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人文山阳 > 正文

经典山阳

茶文化里的“焦作元素”
更新时间:2022-12-6 16:18:38    来源:焦作日报

  

  “茶马古道”重要节点——沁阳碗子城。

  11月30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又一项代表性文化举起了“世界招牌”。消息传来,全国茶人不禁拍手相庆。

  此时,焦作也理应欢欣鼓舞。自古以来,焦作与茶文化渊源颇深。

  这或许令许多人诧异。在许多人看来,焦作喝茶者有之,但若论种茶、茶道者,定是“弱项”,何来“情缘”?

  其实,恰恰相反,自古以来,焦作大地茶香馥郁。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原著名茶人、焦作市茶文化研究会原秘书长陈德中。近几年来,他正在编撰《焦作茶典》,从收集来的大量史料中证明,焦作茶文化底蕴丰厚。

  上古时期,神农在此尝百草,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片茶叶,这样的说法有理有据。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另据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撰写的《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而这种据说“红色竹根”的竹子,恰恰是焦作的丹沁竹林。更有民间传说,神农在野外用釜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微黄,口感醇厚,入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便发现了茶。更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是一种苦草,有人认为是太行山特产——冬凌草。

  自“神农尝百草”后,焦作关于“茶”的故事便不绝于耳。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焦作太行山,抚琴吟诗,传为佳话。

  唐时,焦作曾是河北道贡茶基地,种植出了唐朝时黄河以北的第一片茶叶。这样的提法有何考证呢?

  据陈德中多方查证,唐朝时期的沁阳曾种植过贡茶。据《中国名茶志》河南卷记载:河南省产茶历史悠久,自东周时期传入(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0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原产地沿川陕大道传入陕西,又沿汉水传入东周政治经济中心——河南,并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生根。后又向北、东两个方向发展,向北发展到怀州(今沁阳)等处,形成贡茶;向东沿义阳(今信阳)、光州(今潢川、光山)入安徽西部的寿州(今六安)形成淮南茶区。

  另据《方志分类资料》载,唐代贡茶产区有:河北道的怀州河内郡(今沁阳);山南道的峡州夷陵郡;淮南道的申州义阳郡。

  不仅如此,唐宋盛极一时的“茶宴”的提出者曾是河内人山谦之。

  茶宴,乃是古人用茶宴请宾客、会聚朋友的活动。“茶宴”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山谦之的《吴兴记》,该书成于公元454年前后。其中提到:“每岁吴兴、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

  焦作历史文化名人与茶很有情缘。相传,唐时,赶考的学子们中流行喝“韩愈茶”。韩愈曾亲手种植茶树,喝了韩愈种植的茶叶后,可提神醒脑,马到功成。

  李商隐曾作诗:“煮茶归未去,刻竹为题名。”

  刘汝宠曾在修武百家岩作诗:“万点茗苔穿洞出,一飞瀑布自天来。”

  更有趣的事,日本“第一茶人”自称是汉献帝的后裔。

  时间推至200多年前的茶马古道。作为茶马古道重要的交通节点,成群结队的运茶马帮途经焦作时,留下了浓浓茶香。

  几年前,“茶马古道”项目开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我市沁阳作为节点城市,位列其中。如果该项目申遗成功,将是焦作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源于茶叶。17世纪30年代,中国的茶叶经蒙古可汗传至俄国后,便逐渐在俄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19世纪50年代,中俄茶叶贸易达到鼎盛时期,从而诞生了一条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茶叶之路”。

  这条“茶叶之路”起于福建崇安府(现福建省武夷山市),途径江西、湖北、河南,跨长江,越黄河,进覃怀腹地,经太行道,过沁阳碗子城,入山西泽州,再经潞安抵忻州、大同、张家口,贯穿蒙古草原,到达俄国的恰克图,全长4635千米,称之“万里茶路”。

  茶马古道,促进了以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俄国乃至欧洲的广泛传播,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沟通与交流,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今,沁阳与山西交界处的碗子城仍屹立不倒。太行古道上无数个深深的马蹄印,已嵌入历史的年轮。

  这还不算,汉献帝与茶、孙思邈与茶、月山寺与茶、焦作历史文化名人与茶等关于茶的故事,还有待我们深入挖掘。

  焦作茶文化如此丰厚,应当有所作为。

  陈德中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中国茶文化将实现突破性发展,希望焦作借助茶马古道、神农文化、竹林七贤文化等力量,在传承、弘扬、发展茶文化方面有所建树,坐上这趟飘满茶香的“文化专列”。

记者 王玮萱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茶文化里的“焦作元素”
2022-12-6 16:18:38    来源:焦作日报

  

  “茶马古道”重要节点——沁阳碗子城。

  11月30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又一项代表性文化举起了“世界招牌”。消息传来,全国茶人不禁拍手相庆。

  此时,焦作也理应欢欣鼓舞。自古以来,焦作与茶文化渊源颇深。

  这或许令许多人诧异。在许多人看来,焦作喝茶者有之,但若论种茶、茶道者,定是“弱项”,何来“情缘”?

  其实,恰恰相反,自古以来,焦作大地茶香馥郁。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原著名茶人、焦作市茶文化研究会原秘书长陈德中。近几年来,他正在编撰《焦作茶典》,从收集来的大量史料中证明,焦作茶文化底蕴丰厚。

  上古时期,神农在此尝百草,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片茶叶,这样的说法有理有据。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另据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撰写的《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而这种据说“红色竹根”的竹子,恰恰是焦作的丹沁竹林。更有民间传说,神农在野外用釜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微黄,口感醇厚,入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便发现了茶。更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是一种苦草,有人认为是太行山特产——冬凌草。

  自“神农尝百草”后,焦作关于“茶”的故事便不绝于耳。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焦作太行山,抚琴吟诗,传为佳话。

  唐时,焦作曾是河北道贡茶基地,种植出了唐朝时黄河以北的第一片茶叶。这样的提法有何考证呢?

  据陈德中多方查证,唐朝时期的沁阳曾种植过贡茶。据《中国名茶志》河南卷记载:河南省产茶历史悠久,自东周时期传入(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0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原产地沿川陕大道传入陕西,又沿汉水传入东周政治经济中心——河南,并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生根。后又向北、东两个方向发展,向北发展到怀州(今沁阳)等处,形成贡茶;向东沿义阳(今信阳)、光州(今潢川、光山)入安徽西部的寿州(今六安)形成淮南茶区。

  另据《方志分类资料》载,唐代贡茶产区有:河北道的怀州河内郡(今沁阳);山南道的峡州夷陵郡;淮南道的申州义阳郡。

  不仅如此,唐宋盛极一时的“茶宴”的提出者曾是河内人山谦之。

  茶宴,乃是古人用茶宴请宾客、会聚朋友的活动。“茶宴”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山谦之的《吴兴记》,该书成于公元454年前后。其中提到:“每岁吴兴、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

  焦作历史文化名人与茶很有情缘。相传,唐时,赶考的学子们中流行喝“韩愈茶”。韩愈曾亲手种植茶树,喝了韩愈种植的茶叶后,可提神醒脑,马到功成。

  李商隐曾作诗:“煮茶归未去,刻竹为题名。”

  刘汝宠曾在修武百家岩作诗:“万点茗苔穿洞出,一飞瀑布自天来。”

  更有趣的事,日本“第一茶人”自称是汉献帝的后裔。

  时间推至200多年前的茶马古道。作为茶马古道重要的交通节点,成群结队的运茶马帮途经焦作时,留下了浓浓茶香。

  几年前,“茶马古道”项目开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我市沁阳作为节点城市,位列其中。如果该项目申遗成功,将是焦作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源于茶叶。17世纪30年代,中国的茶叶经蒙古可汗传至俄国后,便逐渐在俄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19世纪50年代,中俄茶叶贸易达到鼎盛时期,从而诞生了一条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茶叶之路”。

  这条“茶叶之路”起于福建崇安府(现福建省武夷山市),途径江西、湖北、河南,跨长江,越黄河,进覃怀腹地,经太行道,过沁阳碗子城,入山西泽州,再经潞安抵忻州、大同、张家口,贯穿蒙古草原,到达俄国的恰克图,全长4635千米,称之“万里茶路”。

  茶马古道,促进了以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俄国乃至欧洲的广泛传播,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沟通与交流,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今,沁阳与山西交界处的碗子城仍屹立不倒。太行古道上无数个深深的马蹄印,已嵌入历史的年轮。

  这还不算,汉献帝与茶、孙思邈与茶、月山寺与茶、焦作历史文化名人与茶等关于茶的故事,还有待我们深入挖掘。

  焦作茶文化如此丰厚,应当有所作为。

  陈德中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中国茶文化将实现突破性发展,希望焦作借助茶马古道、神农文化、竹林七贤文化等力量,在传承、弘扬、发展茶文化方面有所建树,坐上这趟飘满茶香的“文化专列”。

记者 王玮萱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