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专题制作 > 学习实践 > 正文

新闻专题制作

关爱退役军人 让法规与尊崇同步推进
更新时间:2022-7-27 10:41:27    来源:焦作日报

  综合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河南焦作、三门峡、鹤壁三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要求,为属地户籍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目前,河南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不仅会提升退役军人和其他优待对象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还会让退役军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服务机构和指定景区等场所享受优先或优惠待遇,还会让退役军人及其他持证人员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尊崇之星”。

  退役军人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者。我们都知道,退役军人仍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预备役梯队,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分布在社会各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严格摔打、历练,数以万计的退役军人到地方后都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优秀骨干和生力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在相对安全和优越的环境中生活,但仍不能忘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人为我们值守祖国的海疆边防。总而言之,应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

  常言道,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退役军人的今天就是现役军人的明天。为了加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立法,从开设“军人依法优先”通道、设立“八一勋章”,到悬挂“光荣军属”牌匾、考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退役军人;从组建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到军人军属权益保障立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等,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都在建立健全之中,这无不饱含着党和国家对人民子弟兵和退役军人的亲切关怀。

  从目前情况看,全国一盘棋,退役军人优待证确实都在登记办理中。在此笔者想说的是,制定法律法规的目的在于落实执行,再好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好也只是一纸空文。就像人民群众期盼有好的养老、医保、就业等政策一样,期待把这些好的政策落地落实,真正让退役军人从中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样,有了退役军人保障法和退役军人优待证,就要依法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还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退役军人在全社会真正享有获得感、尊崇感和幸福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是推动退役军人办证持证的动力,更能激励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革命传统,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爱党爱国爱民的奉献热情。

  诚然,优待退役军人政策不一定能做到让每一个退役军人满意,但一定要让有需要救助的退役军人在物质上得到必要救助,要让他们感受到应该属于他们的荣光和尊崇。比如,所有需要排队的公共服务场合必须挂牌,设立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包括持烈士父母、子女证)优先通道;加大就业创业安置培训和扶持力度,所在企业下岗失业时,优先安置退役军人……让退役军人与普通民众在同等条件下加分录取。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尤其是要从小事着手、从实事办起,把国家这些好的政策通过完善措施落实到位,在全社会形成善待和尊崇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激励他们继续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主动为国分忧、为社会奉献。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方能国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与挑战等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一定要真心实意地把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实事办好。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每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做实做好了,才能起到巩固国防和深化国防教育的良好社会效果,才能激励更多有志青年积极参军报国,才能激励现役军人不负韶华,不辱使命,戍边守疆,扎根军营,练兵备战,让部队更有战斗力,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仝利伟 郭连怀 作者单位:博爱县人武部)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