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行走怀川 纷享焦作 > 怀川味道 > 正文

2022年专题

“新庄大枣真甜”
更新时间:2023-9-4 10:13:42    来源:焦作日报

  “新庄大枣真甜!还有农家做的枣馍,我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8月31日,在修武县王屯乡新庄村举办的第四届新庄大枣采摘文化节上,来自郑州的游客王女士不住地夸赞。

  当日,新庄村热闹非凡,魔术、变脸、杂技等节目轮番上演,枣花蜜、枣花粉、枣芽茶等农产品琳琅满目,来自郑州、新乡、焦作等地的游客在枣园里摘枣、拾枣、品枣,玩儿得不亦乐乎。

  趁着这股子热闹劲儿,新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小虎将“村长小虎助农直播间”设在了路边,卖力地向网友推介:“俺新庄村种植大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村里光老枣树就有上千棵。新庄大枣具有肉厚、核小、酥脆、含糖量高、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

  舞台上,吸引游客眼球的除了精彩的节目,就数“大枣之王”评选了。新庄村几个有名的枣农都来了,大家带着自家种的大枣,比比谁家的枣个头大。

  “40.02克!恭喜郭玉富获得‘大枣之王’称号。”随着主持人话音落地,台下观众的掌声立即响起来。皮肤黝黑、眼睛炯炯有神的郭玉富上台领奖,并腼腆地向观众讲解种枣心得:“俺种枣30多年,最深的感悟是:只有把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科学手段结合起来,种的枣才能产量高、品质好。”

  郭玉富有自己经营的蔬果采摘园,其中12亩大枣园,每年为他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在新庄村,像郭玉富一样的枣农不在少数。作为群众增收的“致富果”,新庄村90%以上的村民都从事与枣有关的工作,全村种枣面积达1000亩,去年每亩收益1.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323元。新庄村成为王屯乡有名的富裕村。

  “此次活动不仅擦亮了新庄大枣品牌,拓宽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还吸引了各方游客前来感受王屯乡的风土人情。”王屯乡乡长姬平平说。下一步,王屯乡将大力推进“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开发,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记者 宁江东)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新庄大枣真甜”
    2023-9-4 10:13:42    来源:焦作日报

      “新庄大枣真甜!还有农家做的枣馍,我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8月31日,在修武县王屯乡新庄村举办的第四届新庄大枣采摘文化节上,来自郑州的游客王女士不住地夸赞。

      当日,新庄村热闹非凡,魔术、变脸、杂技等节目轮番上演,枣花蜜、枣花粉、枣芽茶等农产品琳琅满目,来自郑州、新乡、焦作等地的游客在枣园里摘枣、拾枣、品枣,玩儿得不亦乐乎。

      趁着这股子热闹劲儿,新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小虎将“村长小虎助农直播间”设在了路边,卖力地向网友推介:“俺新庄村种植大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村里光老枣树就有上千棵。新庄大枣具有肉厚、核小、酥脆、含糖量高、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

      舞台上,吸引游客眼球的除了精彩的节目,就数“大枣之王”评选了。新庄村几个有名的枣农都来了,大家带着自家种的大枣,比比谁家的枣个头大。

      “40.02克!恭喜郭玉富获得‘大枣之王’称号。”随着主持人话音落地,台下观众的掌声立即响起来。皮肤黝黑、眼睛炯炯有神的郭玉富上台领奖,并腼腆地向观众讲解种枣心得:“俺种枣30多年,最深的感悟是:只有把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科学手段结合起来,种的枣才能产量高、品质好。”

      郭玉富有自己经营的蔬果采摘园,其中12亩大枣园,每年为他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在新庄村,像郭玉富一样的枣农不在少数。作为群众增收的“致富果”,新庄村90%以上的村民都从事与枣有关的工作,全村种枣面积达1000亩,去年每亩收益1.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323元。新庄村成为王屯乡有名的富裕村。

      “此次活动不仅擦亮了新庄大枣品牌,拓宽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还吸引了各方游客前来感受王屯乡的风土人情。”王屯乡乡长姬平平说。下一步,王屯乡将大力推进“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开发,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记者 宁江东)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