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文广旅局了解到,根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命名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的通知》,经积极申报、专家评审和综合研究,命名河南省24个县(市、区)为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我市修武县、沁阳市成功入选。修武县还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近年来,修武县依托独特的山水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坚持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激活山水文化。实现乡村与景区的良性互动,伴随云台山景区的快速发展,云台山镇岸上村、古洞窑村建起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区,昔日贫困村变身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旅游服务专业村。厚植乡土文化。培育出云台冰菊、因恋玫瑰、新庄大枣等乡村业态,大幅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以冰菊产业为支撑,郇封镇后雁门村形成集药、茶、食、观光、养生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守护生态文化。把民宿经济作为旅游转型的着力点、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全域旅游的引爆点,建成民宿集群7个,精品民宿119家,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生态和经济共赢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北方民宿之都”。传承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红色经济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叠彩洞精神,建造李雪三将军故居,修缮中共修博武县委中心旧址,把红色基因融入旅游、融入百姓生活,让红色文化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年来,沁阳市紧紧围绕“打造极具活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立足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沁阳文化内涵,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旅产业要素聚集为重点,不断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产品业态不断丰富,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邀请国内知名乡创团队,对沁阳市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产业基础、乡村文旅发展现状等进行了实地调研,筛选我市首批“文产特派员”制度试点村;开展第七批沁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沁阳市非遗工坊评选工作,最终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32项、沁阳市非遗工坊11个;打造乡村旅游亮点,常平乡后和湾村、杨河村、山路平村成功创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下一步,沁阳市将按照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创建标准,深入挖掘利用本市文旅资源,因地制宜,突出“体验怀川、自在沁阳”品牌特色,建立协调机制,落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引进“文产特派员”,由“文产特派员”团队出思路、找点子、兴产业,切实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乡创人才、引入一批优质项目、打造一批先进典型,促进沁阳市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记者杨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