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人文山阳 > 正文

经典山阳

话说焦作古代煤炭开发史
更新时间:2018-12-22 15:21:51    来源:焦作网-焦作晚报
  元、明、清时期煤炭的大发展

  到了元、明、清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焦作的采煤业进入大发展的鼎盛时期。

  元朝,由于国家重视和发展采煤业,民间土窑有了很大发展,煤炭成为普遍采用的燃料。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公元1275年来到中国,在全国各地游历了17年,回国后写了《马可·波罗游记》,又名《东方见闻录》。马可·波罗在书中说:“整个契丹省到处都有一种黑色石块,它挖自矿山,在地下呈脉状延伸。一经点燃,其效力和木炭一样,火焰却比木炭更大更旺,甚至从夜晚燃到天明仍不会熄灭。这种石头,除非先将小块点燃,否则平时并不着火。若一旦着火,就会发出巨大的热量。”书中的“契丹”指的是中国,“黑色石块”指的是煤炭。这种“黑色石块”到处都有,说明当时煤炭产地很广泛,人们生活用煤很普遍,同时也说明13世纪的欧洲还根本不懂煤炭是什么东西,而将其说成“黑色石块”。当时,焦作李封一带生产煤炭的小煤窑是相当普遍的。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曾任京兆提学、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的许衡告老还乡,看到李封村星罗棋布的煤窑,感慨地说这里是“卧牛之地,日进斗金”,说明当地人民已把煤炭生产作为生活的重要收入。

  17世纪中叶,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系统记载了我国古代煤炭开采技术,包括地质、开拓、采煤、支护、通风、提升以及瓦斯排放等技术,说明当时的采煤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了。《明一统志》记载:“河南所属十四州县,皆出石炭。”明《寰宇通志》更明确地列出“煤炭……俱河内出”。当时的修武县属于河内怀庆府。

  进入清代,焦作的采煤业发展更快。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修武(今焦作东郊)“李河、马村一带就有小煤窑八百多个;采煤工人多属雇用,人日工资约一百五十文钱”。焦作东郊庙河村在老君庙中立的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创建拜殿志》碑文中记载:“(太)行山为中州名岳,其中足以赖者,惟煤为最,而是庙之阴,从未闻行窑之说者,丙戌冬杨□□广业者,因山势以度地利,纠众集合在庙北里许,创打煤桶十数只,吾乡颇利之。”一个只有几十户的村落,就开凿煤窑十几个,可想当时煤窑之多。据史料记载:修武县东关古驿站“武安驿”是煤炭的集散地。在道光年间,修武东关到刘桥聚集着大小煤行十八九家,运煤车昼夜不停,每天吞吐煤炭十余万斤。从东关码头经过运粮河直达天津,行销各地,“武安驿”成为焦作煤炭最红火的集散地。

  公元1868年至1872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七次来到中国进行勘探调查。其所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一书中,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河内(今沁阳)、修武两县土窑开采的盛况:“煤区东起修武,西达济源,中心为清化镇(今博爱)。”在《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报告书》中有标题为《太行山脚下的无烟煤矿》,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焦作的煤窑状况:“太行山的斜坡沿着近乎直线向下至怀庆府平原,在山脚和平原之间有一些低山带,它们是太行山重要的煤窑所在地。这些地方开采的煤和山西东部(指阳泉)的无烟煤同样以坚硬、干净、有光泽而著称。从所处位置来看,清化镇的煤比山西的煤开采运输更便利。清化镇的煤田区域大约长20里、宽5里,煤层厚度4~30英尺,平均厚度超过12英尺。这里大约有100个垂直矿井,井深120~400英尺。矿井的形状都是圆柱形的,井口直径5英尺。提升靠的是8个人才能转动的大辘轳,煤炭在大篮子里,大篮子的边用柳条固定。每个篮子能装120~130斤煤炭,每次提升间隔时间为3分钟。最大的煤窑日产煤炭70吨。随着季节的变化,煤窑用工的数量和煤炭的产量随着减少和增加。这一地区的煤炭开采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竞争对手,并且有现成的销售市场。煤炭的购买者首选是怀庆府内众多的居民,然后是沿黄河区域的居民,还有沿着渭河(卫河)到道口一带的居民。”

  李希霍芬对怀庆府河内、修武煤炭产区的调查和报告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土窑的开采、产量、提升、销售、运输等状况,是很珍贵的煤炭史料,对研究焦作煤矿史有着重要价值。(未完待续)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煤炭开发史研究专家)

 

文章编辑:wxj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