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文化焦作 > 正文

经典山阳

焦作“非遗”需要开拓新路
更新时间:2017-6-16 8:47:24    来源:焦作日报
        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中心统计,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70项,市级“非遗”项目172项,县级“非遗”项目411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39人,“非遗”资源丰厚,居全省前列。

        当下焦作“非遗”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让“非遗”在传承中始终保有活力。

         庆幸的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上,焦作“非遗”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在传承太极拳文化的道路上,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太极拳文化内涵,传播太极拳养生理念,促进太极拳文化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前不久,陈式太极拳大师王西安自创太极八式,将陈式太极拳动作简化为八个,便于“上班族”锻炼身体。再比如,我市绞胎瓷技艺失而复得后,传承人不断将先进的陶瓷彩绘、拉坯等工艺融入其中,创作了一批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

        固然,作为我市的“非遗”明星,太极拳与绞胎瓷尚在探寻传承与发展的最佳渠道。它们十几年来的成长经历也验证了一个道理:让“非遗”生活化。

        谈及如何让“非遗”融入现代人生活,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聂琨连发三问:能否让孟州市的屋脊制品为“老家莫沟”增添建筑特色?能否运用博爱柏山缸防腐的技术特性,研发一批生活用品?在扇子实用价值降低后,博爱竹扇的艺术价值能否再提升些?

        聂琨急迫的三问令记者读到了这样的信息——我市“非遗”求新发展空间巨大,前途漫长且艰辛。事实上,我市“非遗”在传承与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比提出这些问题显然更为重要。

        作为焦作传统武术技艺传承的先行者之一,今年72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爱月山八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马德行在思考,如何让刚猛的月山八极拳更适合老年、青年、少年三代人习练?

        马德行说,月山八极拳生性刚猛,老年人无法习练,青年和少年怕吃苦不愿意习练。习练者越来越少,使得月山八极拳后继乏人,缺少创新动力。现在,他想围绕养生理念,在不失月山八极拳核心文化的情况下,改造月山八极拳,但有一定难度。

        早在2000年,马德行便创办了月山八极拳文武学校。据马德行介绍,进入2000年后,中国传统武术整体走向下坡路,各地武校的日子都不好过。月山八极拳文武学校的土地是租赁的,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的传承基地,人才断链也就在所难免。

        焦作“非遗”需要拓路求新,而求新之路需要求才。

        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中心负责人秦铁牛与马德行有着一样的苦恼。

        秦铁牛告诉记者,为让怀梆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这些年来,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中心在沁阳市政府的支持下,排练了许多新戏。其中,《王东明》《好媳妇》分别获得全省戏剧大赛金奖、一等奖,新戏中的人物都是沁阳市人民熟悉的身边好人。201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中心又排演了《红色交通线》,深受群众好评。今年5月,根据沁阳籍历史名人曹瑾改编的《曹瑾还乡》开始排练。

        然而,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中心依旧缺人才,缺表演人才,缺唱腔编写人才。秦铁牛说,之前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中心的唱腔编写工作是由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杨战祥负责的。自杨战祥去世后,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中心就急缺唱腔编写人才。如果怀梆表演没有自己的唱腔编写人才,那么它将失去灵魂,也就偏离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轨道。

        缺钱更缺人才,焦作“非遗”在拓路求新的征途中艰难求存。

        采访时,记者获知,我市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并以11家市级以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作为实验田,探索一条适合“非遗”项目保护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这样的理念指导着我市“非遗”拓路求新,促使我市“非遗”走入保护与传承良性发展的轨道。(记者 王玮萱)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