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文化焦作 > 正文

经典山阳

愿做摄影天地里的一株小草
——记焦作市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会长陈太刚
更新时间:2017-2-10 10:52:56    来源:焦作日报
    “作为一门艺术,摄影更应贴近群众。好的摄影作品自己会说话!”这是陈太刚对摄影艺术的理解,也是对优秀摄影作品的最高评价。

    陈太刚是市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会长,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在从事摄影工作的45年里,他用手中的相机掠取了无数的精彩瞬间,用一颗发现美的心,把手中的相机“玩”出了精彩。他是伯乐,举办了几十期摄影培训班,培养了刘长春、于建华等一批在国内摄影界有一定影响的摄影家。他是策展人,策划组织了无数次的摄影展,每年年初在市东方红广场举办的迎新春摄影展,都推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是创新者,把摄影与诗歌、音乐等进行有机地结合,拓展了摄影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

    陈太刚出身于焦作市一个普通家庭。1970年,15岁的他成为东方红国营照相馆的一名学徒。一年后,他穿上军装,走进军营,凭借会摄影的特长在部队做宣传工作。十几岁的年龄,青春洋溢、干劲十足,下基层、拍照片、写稿子,在这种高强度工作的历练下,陈太刚迅速成长。很快,他在部队举办了一次学雷锋图片展。这次图片展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他学习摄影的信心。

    从部队退役后,陈太刚重新回到东方红国营照相馆工作,并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文化知识。1982年,陈太刚被调入市群众艺术馆(后更名为市文化馆)从事摄影工作。

    市文化馆里会聚了一批书法、舞蹈、音乐、戏曲、摄影等各领域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在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加之与影友经常外出采风,陈太刚对摄影艺术的理解逐渐深刻。

    为了更好推动焦作市的群众摄影艺术创作工作,陈太刚发起成立了焦作市艺术摄影学会,任会长20多年。多年来,他带领学会的摄影爱好者举办了焦作——大庆两地摄影交流展、新世纪长卷摄影展、迎新春摄影展等各种展览。一次,在河南理工大学办完展览后,在收拾作品的间隙,一位教师走到陈太刚面前说:“你不认识我,但是我知道你。你每年都会在学校广场举办摄影展,我每次都参加,你的展览为我们全体师生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教师的话是对陈太刚工作的肯定。

    上世纪90年代末,忽如一夜春风来,电子产品风靡市场。陈太刚手中的“老朋友”也由之前的胶卷相机换成了数码相机。照相设备的进步,使得拍照变得越发简单,摄影从一门小众艺术逐渐发展成一种大众爱好。

    时代的变迁使陈太刚对摄影有了新的想法,他想,摄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要是能与诗歌、舞蹈、书画等其他元素结合,会产生什么效果?于是,一场摄影与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展在河南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陈太刚逐渐接受了“拼装起来的集合主义”理论,并尝试用电脑技术将表达主题的各种元素进行拼装,令摄影创作发生质变。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这种新的影像表达方式,2016年5月,陈太刚举办了“元·非相”个人作品展。一个相机、一个虚幻的人脑、一个蒙着红盖头的新娘,几个看似毫无联系的元素同时出现在陈太刚的作品中,犹如一次现实与虚构的对话、一种现代与古典的碰撞。

    “这幅作品表达了我对摄影艺术的理解。摄影是一种文化,是多年文化积淀形成的审美表达,是心、脑、相机三者结合的产物,作品中虚构的人脑、新娘背后的相机这两个元素代表了摄影作品构思和拍摄的过程,而蒙着盖头的新娘则是作品本身,美好而又充满神秘感。”陈太刚说。

    如今,陈太刚已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依然坚持在摄影道路上探索。前不久,他又策划参与了魏跃华的“光影·旅动”个人摄影展。他说:“在摄影天地中,我愿意做一株小草,绿了春天、回归大地,化作春泥、滋养万物。”

文章编辑:施筱雯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