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中信银行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成功堵截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高收益产品”诈骗
    更新时间:2025/2/13 17:13:03    来源:中信银行郑州分行

      当前,电信诈骗手段花样层出,手段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银行是资金流通的重要枢纽,在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警银联动筑牢反诈“防护网”,共同守好群众“钱袋子”。

      近日,老年客户崔某来到中信银行洛阳牡丹城支行柜台,要求办理非柜面转账限额修改业务,客户称其要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保健药品,金额为4万元左右,因银行卡非柜面渠道出账限额不足,需要提高限额确保其能顺利转款。经进一步了解,客户称其通过网络弹窗添加“八段锦教学群”,群内有位“中医名家”在线宣讲保健知识并销售保健品,自己通过数月的“学习”,已经对“中医名家”推荐的保健品疗效深信不疑,为了自己的健康,尽管保健品价格较为昂贵,客户决定购买几个疗程试试。

      因客户年龄较高,购买金额较大,该行工作人员反复向客户提示相关风险,告知客户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很可能上当被骗,并询问客户是否告知家人,崔某表示未与家人商量,并表示这位“中医名家”不是骗子,且保健品优惠时间快要结束了,催促银行柜员尽快帮其办理业务。为了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工作人员对客户提供的网络平台进行查询,发现平台存在涉诈信息,工作人员尝试与老人子女联系,希望通过子女对老人进行劝说,但得知老人为失独人员。了解情况后,支行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民警到场后对客户再次进行劝说。客户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受骗,决定不再付款,并对银行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感谢。

      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多次提醒,消费者要注意防范保健食品销售骗局,切实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等活动,要谨防“保健品”坑人骗局,防范“伪专家”授课,别让骗子钻空子。除了“保健品”骗局,“高收益产品”陷阱更是以高收益、高回报的线上理财项目,引诱大家入圈套,且对资金安全的威胁更大。

      2月10日,老年客户李某急匆匆地来到中信银行焦作解放路支行查询其名下金融资产。李某拿出手机,打开一个名称为“夕阳红”的APP,要求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查询其在中信银行的资产,并将资产信息上传到该APP上。凭借敏锐的风险识别意识,该行客户经理意识到客户李叔叔可能正遭受电信诈骗,其打开的APP疑似为涉诈软件。本着对储户资金安全负责的原则,客户经理随即告知李某此类事件是典型的电信诈骗,并联系柜台工作人员协助核实,柜员第一时间联系反诈中心民警,核实该APP确为诈骗APP,其特征为“以短期高频收益吸引参与者,APP会突然出现白屏,虽有网页链接可重新登录,但随时会崩盘。”

      但李叔叔仍坚信自己不会受骗,对银行员工的劝说不予理睬,要求立即上传自己资产信息。客户经理及柜员借助日常遇到的典型案例向李叔叔讲解了防范电信诈骗相关知识,并拨打“110”报警电话。经民警电话询问,客户通过微信群获知该“夕阳红”APP上的理财产品利率高,周期短,便自行下载使用。最终,在民警和银行员工的劝说下,李叔叔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被骗,连连说,“幸亏有银行工作人员,不然自己的养老本钱全被骗走了”。

      为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守好打击电信诈骗的第一道防线,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对内常态化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和服务水平,履行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对外积极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教工作,提升公众防范意识,为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中信力量。

    (通讯员:刘钰鹏 梁飞)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成功堵截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高收益产品”诈骗
    2025/2/13 17:13:03    来源:中信银行郑州分行

      当前,电信诈骗手段花样层出,手段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银行是资金流通的重要枢纽,在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警银联动筑牢反诈“防护网”,共同守好群众“钱袋子”。

      近日,老年客户崔某来到中信银行洛阳牡丹城支行柜台,要求办理非柜面转账限额修改业务,客户称其要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保健药品,金额为4万元左右,因银行卡非柜面渠道出账限额不足,需要提高限额确保其能顺利转款。经进一步了解,客户称其通过网络弹窗添加“八段锦教学群”,群内有位“中医名家”在线宣讲保健知识并销售保健品,自己通过数月的“学习”,已经对“中医名家”推荐的保健品疗效深信不疑,为了自己的健康,尽管保健品价格较为昂贵,客户决定购买几个疗程试试。

      因客户年龄较高,购买金额较大,该行工作人员反复向客户提示相关风险,告知客户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很可能上当被骗,并询问客户是否告知家人,崔某表示未与家人商量,并表示这位“中医名家”不是骗子,且保健品优惠时间快要结束了,催促银行柜员尽快帮其办理业务。为了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工作人员对客户提供的网络平台进行查询,发现平台存在涉诈信息,工作人员尝试与老人子女联系,希望通过子女对老人进行劝说,但得知老人为失独人员。了解情况后,支行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民警到场后对客户再次进行劝说。客户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受骗,决定不再付款,并对银行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感谢。

      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多次提醒,消费者要注意防范保健食品销售骗局,切实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等活动,要谨防“保健品”坑人骗局,防范“伪专家”授课,别让骗子钻空子。除了“保健品”骗局,“高收益产品”陷阱更是以高收益、高回报的线上理财项目,引诱大家入圈套,且对资金安全的威胁更大。

      2月10日,老年客户李某急匆匆地来到中信银行焦作解放路支行查询其名下金融资产。李某拿出手机,打开一个名称为“夕阳红”的APP,要求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查询其在中信银行的资产,并将资产信息上传到该APP上。凭借敏锐的风险识别意识,该行客户经理意识到客户李叔叔可能正遭受电信诈骗,其打开的APP疑似为涉诈软件。本着对储户资金安全负责的原则,客户经理随即告知李某此类事件是典型的电信诈骗,并联系柜台工作人员协助核实,柜员第一时间联系反诈中心民警,核实该APP确为诈骗APP,其特征为“以短期高频收益吸引参与者,APP会突然出现白屏,虽有网页链接可重新登录,但随时会崩盘。”

      但李叔叔仍坚信自己不会受骗,对银行员工的劝说不予理睬,要求立即上传自己资产信息。客户经理及柜员借助日常遇到的典型案例向李叔叔讲解了防范电信诈骗相关知识,并拨打“110”报警电话。经民警电话询问,客户通过微信群获知该“夕阳红”APP上的理财产品利率高,周期短,便自行下载使用。最终,在民警和银行员工的劝说下,李叔叔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被骗,连连说,“幸亏有银行工作人员,不然自己的养老本钱全被骗走了”。

      为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守好打击电信诈骗的第一道防线,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对内常态化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和服务水平,履行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对外积极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教工作,提升公众防范意识,为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中信力量。

    (通讯员:刘钰鹏 梁飞)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