开封
一块屏 让档案“活”起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史长来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青竹
黑白的历史照片、厚重的文件资料……在历史的深处,每一份档案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讲述着过往的辉煌与变迁。
6月7日,开封市以“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为主题,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用“活”档案,讲“活”历史,将厚重的档案资料以新手段呈现,让市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聆听档案背后的故事,感受开封发展的新变化。
活动现场,图文并茂的展板、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为了让档案更加“鲜活”,开封市档案部门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公益短信推送、创意“档案馆打卡”、多媒体、在线问答、“线上+线下”互动竞猜等多种形式,实现档案宣传的多元化、互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让档案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档案故事的聆听者与传播者。
“通过现场观看展板及短视频,我深刻感受到了档案的重要性。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不仅记录了开封的历史,也见证了我们的发展。作为开封人,我为自己的城市感到骄傲和自豪。”活动现场,市民张先生表示。
开封市档案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宣传活动按照“分县区、分专题、分时段”的策略,精准宣传档案工作,普及档案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提升档案文化的影响力,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各个领域,真正做到让档案“活”起来、“热”起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郑州
一条路成就一座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6月7日,郑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徐海峰向记者展示了馆内珍藏的“修建卢汉铁路”奏折。这份文献,宛如一扇时空之门,带领大家穿越回一个多世纪前。
奏折上,张之洞的字迹苍劲有力。1889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怀揣着强国富民之志,向清廷呈上一份奏折。奏折中,他主张修建从卢沟桥至汉口的铁路(即京汉铁路),旨在贯通南北,加强经济联系,并提出了详尽的规划与构想。
奏折呈交之前,张之洞深入各地考察,详细了解民情、地形等实际情况。张之洞的一纸奏折,不仅在中国铁路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郑州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通车,郑州成为中国铁路上的重要节点。火车的汽笛声在这片大地上响起,时代的“巨兽”沿着铁轨向前奔驰,将郑州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铁路的开通,郑州的商业、工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崛起成为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
时光荏苒。如今的郑州,已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实现了河南“市市通高铁”。这张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承东启西、连南贯北,1小时覆盖全省省辖市,2小时连通京津冀及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全国主要经济区,极大提升了郑州的枢纽地位。
洛阳
一朵花开芳华流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6月8日,记者走进洛阳市档案馆,追寻属于洛阳记忆的一路生“花”。
时光回溯到1982年9月21日。这一天,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定为洛阳市“市花”,并在每年4月举办牡丹花会。
“1983年4月15日,首届洛阳牡丹花会在王城公园举行开幕式。”洛阳市档案馆保管鉴定利用科副科长樊苗苗介绍,2008年6月,洛阳牡丹花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文化部批准,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洛阳市档案馆保存有关牡丹文化节的文书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和图书资料,记录历届洛阳牡丹花会盛况和牡丹文化节的发展历程,洛城芳华就流淌在这些档案记录的岁月中。
从1983年至今,洛阳牡丹文化节已成功举办41届,成为集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演绎出“城是一朵花,花是一座城”的花城佳话。
“洛阳深挖牡丹文化,用情讲好牡丹故事,按照‘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让‘国花牡丹’‘盛世隋唐’交相辉映。”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同志介绍,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市共计接待游客1016.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8.44亿元。
借助牡丹文化节平台,洛阳牡丹“入馔”“入饮”“入妆”;牡丹“下乡”,扮靓河洛乡村,搞活乡村经济;牡丹“触网”,牡丹盆花、鲜切花从“云端”走向千家万户,新时代的“牡丹之歌”更加响亮。
信阳
一张网让查询更便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子耀 通讯员 冯文俊
6月7日,在信阳市档案馆中心机房,工作人员金梦正在登录馆藏档案管理平台,只见她输入“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相关档案信息。
“只要是馆藏档案,输入关键词,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搜索到。”金梦说,“这是我们大力加强数字化建设结出的硕果。如今,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已达99.2%,5秒内即可看到搜索结果。”
近年来,随着信阳市发展步伐持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记忆”摆放在了信阳市档案馆的玻璃窗内。目前,档案馆内已有197万件档案,涵盖信阳市红色历史、绿色发展、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需要查询时一件件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信阳市档案馆馆长孟宪伟说。
2013年,信阳市档案馆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三网四库四平台”为基础的数字档案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打造了红色档案、脱贫攻坚档案、“十大战略”档案等20个专题资源库,构建了上下左右贯通的服务网络,满足数字档案多元化服务需求。
6月6日,涵盖信阳百年宣传工作发展历程的《信阳宣传志》首发,书中大量的素材来源于信阳市档案馆。“得益于数字化建设,前期档案搜索工作节省很多时间。”信阳市档案馆办公室主任田红说。
依托良好的信息化建设,信阳市档案馆先后创建为“河南省示范数字档案馆”和“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档案信息化是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孟宪伟说,“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从档案资源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上作出新贡献。”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