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温农业的那些事儿
经典山阳
从黄河岸边来到济水深处,转而靠近沁水旁泽,清风岭上吸一口清凉的空气,空气中又弥漫着浓浓的麦香。这就是古温的山川美。
看遍了古晋城内的萧瑟风雨,想起了司马家族身前身后的荣耀与惨淡,其实抵不过传经布道的一代圣贤——卜子夏。圣贤老矣,陈王廷犹可立马横刀,留下太极养生拳恩泽后人。这就是古温的人文美。
只言片语道不尽厚重古温,正如记者去温县采访前,一些专家如是说:“温县历史值得大书特写。”今日,在《厚重怀川·穿越城市》系列之探秘古温系列报道即将结束之时,记者将采访中或读史时采撷到的精华与读者分享。
温县农业自古以来较为发达。据《左传》载,夏朝时期,温县小麦已属贡品。春秋时期,郑国人多次过黄河来晋(今温县地区)抢夺小麦。据民国时期《温县志》载,明清时期怀药种植以温县为最,温县人多以此为生计,并牵头组织与沁阳、博爱等怀商在全国各地成立了怀药商行,盛极一时。据《史记》载,河济之间的温地有“千树荻”(荻,高粱族),温县人可坐以致富。因为发达的农业,《盐铁论·通有》又赞:“富冠海内,皆天下名都。”
可见,农业在温县的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天,记者就通过几段闲话与您聊一聊古温农业那些事儿。
闲话一:司马懿军屯制与温县
从之前的系列报道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温县南临黄河、北依沁水,济水萦绕其间,水资源相当丰富。然而,除济水外,黄沁河水多次泛滥成灾。如何根治黄沁河水患服务农业呢?公元225年前后,由司马懿创建军屯制引起的一次治水工程影响深远。
据史料推断,司马懿应该是在公元219年开始向曹操建言创建军屯制的。可没过多久,曹操离世,曹丕继位。因而,有人称,公元220年至226年间才是司马懿军屯制的实质性创建时期。在此期间,军屯制在温县也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比如,与司马故里——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近在咫尺的温县番田镇,相传就是当年司马家族在此军屯,大量拓荒垦田而得名的。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家族另一位彪炳史册的人物、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先祖——司马孚是军屯制的绝对拥护者。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水利专家。
公元225年前后,时任河内郡野王县(今沁阳市)典农中郎将的司马孚重整引沁灌渠。据史料载,引沁灌渠是继洛阳附近汤渠之后我省历史上第二个著名的灌溉工程,但这个灌渠汉代时期已近废弃。
实地勘查后,司马孚得知:沁水源出铜鞮山(今山西省沁县南),屈曲周回,水道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霖雨,众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门朽败,稻田泛滥,岁功不成。最后,他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旧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余枚。方石为门,若天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则闭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
自司马孚后,历代对引沁灌渠均有修筑。到明万历年间,河内令袁应泰开浚广济渠,引沁水浇灌济、沁、孟、温、武等县大批农田,对河内地区农业发展影响深远。据民国时期《温县志》载,民国初年曾设“广济渠水利局”。广济渠又有24个分支,其中大有堰、大丰堰、常济堰、兴隆堰、丰稔北河等,均从温县西北入境,滋养了古温大片土地。
闲话二:温、巩、荥三地的土地纷争
在明万历年间《温县志》、清顺治年间《温县志》、清乾隆年间《温县志》、民国时期《温县志》中均用较大篇幅叙述了因为黄河迁移,温县、巩义、荥阳三地的土地之争。
明万历年间《温县志》有这样一段话:“温城在河之涘,相距不离数里,每遇泛涨,突至城下,水退而南,其滩渐可宜麦。温土在高处者最狭,沿滩一带温民半利赖焉……然河流迁变不常,退滩疆界易混。”
由此可见,黄河冲刷而来的温县滩区适宜小麦生长,又因依赖清风岭高地,温县小麦年年有收成。然而,黄河迁变无常,退水之后,温县与巩义、荥阳的疆界易混,常有纷争。
清乾隆年间《温县志》中记载了多次类似事件:为了解决三地间的土地纷争,康熙十九年、雍正四年先后依据“南塌北补”“北塌南补”等原则对温、巩、荥三地地界进行了重新划定,然而仍是纷争不断。
康熙五十年,黄河紧贴嵩山、邙山顺流而下,巩民控告:西自孟津,东自汜水(荥阳)界,东西30里800顷农田,尽被黄河东流,按“南塌北补”之例,纷纷向朝廷提出诉求。这时,朝廷出面协调,将温县多出的100余顷土地拨给巩义,又将温县北部地区617顷土地拨给巩义,才算定案。
然而,雍正六年黄河北徙,温县土地尽闪南岸,可巩民却不拨给应有额数,且强占土地耕种,温县滩民失业告争。这次事件一直闹到了乾隆三年六月才有朝廷官员出面,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将土地另划清楚。
其实,直至解放前夕,温、巩、荥三地的土地纷争才算告一段落。
闲话三:
温县方言中的“茭草”
“茭”,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喂牲口的干草。在温县方言中,“茭草”指的是玉米。
“茭草”在温县并非外来音。记者发现,明万历年间《温县志·物产》一章中便出现了“茭草”一词,当时的温县曾大量种植这类植物,其种植面积仅次于黍、谷、稻、大麦、小麦、玉麦、荞麦等。
那么,“茭草”是否就是玉米呢?史料中并未记载玉米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只是今人根据相关资料推断,玉米在明朝中后期首先传入广西,在明朝末年由广西传入内地。按照这样的说法,“茭草”应该不是玉米,温县人或称玉米类似于“茭草”。然而,如果这样的说法被颠覆,温县便有可能是内地率先种植玉米的区域。
除此之外,山西方言称玉米为“玉茭茭”,与温县方言相近。这或可说明春秋时期曾属晋地的古温深受晋文化的影响。
闲话四:
说一说温县怀商
民国时期《温县志》载,自明清以来,温县人除种植怀药外,无其他副业,其怀药种植面积之大领先于我市其他诸县。此外,温县人也曾在民国时期的怀商帮会中作为组织者,扮演过重要角色。
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就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以酒、药寄情山水之间,这里的“药”指的便是温县一带种植的怀药。据考证,温县种植怀药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温县以种植怀山药、怀地黄为主,种植区域遍布全县,怀牛膝、怀菊花亦有种植。由于温县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种植的怀药药效纯正。明清时期,已有不少当地怀药商户在温县境内及外地设栈建店销售怀药,名扬海外。
怀药的生产和销售早在明末就已形成规模,怀庆府药材大会是当时我国五大药材大会之一。当时,温县的怀商已加入到了主流“怀帮”队伍中。清康熙年间,这支“怀帮”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相继在武汉、北京、天津、西安等地修建会馆,开设药行。怀药产品通过广东、上海、天津、香港等口岸销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称之为“华药”。
然而,如今鲜有人提及温县怀商,这与温县厚重的怀药种植文化是不相称的。
说不完家乡事,道不尽家乡美。探秘古温,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今,历史给予温县的灵气,正像春日的芽苗一样,破土而出。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从黄河岸边来到济水深处,转而靠近沁水旁泽,清风岭上吸一口清凉的空气,空气中又弥漫着浓浓的麦香。这就是古温的山川美。
看遍了古晋城内的萧瑟风雨,想起了司马家族身前身后的荣耀与惨淡,其实抵不过传经布道的一代圣贤——卜子夏。圣贤老矣,陈王廷犹可立马横刀,留下太极养生拳恩泽后人。这就是古温的人文美。
只言片语道不尽厚重古温,正如记者去温县采访前,一些专家如是说:“温县历史值得大书特写。”今日,在《厚重怀川·穿越城市》系列之探秘古温系列报道即将结束之时,记者将采访中或读史时采撷到的精华与读者分享。
温县农业自古以来较为发达。据《左传》载,夏朝时期,温县小麦已属贡品。春秋时期,郑国人多次过黄河来晋(今温县地区)抢夺小麦。据民国时期《温县志》载,明清时期怀药种植以温县为最,温县人多以此为生计,并牵头组织与沁阳、博爱等怀商在全国各地成立了怀药商行,盛极一时。据《史记》载,河济之间的温地有“千树荻”(荻,高粱族),温县人可坐以致富。因为发达的农业,《盐铁论·通有》又赞:“富冠海内,皆天下名都。”
可见,农业在温县的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天,记者就通过几段闲话与您聊一聊古温农业那些事儿。
闲话一:司马懿军屯制与温县
从之前的系列报道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温县南临黄河、北依沁水,济水萦绕其间,水资源相当丰富。然而,除济水外,黄沁河水多次泛滥成灾。如何根治黄沁河水患服务农业呢?公元225年前后,由司马懿创建军屯制引起的一次治水工程影响深远。
据史料推断,司马懿应该是在公元219年开始向曹操建言创建军屯制的。可没过多久,曹操离世,曹丕继位。因而,有人称,公元220年至226年间才是司马懿军屯制的实质性创建时期。在此期间,军屯制在温县也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比如,与司马故里——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近在咫尺的温县番田镇,相传就是当年司马家族在此军屯,大量拓荒垦田而得名的。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家族另一位彪炳史册的人物、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先祖——司马孚是军屯制的绝对拥护者。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水利专家。
公元225年前后,时任河内郡野王县(今沁阳市)典农中郎将的司马孚重整引沁灌渠。据史料载,引沁灌渠是继洛阳附近汤渠之后我省历史上第二个著名的灌溉工程,但这个灌渠汉代时期已近废弃。
实地勘查后,司马孚得知:沁水源出铜鞮山(今山西省沁县南),屈曲周回,水道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霖雨,众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门朽败,稻田泛滥,岁功不成。最后,他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旧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余枚。方石为门,若天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则闭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
自司马孚后,历代对引沁灌渠均有修筑。到明万历年间,河内令袁应泰开浚广济渠,引沁水浇灌济、沁、孟、温、武等县大批农田,对河内地区农业发展影响深远。据民国时期《温县志》载,民国初年曾设“广济渠水利局”。广济渠又有24个分支,其中大有堰、大丰堰、常济堰、兴隆堰、丰稔北河等,均从温县西北入境,滋养了古温大片土地。
闲话二:温、巩、荥三地的土地纷争
在明万历年间《温县志》、清顺治年间《温县志》、清乾隆年间《温县志》、民国时期《温县志》中均用较大篇幅叙述了因为黄河迁移,温县、巩义、荥阳三地的土地之争。
明万历年间《温县志》有这样一段话:“温城在河之涘,相距不离数里,每遇泛涨,突至城下,水退而南,其滩渐可宜麦。温土在高处者最狭,沿滩一带温民半利赖焉……然河流迁变不常,退滩疆界易混。”
由此可见,黄河冲刷而来的温县滩区适宜小麦生长,又因依赖清风岭高地,温县小麦年年有收成。然而,黄河迁变无常,退水之后,温县与巩义、荥阳的疆界易混,常有纷争。
清乾隆年间《温县志》中记载了多次类似事件:为了解决三地间的土地纷争,康熙十九年、雍正四年先后依据“南塌北补”“北塌南补”等原则对温、巩、荥三地地界进行了重新划定,然而仍是纷争不断。
康熙五十年,黄河紧贴嵩山、邙山顺流而下,巩民控告:西自孟津,东自汜水(荥阳)界,东西30里800顷农田,尽被黄河东流,按“南塌北补”之例,纷纷向朝廷提出诉求。这时,朝廷出面协调,将温县多出的100余顷土地拨给巩义,又将温县北部地区617顷土地拨给巩义,才算定案。
然而,雍正六年黄河北徙,温县土地尽闪南岸,可巩民却不拨给应有额数,且强占土地耕种,温县滩民失业告争。这次事件一直闹到了乾隆三年六月才有朝廷官员出面,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将土地另划清楚。
其实,直至解放前夕,温、巩、荥三地的土地纷争才算告一段落。
闲话三:
温县方言中的“茭草”
“茭”,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喂牲口的干草。在温县方言中,“茭草”指的是玉米。
“茭草”在温县并非外来音。记者发现,明万历年间《温县志·物产》一章中便出现了“茭草”一词,当时的温县曾大量种植这类植物,其种植面积仅次于黍、谷、稻、大麦、小麦、玉麦、荞麦等。
那么,“茭草”是否就是玉米呢?史料中并未记载玉米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只是今人根据相关资料推断,玉米在明朝中后期首先传入广西,在明朝末年由广西传入内地。按照这样的说法,“茭草”应该不是玉米,温县人或称玉米类似于“茭草”。然而,如果这样的说法被颠覆,温县便有可能是内地率先种植玉米的区域。
除此之外,山西方言称玉米为“玉茭茭”,与温县方言相近。这或可说明春秋时期曾属晋地的古温深受晋文化的影响。
闲话四:
说一说温县怀商
民国时期《温县志》载,自明清以来,温县人除种植怀药外,无其他副业,其怀药种植面积之大领先于我市其他诸县。此外,温县人也曾在民国时期的怀商帮会中作为组织者,扮演过重要角色。
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就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以酒、药寄情山水之间,这里的“药”指的便是温县一带种植的怀药。据考证,温县种植怀药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温县以种植怀山药、怀地黄为主,种植区域遍布全县,怀牛膝、怀菊花亦有种植。由于温县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种植的怀药药效纯正。明清时期,已有不少当地怀药商户在温县境内及外地设栈建店销售怀药,名扬海外。
怀药的生产和销售早在明末就已形成规模,怀庆府药材大会是当时我国五大药材大会之一。当时,温县的怀商已加入到了主流“怀帮”队伍中。清康熙年间,这支“怀帮”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相继在武汉、北京、天津、西安等地修建会馆,开设药行。怀药产品通过广东、上海、天津、香港等口岸销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称之为“华药”。
然而,如今鲜有人提及温县怀商,这与温县厚重的怀药种植文化是不相称的。
说不完家乡事,道不尽家乡美。探秘古温,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今,历史给予温县的灵气,正像春日的芽苗一样,破土而出。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