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题区
图① 梁红玉在给村民看病。
图② 梁红玉的座右铭。
记者 杨景鹏 摄
守初心,她多次放弃调离乡村的机会,20年扎根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勇担当,她逆行而上、坚守乡村战疫“第一道防线”,为村民做好“最后一米”的健康防护……她是群众健康的守护者,是乡村疫情防控的“排查员”“监测员”“守门员”,她就是今年44岁的温县黄河街道盐东村村医梁红玉。
作为目前温县唯一具有事业编制的村医,梁红玉用20年的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
2000年,受乡镇卫生院委派担任盐东村卫生室医生至今,她的工作日历表上没有节假日,手机更是成为乡亲24小时的“120”,连她自己也记不清接到过多少个半夜出诊的电话、救治过多少病人……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及附近村镇,她记挂着每个村民的健康,先后参加过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梁红玉20年扎根乡村守护群众健康,用心写下的故事一串一串,就像美丽的珍珠镶嵌在黄河岸边。
守初心
做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人
1月29日上午,盐东村卫生室和往常一样,十里八村前来诊疗的群众络绎不绝。
“我们村离这儿不算近,但我看病还是愿意来找梁医生,她看病问得仔细,从不嫌烦,开的药还便宜。”“梁医生对我的病情特别了解,这么多年我一直找她看,给我开的药也很对症。”说起梁医生,祥云镇西沟村、裴岭村的两位村民齐夸道,“能有这样一位好医生,是我们的福气。”
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多年来,梁红玉深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好评,成了村民们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
2000年,几个移民村从洛阳市新安县搬迁到温县,温县就在盐东村附近设立了移民社区医院,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的梁红玉和爱人高志强以及另外两名护士,受乡镇卫生院委派首批下乡支援成为村医。按当时规定,下乡支援人员实行轮换制,每半年轮换一次。数年后,包括高志强在内的多批支援人员相继回到原单位,只有梁红玉一个人主动留在了村里,并且一干就是20年。
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呢?
“盐东村距离县城比较远,群众看病、拿药很不方便。医生的职责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就留在了这里。”梁红玉的想法朴素而真实。
然而,现实中的艰苦条件,还是给梁红玉出了一道难题——村上没有医务室。怎么办?为了不辜负村民期望的目光,梁红玉就租用村民的房子作为村医室。当年,她的工资不过数百元,这些钱用来维持村医室的房租和开支都不够。但面对家庭困难的村民赊欠医药费的情况,梁红玉从来没有皱过眉头。“明明知道他家里困难,但也得让他先吃药啊,看病最重要!”梁红玉说。
20年来,梁红玉始终不忘服务群众的初心,多次放弃调离乡村的机会,坚守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用真情和行动做好群众健康的守护人。
勇担当,坚守乡村战“疫”“第一道防线”
去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工作、生活的节奏。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梁红玉和爱人刚到外地的娘家,就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由于距离较远,她已经6年没有回娘家过年了。
“国难当头,作为医生,使命必达!”梁红玉深知作为一名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她放下礼品,没有停留,就匆匆返回工作岗位,走上了防疫第一线。
2003年非典期间,梁红玉昼夜排查外地返乡人员,对咳嗽、发烧症状的群众登记关注,自购消毒液,背着药桶对辖区公共场所进行喷洒消毒。
有一定疫情防控经验的梁红玉,回到村里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对湖北地区返乡人员的摸排工作,对排查出的11名群众登记造册,发放酒精和体温计,监督他们做好居家隔离,每天进行2次体温测量,并为他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村里开始设立检测卡点后,每个卡点都要配备相应的消毒用品。村干部打来电话,问有没有酒精和体温计等,当时这些物资非常紧缺,卫生室仅有2瓶酒精、3瓶84消毒液、2包口罩和1个电子额温计,想到卡点工作人员感染风险很大,她就全部送了过去。
为方便工作,梁红玉线上用电话、微信了解居家隔离人员身体状况,线下每日定时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量体温、观察居家隔离人员状态……除了疫情防控外,她还坚持正常接诊,慢性病随访、新生儿访视和产后访视等,每项工作都有条不紊。
留下来,为父老乡亲的健康保驾护航
“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习惯找她,因为她医德好,对人不分高低贵贱,一样热情。”“她看病好,经常都是花几块钱就把病看好了。”“她记性好,谁有啥慢性病,平时用啥药效果好,都一清二楚。”……找梁红玉看病的人,说起她的好都说不完。
这么多年过去了,乡亲们既心疼她,又舍不得她。盐东村80多岁的村民李炎明老两口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梁红玉经常上门为他们送药看病。被梁红玉的人品和医德所感动的李炎明,非要认她做干闺女。就在前不久,李炎明还写了两句诗赠给梁红玉:“雪里红梅分外俏,望闻问切廉自芳。”
盐东村“五保”户柴文升因病因残致贫,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在他的电话簿里梁红玉是第一位,在他的心里梁红玉就是最亲、最信任的人。有一次,他感到头昏、胸闷、心慌,就给梁红玉拨了电话。梁红玉立马拿起急诊箱,赶到他家中为其量血压、问病情,发现他右侧半身活动不灵敏。凭着多年的治疗经验,梁红玉初步判断他可能患了中风。先让他用上药后,梁红玉又让爱人高志强开车将他送往县医院作进一步诊疗。柴文升说:“这些年,梁医生就像俺村群众的家庭医生,不管啥时候都是随叫随到。”
高志强也曾在盐东村移民社区医院工作过,当时夫妇俩吃住都在村里。多年来,在梁红玉因事儿抽不开身时,高志强经常抽空过来帮忙,夫妻二人高尚的医德让村民很感动。
近年来,随着温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家企业陆续入驻盐东村附近的产业园区。一位企业老板发现找梁红玉看病的群众格外多,了解到她的口碑很好,还是主治医师、全科医生后,就多次提出合作开办私人医院,但均被她婉言谢绝。
“梁医生一心为了群众,不愿为个人谋任何私利,我们都深受感动。2019年年底,‘村企联建’新型党建综合体,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卫生室,找她看病的人更多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毅说。
“我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为乡亲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梁红玉说。
【记者手记】
坚守基层医疗岗位,倾心做好群众服务。20年来,梁红玉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和担当,早已成为村民眼中的“最美乡村医生”。
她望闻问切,言语中总是充满着温暖的关切;她坚持开“良心处方”,力求让病人少花钱就能治好病;她电话24小时开机,方便群众随时联系;她默默守护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拼尽全力,只为抗击疫情……
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为群众的身体和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是梁红玉执着的人生坚守。作为下乡支援人员,梁红玉是温县唯一具有事业编制的村医,可她没有换一个更好的地方、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而是一直坚守在村里,做群众健康的守护人。这其中有她对村民的不舍情义,有对工作的敬业态度,更有一个医生的“医者仁心”。
为这样的好村医点赞!
记者 杨景鹏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图① 梁红玉在给村民看病。
图② 梁红玉的座右铭。
记者 杨景鹏 摄
守初心,她多次放弃调离乡村的机会,20年扎根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勇担当,她逆行而上、坚守乡村战疫“第一道防线”,为村民做好“最后一米”的健康防护……她是群众健康的守护者,是乡村疫情防控的“排查员”“监测员”“守门员”,她就是今年44岁的温县黄河街道盐东村村医梁红玉。
作为目前温县唯一具有事业编制的村医,梁红玉用20年的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
2000年,受乡镇卫生院委派担任盐东村卫生室医生至今,她的工作日历表上没有节假日,手机更是成为乡亲24小时的“120”,连她自己也记不清接到过多少个半夜出诊的电话、救治过多少病人……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及附近村镇,她记挂着每个村民的健康,先后参加过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梁红玉20年扎根乡村守护群众健康,用心写下的故事一串一串,就像美丽的珍珠镶嵌在黄河岸边。
守初心
做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人
1月29日上午,盐东村卫生室和往常一样,十里八村前来诊疗的群众络绎不绝。
“我们村离这儿不算近,但我看病还是愿意来找梁医生,她看病问得仔细,从不嫌烦,开的药还便宜。”“梁医生对我的病情特别了解,这么多年我一直找她看,给我开的药也很对症。”说起梁医生,祥云镇西沟村、裴岭村的两位村民齐夸道,“能有这样一位好医生,是我们的福气。”
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多年来,梁红玉深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好评,成了村民们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
2000年,几个移民村从洛阳市新安县搬迁到温县,温县就在盐东村附近设立了移民社区医院,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的梁红玉和爱人高志强以及另外两名护士,受乡镇卫生院委派首批下乡支援成为村医。按当时规定,下乡支援人员实行轮换制,每半年轮换一次。数年后,包括高志强在内的多批支援人员相继回到原单位,只有梁红玉一个人主动留在了村里,并且一干就是20年。
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呢?
“盐东村距离县城比较远,群众看病、拿药很不方便。医生的职责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就留在了这里。”梁红玉的想法朴素而真实。
然而,现实中的艰苦条件,还是给梁红玉出了一道难题——村上没有医务室。怎么办?为了不辜负村民期望的目光,梁红玉就租用村民的房子作为村医室。当年,她的工资不过数百元,这些钱用来维持村医室的房租和开支都不够。但面对家庭困难的村民赊欠医药费的情况,梁红玉从来没有皱过眉头。“明明知道他家里困难,但也得让他先吃药啊,看病最重要!”梁红玉说。
20年来,梁红玉始终不忘服务群众的初心,多次放弃调离乡村的机会,坚守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用真情和行动做好群众健康的守护人。
勇担当,坚守乡村战“疫”“第一道防线”
去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工作、生活的节奏。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梁红玉和爱人刚到外地的娘家,就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由于距离较远,她已经6年没有回娘家过年了。
“国难当头,作为医生,使命必达!”梁红玉深知作为一名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她放下礼品,没有停留,就匆匆返回工作岗位,走上了防疫第一线。
2003年非典期间,梁红玉昼夜排查外地返乡人员,对咳嗽、发烧症状的群众登记关注,自购消毒液,背着药桶对辖区公共场所进行喷洒消毒。
有一定疫情防控经验的梁红玉,回到村里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对湖北地区返乡人员的摸排工作,对排查出的11名群众登记造册,发放酒精和体温计,监督他们做好居家隔离,每天进行2次体温测量,并为他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村里开始设立检测卡点后,每个卡点都要配备相应的消毒用品。村干部打来电话,问有没有酒精和体温计等,当时这些物资非常紧缺,卫生室仅有2瓶酒精、3瓶84消毒液、2包口罩和1个电子额温计,想到卡点工作人员感染风险很大,她就全部送了过去。
为方便工作,梁红玉线上用电话、微信了解居家隔离人员身体状况,线下每日定时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量体温、观察居家隔离人员状态……除了疫情防控外,她还坚持正常接诊,慢性病随访、新生儿访视和产后访视等,每项工作都有条不紊。
留下来,为父老乡亲的健康保驾护航
“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习惯找她,因为她医德好,对人不分高低贵贱,一样热情。”“她看病好,经常都是花几块钱就把病看好了。”“她记性好,谁有啥慢性病,平时用啥药效果好,都一清二楚。”……找梁红玉看病的人,说起她的好都说不完。
这么多年过去了,乡亲们既心疼她,又舍不得她。盐东村80多岁的村民李炎明老两口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梁红玉经常上门为他们送药看病。被梁红玉的人品和医德所感动的李炎明,非要认她做干闺女。就在前不久,李炎明还写了两句诗赠给梁红玉:“雪里红梅分外俏,望闻问切廉自芳。”
盐东村“五保”户柴文升因病因残致贫,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在他的电话簿里梁红玉是第一位,在他的心里梁红玉就是最亲、最信任的人。有一次,他感到头昏、胸闷、心慌,就给梁红玉拨了电话。梁红玉立马拿起急诊箱,赶到他家中为其量血压、问病情,发现他右侧半身活动不灵敏。凭着多年的治疗经验,梁红玉初步判断他可能患了中风。先让他用上药后,梁红玉又让爱人高志强开车将他送往县医院作进一步诊疗。柴文升说:“这些年,梁医生就像俺村群众的家庭医生,不管啥时候都是随叫随到。”
高志强也曾在盐东村移民社区医院工作过,当时夫妇俩吃住都在村里。多年来,在梁红玉因事儿抽不开身时,高志强经常抽空过来帮忙,夫妻二人高尚的医德让村民很感动。
近年来,随着温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家企业陆续入驻盐东村附近的产业园区。一位企业老板发现找梁红玉看病的群众格外多,了解到她的口碑很好,还是主治医师、全科医生后,就多次提出合作开办私人医院,但均被她婉言谢绝。
“梁医生一心为了群众,不愿为个人谋任何私利,我们都深受感动。2019年年底,‘村企联建’新型党建综合体,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卫生室,找她看病的人更多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毅说。
“我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为乡亲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梁红玉说。
【记者手记】
坚守基层医疗岗位,倾心做好群众服务。20年来,梁红玉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和担当,早已成为村民眼中的“最美乡村医生”。
她望闻问切,言语中总是充满着温暖的关切;她坚持开“良心处方”,力求让病人少花钱就能治好病;她电话24小时开机,方便群众随时联系;她默默守护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拼尽全力,只为抗击疫情……
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为群众的身体和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是梁红玉执着的人生坚守。作为下乡支援人员,梁红玉是温县唯一具有事业编制的村医,可她没有换一个更好的地方、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而是一直坚守在村里,做群众健康的守护人。这其中有她对村民的不舍情义,有对工作的敬业态度,更有一个医生的“医者仁心”。
为这样的好村医点赞!
记者 杨景鹏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