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行走河南 豫见栾川”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启动
    更新时间:2025/3/19 20:01:51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微信图片_20250319155826.jpg

      3月1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和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在栾川县老君山景区启动。

      本次大赛以“行走河南·豫见栾川”为主题,通过搭建文化创意人才与产业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河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赛亮点:两大板块,聚焦文旅文创融合

      大赛设置“中原万象”文化创意板块和“奇境栾川”文化创意赛道两大板块,涵盖文物活化、非遗创新、景区IP设计,以及、乡村文旅策划等多个领域,鼓励参赛者围绕河南“1+4+8+N”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黄河文化、古都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主题进行创作,同时,大赛聚焦栾川县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动县域文创产业做大做强。

    微信图片_20250319155833.jpg

      “中原万象”文化创意板块:

      设计方向一:围绕“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品牌,以及“十四五”规划明确的“1+4+8+N”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如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以及中国功夫等,创作兼具文化性、美感与实用功能的文创产品。

      设计方向二:以黄河文化、古都文化、非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为核心,策划宣传口号、IP形象、影视演艺等非实物类作品。

      设计方向三:针对河南4A级以上景区、城市文旅空间,以及、乡村文旅空间等的建设发展、宣传营销进行策划设计。

      设计方向四:融入河南特色法治文化资源,创作具有河南特色、网络科技感,融合教育意义与实用价值的法治文化类文创产品。

    微信图片_20250319155842.jpg

      “奇境栾川”文化创意赛道:

      设计方向一:围绕栾川10个4A级以上景区的核心风景和文化元素,开展IP设计和文化演绎、创意等非实物类作品的策划。

      设计方向二:挖掘栾川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实物类作品创意设计或者IP形象设计、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地方特产创意包装,以及文化体验策划等,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设计方向三:围绕栾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转化,创作兼具传统美学与实用价值的艺术衍生品。

      大赛作品征集时间为2025年3月至6月,分为初选、复赛两个阶段。初选由专业评审团在线筛选优秀作品,复赛将于2025年8月初举行,期间将举办赛事路演环节,最终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等多项荣誉,以表彰在创意构思、文化传承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作品。

    成果转化:版权保护与市场对接

      对符合版权保护条件的获奖作品,将由省委宣传部协助进行版权登记,同时开启全方位、多层次的孵化计划,借助“赛、展、销”平台,把“作品”真正转化为“产品”,促进文化创意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行走河南 豫见栾川”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还将进一步开展高校宣讲、专家访谈、机构定向邀约,以及人才招聘会等系列活动,旨在广泛对话文旅行业的各界代表,围绕“文旅文创融合与河南文化创新”这一主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我们期望通过此次大赛,发掘出一批富有河南文化特色的优秀文创作品,沉淀和培养一批文旅文创领域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力量。”活动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网(www.hnswlt.cn)了解详细赛制、投稿要求等信息。在校大学生群体线下各项赛事活动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举办,参赛大学生可结合主办方提供的创作素材,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在校完成报名及作品设计。主办方诚邀全球设计师、文创爱好者、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共同为河南文旅文创事业贡献力量。

    文章编辑:李润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行走河南 豫见栾川”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启动
    2025/3/19 20:01:51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微信图片_20250319155826.jpg

      3月1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和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在栾川县老君山景区启动。

      本次大赛以“行走河南·豫见栾川”为主题,通过搭建文化创意人才与产业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河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赛亮点:两大板块,聚焦文旅文创融合

      大赛设置“中原万象”文化创意板块和“奇境栾川”文化创意赛道两大板块,涵盖文物活化、非遗创新、景区IP设计,以及、乡村文旅策划等多个领域,鼓励参赛者围绕河南“1+4+8+N”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黄河文化、古都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主题进行创作,同时,大赛聚焦栾川县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动县域文创产业做大做强。

    微信图片_20250319155833.jpg

      “中原万象”文化创意板块:

      设计方向一:围绕“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品牌,以及“十四五”规划明确的“1+4+8+N”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如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以及中国功夫等,创作兼具文化性、美感与实用功能的文创产品。

      设计方向二:以黄河文化、古都文化、非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为核心,策划宣传口号、IP形象、影视演艺等非实物类作品。

      设计方向三:针对河南4A级以上景区、城市文旅空间,以及、乡村文旅空间等的建设发展、宣传营销进行策划设计。

      设计方向四:融入河南特色法治文化资源,创作具有河南特色、网络科技感,融合教育意义与实用价值的法治文化类文创产品。

    微信图片_20250319155842.jpg

      “奇境栾川”文化创意赛道:

      设计方向一:围绕栾川10个4A级以上景区的核心风景和文化元素,开展IP设计和文化演绎、创意等非实物类作品的策划。

      设计方向二:挖掘栾川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实物类作品创意设计或者IP形象设计、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地方特产创意包装,以及文化体验策划等,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设计方向三:围绕栾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转化,创作兼具传统美学与实用价值的艺术衍生品。

      大赛作品征集时间为2025年3月至6月,分为初选、复赛两个阶段。初选由专业评审团在线筛选优秀作品,复赛将于2025年8月初举行,期间将举办赛事路演环节,最终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等多项荣誉,以表彰在创意构思、文化传承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作品。

    成果转化:版权保护与市场对接

      对符合版权保护条件的获奖作品,将由省委宣传部协助进行版权登记,同时开启全方位、多层次的孵化计划,借助“赛、展、销”平台,把“作品”真正转化为“产品”,促进文化创意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行走河南 豫见栾川”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还将进一步开展高校宣讲、专家访谈、机构定向邀约,以及人才招聘会等系列活动,旨在广泛对话文旅行业的各界代表,围绕“文旅文创融合与河南文化创新”这一主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我们期望通过此次大赛,发掘出一批富有河南文化特色的优秀文创作品,沉淀和培养一批文旅文创领域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力量。”活动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网(www.hnswlt.cn)了解详细赛制、投稿要求等信息。在校大学生群体线下各项赛事活动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举办,参赛大学生可结合主办方提供的创作素材,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在校完成报名及作品设计。主办方诚邀全球设计师、文创爱好者、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共同为河南文旅文创事业贡献力量。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