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上下数万年 古都上榜多
    更新时间:2025/3/18 10:46:1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景龙门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 张体义)3月12日,由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举行,并从参选的18个考古发掘项目中推选出“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汝州温泉旧石器时代遗址、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郑州岗崔商代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西平丁寨商周之际墓地、洛阳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这些考古新发现,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到汉魏唐宋,绵延发展,贯穿了河南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河南是东亚现代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考古重要发现不断。

      汝州温泉遗址年代距今约10万—4万年,原生地层中出土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等阿舍利石器组合在中原地区是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空白。灵宝北阳平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以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为核心的铸鼎原遗址群在仰韶文化中期率先进入初期古国时代,可称为“铸鼎原古国”。

      河南是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地,新揭晓的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与夏商周有关的多达6项。

      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学界认可的夏代晚期都城。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壕沟和夯土墙基,使二里头遗址作为早期国家的都城要素更加完备。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二里岗文化时期夯土基址、墓葬以及祭祀遗存的发现,填补了郑州商城西南部考古发掘的空白。郑州岗崔遗址作为一处文化面貌单纯的商代白家庄期聚落遗址,是小双桥遗址外围的一处中型聚落。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是殷墟考古的重要发现。

      西平丁寨商周之际墓地应属于“文”或“文夏”族墓地。洛阳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出土的“蔺”字钱范、“公”字陶量,表明该遗址为官营手工业作坊,是东周王城遗址考古的又一次极其重大的发现。

      汉魏洛阳城作为都城的时间长达600余年,邙山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2017年至今对白草坡东汉陵园进行了持续发掘,结合文献记载,初步判断白草坡陵园为东汉桓帝宣陵。

      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是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重大考古发现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填补了北宋东京内城城门考古的空白。

      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认为,2024年我省充分落实考古前置政策,注重多学科合作,运用学术引领、聚落考古、精细发掘的理念,各考古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田野考古、科技考古、实验室考古、考古遗产保护等方面资料的有效积累。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代横跨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内涵丰富,代表性强,充分证明了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作出的独特历史贡献。

      汝州温泉旧石器时代遗址

    阿舍利工具组合。

      汝州温泉遗址位于平顶山市汝州市温泉镇牛涧河古河道内,遗址年代距今约10万—4万年。该遗址应为古人类在河滩挑选石料加工石器与屠宰动物的临时性活动场所,其中发现了丰富遗物、完整的地层,具有清晰的文化序列,为研究我国南北方旧石器工业技术体系、阿舍利技术传播与演变及现代人起源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中期五边形房址。

      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位于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西,现存面积72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主要为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存。已有考古工作表明,以该遗址为核心的铸鼎原遗址群在仰韶文化中期率先进入初期古国时代。从目前的材料看,古国存续的时间至少可延至西坡墓地年代的下限,即距今5000年前后。

      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

    遗址解剖沟平、剖图。

      位于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街道古城村西北。作为二里头遗址外围范围的确认,古城村遗址的考古工作为下一步探索二里头遗址的城市布局、功能分区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二里头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

    玉器。

      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位于郑州商城遗址内城西南部,遗迹种类多样,有灰坑、墓葬、水井、房址、夯土基址和陶窑等。其中以二里岗文化时期和唐宋金元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书院街北片区还发现多处二里岗文化时期与祭祀相关的遗存。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二里岗文化时期夯土基址、墓葬以及祭祀遗存的发现,填补了郑州商城西南部考古发掘的空白。

      郑州岗崔商代遗址

    骨锥、骨簪。

      岗崔遗址位于郑州高新区沟赵办事处岗崔村东北台地上,2024年发现有白家庄期聚落中心居址区、制陶作坊区,以及墓葬30余座、灰坑670余处。岗崔遗址是小双桥遗址外围一处中型聚落,面积达15万平方米。结合大师姑遗址的发掘成果,可清晰展示出从大师姑遗址到岗崔遗址聚落逐渐向东南迁移的历时性变迁,为研究夏商聚落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

    陶器。

      202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洹河北岸地区钻探发现多条古代道路的路沟和沟渠。路沟多条,有横向、纵向两种,分宽、中两级,最宽一级宽度超过15米,最宽处近30米。沟渠一条,宽6米、深3米、长100余米,初现商代晚期大邑商都城的三横三纵骨干道路网络格局。王陵区西围沟内探出疑似大墓2座,其中一座带一条墓道,明确两围沟之间的中北部为空白区。钻探确认王陵区西周早期聚落的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最大的西周早期聚落。老六庄族邑遗址位于殷墟西南部,通过考古发掘,发现房址10余座,可分为大、中、小三类。本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大型晚商族邑遗址,为研究商代晚期族邑的构成、功能、性质提供了新资料。

      西平丁寨商周之际墓地

    玉器。

      丁寨墓地位于驻马店市西平县重渠乡丁寨村西,文化内涵以二里头文化遗存、商周墓葬、宋金时期遗存为主,以商周墓葬最为重要。综合分析,丁寨墓地的年代应为商末周初,推测应属于商王信赖的“文”或“文夏”一族,在殷墟四期早段时受商王派遣,管理商王朝南土,驻守在商代金道锡行之路上,随商周更替、周公东征而在此地消亡。

      洛阳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

    钱范。

      位于东周王城的中西部,出土有“蔺”字圆足布币陶范、戳印“公”字的陶量等文物。该遗址的发现深化了目前人们对东周王城内功能布局的认知,为研究东周王城的城市规划建设、手工业制作流程、钱币的铸造管理等方面内容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考古资料。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

    云纹瓦当。

      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属东汉洛南陵区核心区域。结合文献记载与布局特征,学界推测该陵园为东汉桓帝刘志的宣陵。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工作,首次发现了秦汉时期的钟虡遗址。钟虡是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钟虡的发现为研究东汉礼乐制度与陵寝文化演变提供了实物依据。此外,结合文献与出土文物,进一步地厘清了东汉洛南陵区的帝陵分布与历史脉络。

      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北宋琉璃脊兽残件。

      景龙门遗址发掘共清理唐至明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城门、城墙、建筑、道路、水井、农田等遗存70余处。景龙门、内城北墙、延福宫东墙等遗存的发现,为北宋东京城复原研究确定了关键节点。景龙门遗址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填补了北宋东京内城城门考古的空白。

      文字整理/张体义 杨之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雅 制图/周鸿斌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上下数万年 古都上榜多
    2025/3/18 10:46:1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景龙门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 张体义)3月12日,由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举行,并从参选的18个考古发掘项目中推选出“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汝州温泉旧石器时代遗址、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郑州岗崔商代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西平丁寨商周之际墓地、洛阳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这些考古新发现,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到汉魏唐宋,绵延发展,贯穿了河南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河南是东亚现代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考古重要发现不断。

      汝州温泉遗址年代距今约10万—4万年,原生地层中出土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等阿舍利石器组合在中原地区是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空白。灵宝北阳平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以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为核心的铸鼎原遗址群在仰韶文化中期率先进入初期古国时代,可称为“铸鼎原古国”。

      河南是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地,新揭晓的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与夏商周有关的多达6项。

      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学界认可的夏代晚期都城。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壕沟和夯土墙基,使二里头遗址作为早期国家的都城要素更加完备。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二里岗文化时期夯土基址、墓葬以及祭祀遗存的发现,填补了郑州商城西南部考古发掘的空白。郑州岗崔遗址作为一处文化面貌单纯的商代白家庄期聚落遗址,是小双桥遗址外围的一处中型聚落。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是殷墟考古的重要发现。

      西平丁寨商周之际墓地应属于“文”或“文夏”族墓地。洛阳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出土的“蔺”字钱范、“公”字陶量,表明该遗址为官营手工业作坊,是东周王城遗址考古的又一次极其重大的发现。

      汉魏洛阳城作为都城的时间长达600余年,邙山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2017年至今对白草坡东汉陵园进行了持续发掘,结合文献记载,初步判断白草坡陵园为东汉桓帝宣陵。

      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是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重大考古发现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填补了北宋东京内城城门考古的空白。

      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认为,2024年我省充分落实考古前置政策,注重多学科合作,运用学术引领、聚落考古、精细发掘的理念,各考古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田野考古、科技考古、实验室考古、考古遗产保护等方面资料的有效积累。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代横跨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内涵丰富,代表性强,充分证明了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作出的独特历史贡献。

      汝州温泉旧石器时代遗址

    阿舍利工具组合。

      汝州温泉遗址位于平顶山市汝州市温泉镇牛涧河古河道内,遗址年代距今约10万—4万年。该遗址应为古人类在河滩挑选石料加工石器与屠宰动物的临时性活动场所,其中发现了丰富遗物、完整的地层,具有清晰的文化序列,为研究我国南北方旧石器工业技术体系、阿舍利技术传播与演变及现代人起源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中期五边形房址。

      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位于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西,现存面积72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主要为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存。已有考古工作表明,以该遗址为核心的铸鼎原遗址群在仰韶文化中期率先进入初期古国时代。从目前的材料看,古国存续的时间至少可延至西坡墓地年代的下限,即距今5000年前后。

      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

    遗址解剖沟平、剖图。

      位于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街道古城村西北。作为二里头遗址外围范围的确认,古城村遗址的考古工作为下一步探索二里头遗址的城市布局、功能分区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二里头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

    玉器。

      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位于郑州商城遗址内城西南部,遗迹种类多样,有灰坑、墓葬、水井、房址、夯土基址和陶窑等。其中以二里岗文化时期和唐宋金元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书院街北片区还发现多处二里岗文化时期与祭祀相关的遗存。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二里岗文化时期夯土基址、墓葬以及祭祀遗存的发现,填补了郑州商城西南部考古发掘的空白。

      郑州岗崔商代遗址

    骨锥、骨簪。

      岗崔遗址位于郑州高新区沟赵办事处岗崔村东北台地上,2024年发现有白家庄期聚落中心居址区、制陶作坊区,以及墓葬30余座、灰坑670余处。岗崔遗址是小双桥遗址外围一处中型聚落,面积达15万平方米。结合大师姑遗址的发掘成果,可清晰展示出从大师姑遗址到岗崔遗址聚落逐渐向东南迁移的历时性变迁,为研究夏商聚落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

    陶器。

      202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洹河北岸地区钻探发现多条古代道路的路沟和沟渠。路沟多条,有横向、纵向两种,分宽、中两级,最宽一级宽度超过15米,最宽处近30米。沟渠一条,宽6米、深3米、长100余米,初现商代晚期大邑商都城的三横三纵骨干道路网络格局。王陵区西围沟内探出疑似大墓2座,其中一座带一条墓道,明确两围沟之间的中北部为空白区。钻探确认王陵区西周早期聚落的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最大的西周早期聚落。老六庄族邑遗址位于殷墟西南部,通过考古发掘,发现房址10余座,可分为大、中、小三类。本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大型晚商族邑遗址,为研究商代晚期族邑的构成、功能、性质提供了新资料。

      西平丁寨商周之际墓地

    玉器。

      丁寨墓地位于驻马店市西平县重渠乡丁寨村西,文化内涵以二里头文化遗存、商周墓葬、宋金时期遗存为主,以商周墓葬最为重要。综合分析,丁寨墓地的年代应为商末周初,推测应属于商王信赖的“文”或“文夏”一族,在殷墟四期早段时受商王派遣,管理商王朝南土,驻守在商代金道锡行之路上,随商周更替、周公东征而在此地消亡。

      洛阳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

    钱范。

      位于东周王城的中西部,出土有“蔺”字圆足布币陶范、戳印“公”字的陶量等文物。该遗址的发现深化了目前人们对东周王城内功能布局的认知,为研究东周王城的城市规划建设、手工业制作流程、钱币的铸造管理等方面内容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考古资料。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

    云纹瓦当。

      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属东汉洛南陵区核心区域。结合文献记载与布局特征,学界推测该陵园为东汉桓帝刘志的宣陵。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工作,首次发现了秦汉时期的钟虡遗址。钟虡是宫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钟虡的发现为研究东汉礼乐制度与陵寝文化演变提供了实物依据。此外,结合文献与出土文物,进一步地厘清了东汉洛南陵区的帝陵分布与历史脉络。

      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北宋琉璃脊兽残件。

      景龙门遗址发掘共清理唐至明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城门、城墙、建筑、道路、水井、农田等遗存70余处。景龙门、内城北墙、延福宫东墙等遗存的发现,为北宋东京城复原研究确定了关键节点。景龙门遗址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填补了北宋东京内城城门考古的空白。

      文字整理/张体义 杨之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雅 制图/周鸿斌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