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焦作人,您认真工作的样子很美 > 正文

2022年专题

挥汗如雨,为居民送“甘泉”
更新时间:2023-8-3 15:14:55    来源:焦作晚报

李东方(左)帮助记者抬水。

本报记者 李征 摄



烈日下送水的李东方。

李东方在擦汗。

李东方骑着电动三轮车送水。

记者与李东方(左)一起扛着桶装水,将其送到楼上居民家中。

本报记者 李征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宁江东摄)

人物名片

李东方,59岁,焦作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方源纯净水厂(以下简称方源水厂)的送水工。从事送水工作16年,四季更迭,他始终保持零投诉的纪录。每年夏天,随着市民对饮水的需求激增,李东方也变得格外忙碌。当大多数人在室内纳凉避暑时,他冒着高温、顶着烈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扛着水桶为居民送去“甘泉”。

人物故事

7月25日15时,天气晴朗,阳光强烈,李东方骑着满载桶装水的电动三轮车,出现在中弘·名都城小区2号楼楼下。只见他熟练地从电动三轮车上卸下两桶水,两只手各提一桶,送到楼上居民家门口,动作娴熟、利落。

“这个小区有电梯,相对轻松一些。”李东方对记者说。他负责的区域是解放路以北的小区,由于多是老旧小区,很多住宅楼都没有电梯。很多时候,他只能把桶装水扛上楼。

在送水过程中,李东方全程佩戴口罩。他说,这是公司要求,做食品行业,卫生很重要。从车上卸下桶装水扛在肩上,李东方一口气爬上6楼。当他送完水下楼时,记者发现,李东方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因为天气炎热,李东方脖子上总是挂着一条毛巾,方便擦汗。由于长年在户外工作,他的脖子和胳膊早已晒成了古铜色。

趁着休息间隙,李东方讲述了送水工一天的工作流程:每天一大早,准时到市太行路上的送水站,往电动三轮车上装40桶水,开始按照订单一家家送,一趟趟上下楼搬水、卸水,不断重复,上午将40桶水送完后返回送水站,中午简单吃点儿饭,下午再装40桶水继续送水,一直到19时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天气这么热,有的客户家里有孩子冲奶急需用水,有的客户家里老人吃药急需用水,所以不能耽搁,要抓紧时间把水送到客户家中。”李东方说。

夏季高温,是送水旺季,李东方每天差不多要送100桶水。李东方也时刻惦记着客户,即使下班,他也会在电动三轮车上装两三桶水备用。“有的客户晚上下班后才发现家里没桶装水了,给我打电话。虽然我也下班了,但不能拒绝客户,要及时给客户把水送过去。”李东方说,“干服务行业,要多为客户考虑,才能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更好地开展工作。”

多年送水,李东方与居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就在前几天,一位老人在向李东方买水时多付了十几元钱,李东方发现后,及时回去,把多出来的钱还给老人。“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做服务行业,就是要真诚,用心用情。”李东方说。

记者体验

当天下午,记者与李东方一同出发送水。在某住宅楼的单元门前,一位订水的客户住在6楼,记者也尝试着扛了一桶水上6楼,结果刚爬到3楼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每上一个台阶都要费很大力气。

记者跟着李东方在城区的烈日下往返于送水站和周边各个小区之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忙碌。在送水的过程中,他不断接到客户电话,并且耐心回复。从早到晚,李东方不是在送水,就是在送水的路上,甚至同一个地方,一天来回跑好几趟。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桶水的重量20公斤左右,李东方平均每天要送2吨桶装水。

在这座城市,像李东方这样的送水工仍有许多。他们头顶烈日,不畏酷暑,只为能给大家送上一口甘泉,希望大家多给予他们一些理解,在他们服务周到的时候别忘了说一句“谢谢”!

(记者 宁江东 李征)

文章编辑:刘鸣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挥汗如雨,为居民送“甘泉”
2023-8-3 15:14:55    来源:焦作晚报

李东方(左)帮助记者抬水。

本报记者 李征 摄



烈日下送水的李东方。

李东方在擦汗。

李东方骑着电动三轮车送水。

记者与李东方(左)一起扛着桶装水,将其送到楼上居民家中。

本报记者 李征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宁江东摄)

人物名片

李东方,59岁,焦作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方源纯净水厂(以下简称方源水厂)的送水工。从事送水工作16年,四季更迭,他始终保持零投诉的纪录。每年夏天,随着市民对饮水的需求激增,李东方也变得格外忙碌。当大多数人在室内纳凉避暑时,他冒着高温、顶着烈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扛着水桶为居民送去“甘泉”。

人物故事

7月25日15时,天气晴朗,阳光强烈,李东方骑着满载桶装水的电动三轮车,出现在中弘·名都城小区2号楼楼下。只见他熟练地从电动三轮车上卸下两桶水,两只手各提一桶,送到楼上居民家门口,动作娴熟、利落。

“这个小区有电梯,相对轻松一些。”李东方对记者说。他负责的区域是解放路以北的小区,由于多是老旧小区,很多住宅楼都没有电梯。很多时候,他只能把桶装水扛上楼。

在送水过程中,李东方全程佩戴口罩。他说,这是公司要求,做食品行业,卫生很重要。从车上卸下桶装水扛在肩上,李东方一口气爬上6楼。当他送完水下楼时,记者发现,李东方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因为天气炎热,李东方脖子上总是挂着一条毛巾,方便擦汗。由于长年在户外工作,他的脖子和胳膊早已晒成了古铜色。

趁着休息间隙,李东方讲述了送水工一天的工作流程:每天一大早,准时到市太行路上的送水站,往电动三轮车上装40桶水,开始按照订单一家家送,一趟趟上下楼搬水、卸水,不断重复,上午将40桶水送完后返回送水站,中午简单吃点儿饭,下午再装40桶水继续送水,一直到19时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天气这么热,有的客户家里有孩子冲奶急需用水,有的客户家里老人吃药急需用水,所以不能耽搁,要抓紧时间把水送到客户家中。”李东方说。

夏季高温,是送水旺季,李东方每天差不多要送100桶水。李东方也时刻惦记着客户,即使下班,他也会在电动三轮车上装两三桶水备用。“有的客户晚上下班后才发现家里没桶装水了,给我打电话。虽然我也下班了,但不能拒绝客户,要及时给客户把水送过去。”李东方说,“干服务行业,要多为客户考虑,才能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更好地开展工作。”

多年送水,李东方与居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就在前几天,一位老人在向李东方买水时多付了十几元钱,李东方发现后,及时回去,把多出来的钱还给老人。“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做服务行业,就是要真诚,用心用情。”李东方说。

记者体验

当天下午,记者与李东方一同出发送水。在某住宅楼的单元门前,一位订水的客户住在6楼,记者也尝试着扛了一桶水上6楼,结果刚爬到3楼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每上一个台阶都要费很大力气。

记者跟着李东方在城区的烈日下往返于送水站和周边各个小区之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忙碌。在送水的过程中,他不断接到客户电话,并且耐心回复。从早到晚,李东方不是在送水,就是在送水的路上,甚至同一个地方,一天来回跑好几趟。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桶水的重量20公斤左右,李东方平均每天要送2吨桶装水。

在这座城市,像李东方这样的送水工仍有许多。他们头顶烈日,不畏酷暑,只为能给大家送上一口甘泉,希望大家多给予他们一些理解,在他们服务周到的时候别忘了说一句“谢谢”!

(记者 宁江东 李征)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