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这一拜 拜的不只是祖先
    更新时间:2025/4/1 19:38:44    来源:大象新闻

    三月三,拜轩辕。3月31日,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圆满礼成。

    作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关注的盛事,拜祖大典规模越办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很多人甚至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只为了这一个瞬间。

    拜祖大典,何以让海内外中华儿女,如此重视?

    拜的是祖先,更是身份认同

    拜祖大典,体现的首先是一种身份认同。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寻根问祖的执念。海内外华人跨越千山万水,回到老家河南拜祖,就是如此。

    从规模看,每年到场的,都有好几千人。其中,有不少都是从海外归来。

    是怎样的信仰和力量,让他们如此坚定和执着?

    这一拜,是那份对祖先的敬仰,对根源的追寻。

    在拜祖大典上,人们不仅仅是在祭拜黄帝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更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这一拜,拜的是祖先,也是对身份的认同。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行万里路不忘来时路”。知祖先在何处,就知根在何处,叶落归根,就有了归处。

    比如在现场嘉宾中,就有很多海外华人,他们中有的已经满头白发,有的甚至需要人搀扶。

    他们远离故土,身处异国他乡,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乡的思念。

    而他们之所以来,相信不只是在外漂泊半生,对故乡的渴望,更是要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中华儿女的身份,既批判那些试图歪曲历史、数典忘祖的背叛者,也向没有出生在大陆的后辈们讲清楚,家在哪里,根又在哪里。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归属感,感受到了来自同根同源的亲人的温暖和关怀。

    除了在黄帝故里,在美国旧金山,人们举行了第十届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首届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澳大利亚悉尼也举办了恭拜轩辕黄帝大典……

    中华儿女,炎黄子孙,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论到哪里,都指向一个坐标——中原腹地,黄帝故里。

    这种身份认同,是任何地理阻隔、政治操弄,都割不断打不散的血脉深情。

    拜的是传统,更是传承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可内心,却越来越静不下来。

    一遍遍刷短视频,每天看似填得很满,静下心来,空虚却被无比地放大。AI、元宇宙、无人驾驶、具身智能……身边的技术进步飞速,可人们反而却充满各种担忧与焦虑。

    拜祖大典,与其说拜的是黄帝,拜的是传统,不如说拜的是一种传承。

    三月三,拜轩辕,如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习俗,更像是一棵大树,串起了中华文明的礼乐习俗和文化精髓。

    那些祖祖辈辈坚守的仁爱、互助、和合相生、扶助弱者,每一项,都是足以安抚我们心中焦虑,都是足以教化人心的优秀传承。这些优秀文化,也正是我们在钢铁水泥、芯片机器时代,所应当坚守的内心柔软。

    当然了,拜祖大典,拜的更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不论走得再远,不论身在何地,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

    (宋迎迎)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这一拜 拜的不只是祖先
    2025/4/1 19:38:44    来源:大象新闻

    三月三,拜轩辕。3月31日,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圆满礼成。

    作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关注的盛事,拜祖大典规模越办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很多人甚至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只为了这一个瞬间。

    拜祖大典,何以让海内外中华儿女,如此重视?

    拜的是祖先,更是身份认同

    拜祖大典,体现的首先是一种身份认同。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寻根问祖的执念。海内外华人跨越千山万水,回到老家河南拜祖,就是如此。

    从规模看,每年到场的,都有好几千人。其中,有不少都是从海外归来。

    是怎样的信仰和力量,让他们如此坚定和执着?

    这一拜,是那份对祖先的敬仰,对根源的追寻。

    在拜祖大典上,人们不仅仅是在祭拜黄帝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更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这一拜,拜的是祖先,也是对身份的认同。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行万里路不忘来时路”。知祖先在何处,就知根在何处,叶落归根,就有了归处。

    比如在现场嘉宾中,就有很多海外华人,他们中有的已经满头白发,有的甚至需要人搀扶。

    他们远离故土,身处异国他乡,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乡的思念。

    而他们之所以来,相信不只是在外漂泊半生,对故乡的渴望,更是要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中华儿女的身份,既批判那些试图歪曲历史、数典忘祖的背叛者,也向没有出生在大陆的后辈们讲清楚,家在哪里,根又在哪里。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归属感,感受到了来自同根同源的亲人的温暖和关怀。

    除了在黄帝故里,在美国旧金山,人们举行了第十届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首届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澳大利亚悉尼也举办了恭拜轩辕黄帝大典……

    中华儿女,炎黄子孙,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论到哪里,都指向一个坐标——中原腹地,黄帝故里。

    这种身份认同,是任何地理阻隔、政治操弄,都割不断打不散的血脉深情。

    拜的是传统,更是传承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可内心,却越来越静不下来。

    一遍遍刷短视频,每天看似填得很满,静下心来,空虚却被无比地放大。AI、元宇宙、无人驾驶、具身智能……身边的技术进步飞速,可人们反而却充满各种担忧与焦虑。

    拜祖大典,与其说拜的是黄帝,拜的是传统,不如说拜的是一种传承。

    三月三,拜轩辕,如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习俗,更像是一棵大树,串起了中华文明的礼乐习俗和文化精髓。

    那些祖祖辈辈坚守的仁爱、互助、和合相生、扶助弱者,每一项,都是足以安抚我们心中焦虑,都是足以教化人心的优秀传承。这些优秀文化,也正是我们在钢铁水泥、芯片机器时代,所应当坚守的内心柔软。

    当然了,拜祖大典,拜的更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不论走得再远,不论身在何地,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

    (宋迎迎)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