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袁月明
“你瞧这个是侯家庄的老院子,1950年郭宝钧主持武官村大墓发掘的时候就住在这儿。”
国庆假期前一天,我再次收到年近古稀的张四平老先生发来的微信。视频里,老先生声音爽朗,中气十足,“你瞧瞧,这院里的树多粗。”
张四平家住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这里距离大名鼎鼎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仅一步之遥。站在村口,抬眼便可望见矗立在洹河对岸的如一只青铜巨鼎般的殷墟博物馆新馆。
国庆假期期间,殷墟博物馆新馆成了热门打卡地,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以期奔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相比之下,小屯村内则要清静许多。这个乍看起来和豫北一众村庄几无二致的村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却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125年前,这里发现的带有刻痕的“龙骨”,起笔“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恢宏篇章。近百年前,这里落下的考古铲,唤醒层层黄土之下的古老商王朝。
张四平家,就在小屯村中心偏东一点。小院不大,上下两层,唯门口挂着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牌匾,透露着它的与众不同。置身院中,才知别有洞天。
甫一进门,迎面的墙上是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那是1928年10月12日,殷墟第一次发掘前会议后的合影。画面里,与董作宾、郭宝钧等中国第一代考古巨擘们仅隔着几个身位,一位老者头戴瓜皮帽,眉头轻蹙却嘴角微扬,眼中是三分紧张、七分憧憬。
再往里走,殷墟前15次发掘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依次在墙上铺展开来,老者的身影也时不时出现在那些黑白照片的某个角落里。
他叫张学献,是张四平的祖父。彼时,身为包括小屯村在内的7个村的村长,为考古队协调事务、保障后勤等活计,自然而然落在了张学献身上。
“赴小屯,会议招工,开工事项。村长张学献君,接待吾等至其家。”“请村长代招工人十五名,十三日开工。”“向村长家借或租房两间,为临时办公处所。”……这是董作宾在《民国十七年十月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中的记载。
“董作宾就住在我家哩!”说起祖父的经历,张四平如数家珍,自豪得紧,“迄今为止殷墟出土甲骨数量最多的YH127坑,也是在我家菜地里发现的。”
凝视着照片,黑白光影间,思绪仿佛重回1928年的那个秋日。张家的小院里,新收的粮食还在晾晒,在阳光下氤氲出丰收的气息。秋风吹过,意气风发的考古学者们商讨正酣,谈笑间,为翌日的发掘定下“最终作战图”。
1928年10月13日,董作宾在小屯村挥出第一铲,中国考古人科学发掘殷墟的大幕就此拉开。时至今日,殷墟已成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
许是对祖父张学献亲历的殷墟前15次发掘无比向往,又许是被担任村小学教师的父亲张树楷挂在嘴边的“文物不是你家的、我家的,而是大家的、是国家的”深深影响,张四平打小就喜欢跟着殷墟考古队后头跑。
上小学时,张四平就喜欢看考古队挖探方、画线,经常从学校翻墙而出,在考古工地边上一蹲就是大半天,“考古队上班我就来,考古队下班我再走。”
再大一些,到了20世纪70年代,恰逢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带队来小屯一带发掘,需要在村里招些帮忙的工人,张四平立即响应号召前去,没成想只挖了小半天便被“辞退”。更没想到的是,那次郑振香发现的,正是震动中外的妇好墓。
这事被张四平念叨了大半辈子。
但生活就是这样,总会有一些无法如愿的戚然不甘,也总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灵光闪现。从一个当下走向另一个当下,不经意间,命运便悄然而至。
1983年,张四平偶然看到一篇讲述殷墟发掘的文章,由此萌生“把殷墟每一次发掘的相关纸质资料收集下来”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开始尝试联系国内外相关研究院所、致信曾参与殷墟早期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的后人、整理整合各种可接触到的历史文献……可找寻那早已湮没在时光剪影中的人、事、物,怎会一路坦途?
老先生没有告诉我,最初的“破冰”有多难,也没有过多谈论,他究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只是说到激动处,红了又红的眼圈,折射了这一路的来之不易。
从一个朴素的想法,到一座小有规模的私人展馆,来来回回,寻寻觅觅,张四平及其家人花了40年。直到2023年,凝结了张四平祖辈足迹、个人心血及未来期待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在小屯村正式开馆,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或好奇或惊喜的目光。
直到现在,时不时,张四平还会收到海外寄来的殷墟发掘相关材料,或是一份考古报告的影印件,或是几本专著,又或是几张老照片。某次春节前,他还接到了董作宾后人董敏的问候电话。
如今,张家第四代、张四平的儿子张栋梁,已接下讲好殷墟故事的接力棒。他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殷墟研学与公益课堂活动。
说来惭愧,自我工作以来,殷墟不知采访了多少次,张家的故事,却一直到今年年初才第一次深入了解。
殷墟,这把理解华夏文明的关键“钥匙”,在近百年的宏大历史叙事之外,张家四代人并不起眼,却代代相继,搭起了殷墟考古发掘的草蛇灰线。
又是一年10月。同样的秋风吹过张家的小院。与百年前相比,小院的面貌虽已大相径庭,但脚下的土地仍旧紧实,恰如同不远处的洹河,依然波光粼粼。
行文至此,突觉来形容张家四代人,最契合不过的是袁枚的小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嗐,我这才哪儿到哪儿,跟咱殷墟考古队的‘正规军’那不能比。”老先生耿直得很,直说最近几个月一门心思想整修侯家庄的老院子,“那个老屋啊,房顶上的瓦都坏了,我准备修修。说起来也算是个文物点哩,等修整好了再喊你来看啊!”
我无比期待。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袁月明
“你瞧这个是侯家庄的老院子,1950年郭宝钧主持武官村大墓发掘的时候就住在这儿。”
国庆假期前一天,我再次收到年近古稀的张四平老先生发来的微信。视频里,老先生声音爽朗,中气十足,“你瞧瞧,这院里的树多粗。”
张四平家住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这里距离大名鼎鼎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仅一步之遥。站在村口,抬眼便可望见矗立在洹河对岸的如一只青铜巨鼎般的殷墟博物馆新馆。
国庆假期期间,殷墟博物馆新馆成了热门打卡地,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以期奔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相比之下,小屯村内则要清静许多。这个乍看起来和豫北一众村庄几无二致的村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却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125年前,这里发现的带有刻痕的“龙骨”,起笔“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恢宏篇章。近百年前,这里落下的考古铲,唤醒层层黄土之下的古老商王朝。
张四平家,就在小屯村中心偏东一点。小院不大,上下两层,唯门口挂着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牌匾,透露着它的与众不同。置身院中,才知别有洞天。
甫一进门,迎面的墙上是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那是1928年10月12日,殷墟第一次发掘前会议后的合影。画面里,与董作宾、郭宝钧等中国第一代考古巨擘们仅隔着几个身位,一位老者头戴瓜皮帽,眉头轻蹙却嘴角微扬,眼中是三分紧张、七分憧憬。
再往里走,殷墟前15次发掘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依次在墙上铺展开来,老者的身影也时不时出现在那些黑白照片的某个角落里。
他叫张学献,是张四平的祖父。彼时,身为包括小屯村在内的7个村的村长,为考古队协调事务、保障后勤等活计,自然而然落在了张学献身上。
“赴小屯,会议招工,开工事项。村长张学献君,接待吾等至其家。”“请村长代招工人十五名,十三日开工。”“向村长家借或租房两间,为临时办公处所。”……这是董作宾在《民国十七年十月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中的记载。
“董作宾就住在我家哩!”说起祖父的经历,张四平如数家珍,自豪得紧,“迄今为止殷墟出土甲骨数量最多的YH127坑,也是在我家菜地里发现的。”
凝视着照片,黑白光影间,思绪仿佛重回1928年的那个秋日。张家的小院里,新收的粮食还在晾晒,在阳光下氤氲出丰收的气息。秋风吹过,意气风发的考古学者们商讨正酣,谈笑间,为翌日的发掘定下“最终作战图”。
1928年10月13日,董作宾在小屯村挥出第一铲,中国考古人科学发掘殷墟的大幕就此拉开。时至今日,殷墟已成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
许是对祖父张学献亲历的殷墟前15次发掘无比向往,又许是被担任村小学教师的父亲张树楷挂在嘴边的“文物不是你家的、我家的,而是大家的、是国家的”深深影响,张四平打小就喜欢跟着殷墟考古队后头跑。
上小学时,张四平就喜欢看考古队挖探方、画线,经常从学校翻墙而出,在考古工地边上一蹲就是大半天,“考古队上班我就来,考古队下班我再走。”
再大一些,到了20世纪70年代,恰逢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带队来小屯一带发掘,需要在村里招些帮忙的工人,张四平立即响应号召前去,没成想只挖了小半天便被“辞退”。更没想到的是,那次郑振香发现的,正是震动中外的妇好墓。
这事被张四平念叨了大半辈子。
但生活就是这样,总会有一些无法如愿的戚然不甘,也总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灵光闪现。从一个当下走向另一个当下,不经意间,命运便悄然而至。
1983年,张四平偶然看到一篇讲述殷墟发掘的文章,由此萌生“把殷墟每一次发掘的相关纸质资料收集下来”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开始尝试联系国内外相关研究院所、致信曾参与殷墟早期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的后人、整理整合各种可接触到的历史文献……可找寻那早已湮没在时光剪影中的人、事、物,怎会一路坦途?
老先生没有告诉我,最初的“破冰”有多难,也没有过多谈论,他究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只是说到激动处,红了又红的眼圈,折射了这一路的来之不易。
从一个朴素的想法,到一座小有规模的私人展馆,来来回回,寻寻觅觅,张四平及其家人花了40年。直到2023年,凝结了张四平祖辈足迹、个人心血及未来期待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在小屯村正式开馆,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或好奇或惊喜的目光。
直到现在,时不时,张四平还会收到海外寄来的殷墟发掘相关材料,或是一份考古报告的影印件,或是几本专著,又或是几张老照片。某次春节前,他还接到了董作宾后人董敏的问候电话。
如今,张家第四代、张四平的儿子张栋梁,已接下讲好殷墟故事的接力棒。他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殷墟研学与公益课堂活动。
说来惭愧,自我工作以来,殷墟不知采访了多少次,张家的故事,却一直到今年年初才第一次深入了解。
殷墟,这把理解华夏文明的关键“钥匙”,在近百年的宏大历史叙事之外,张家四代人并不起眼,却代代相继,搭起了殷墟考古发掘的草蛇灰线。
又是一年10月。同样的秋风吹过张家的小院。与百年前相比,小院的面貌虽已大相径庭,但脚下的土地仍旧紧实,恰如同不远处的洹河,依然波光粼粼。
行文至此,突觉来形容张家四代人,最契合不过的是袁枚的小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嗐,我这才哪儿到哪儿,跟咱殷墟考古队的‘正规军’那不能比。”老先生耿直得很,直说最近几个月一门心思想整修侯家庄的老院子,“那个老屋啊,房顶上的瓦都坏了,我准备修修。说起来也算是个文物点哩,等修整好了再喊你来看啊!”
我无比期待。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