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焦作人,您认真工作的样子很美 > 正文

2022年专题

追梦路上,他拿深夜当清晨
更新时间:2023-8-30 16:21:17    来源:焦作晚报

刘斌在查看刚刚印刷出来的报纸。记着 宋崇飞 摄

人物名片

  刘斌,39岁,焦作日报社印务中心报印车间主任。2009年,刘斌从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从此过起了黑白颠倒的日子,每天0时左右上班,5时左右下班。放大镜、工具箱、笔记本,是他的工作时用到的“三件宝”;白发、失眠、腰椎间盘突出,是长期夜班工作对他的“馈赠”;“机器有问题,找小刘!”是同事对他的信赖。

奋斗故事

  8月25日0时40分,焦作日报社印务中心报印车间里,《焦作晚报》正在印刷。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当第一沓报纸印好时,刘斌飞快地抓起一张,先大致浏览一遍。随后,他掏出一个20倍的放大镜,仔细查看字体、图片颜色是否有问题。一切正常,他大声叮嘱同事后,才舒了一口气。

  刘斌对印报车间的最初印象有两个:车间室内温度高,夏天经常突破40摄氏度;噪声大,印刷机工作时车间里就像在开火车。但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吓退刚参加工作的刘斌,时任印务中心经理韩如冰曾跟他讲过这样一句话:“党报印刷是一项政治任务。无论什么原因、什么条件,报纸必须要想方设法印出来,不能影响早上送报。”他牢记在心,从不懈怠,印刷厂的每个人都是这样,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他们始终坚守一线,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不行”二字。

  “工作之初,我的师傅侯建军就告诫我,怕脏怕累就别干印刷!每次维修完机器,手上的黑油泥总也洗不干净,老工人们都戏称,回家蒸锅馒头手就干净了。干印刷,这点脏其实算不得什么,冬天手冻裂个口子,夏天浑身淌汗,都是家常便饭。”对于自己选择的职业,刘斌从不后悔。

  他还记得刚上班不久的一个晚上,当天暴雨如注、电闪雷鸣。2时许,一声响雷过后,原本灯火通明的报印车间里顿时一片漆黑,轰鸣的机器也瞬间安静下来。变压器烧了,只能等待供电公司的人抓紧修好。大家找来牛皮纸铺在地上,席地而卧。这是刘斌人生中第一次在水泥地面上睡觉。睡得晕晕乎乎时,他被车间主任叫了起来:“一会儿要干活,可不敢犯困,就是干到下午,这活也得完成。”下班回到家,已经是14时了。

  近年来,新闻纸价格居高不下,为了多印精品、少产废品,以降低印刷成本,刘斌上班时就像上紧的发条,不但精神高度集中,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脚、眼都要动起来:手要快,慢一分钟就会多出一分钟的废品;眼要勤,要随时观察报纸颜色的变化;脚要快,往返机台和出报口这短短5米的距离,如果按正常步行速度,走完这段距离就能印出100多张报纸,因此他常常跑着去调节印刷机。在上班时间,刘斌少则走三四千步,多则走五六千步,有时忙得连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

未来展望

  时光如流,白发已经悄然爬上刘斌的鬓角,失眠、腰椎间盘突出也缠上了他。他的妻子说,这和他的夜班工作有很大关系。别人眼中很辛苦的活儿,刘斌却能干得有滋有味。他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任务面前不摇手、靠前指挥不甩手、遇到难题不缩手,把使命扛在肩上,矢志不渝,勇毅前行。

(记者 李征)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追梦路上,他拿深夜当清晨
    2023-8-30 16:21:17    来源:焦作晚报

    刘斌在查看刚刚印刷出来的报纸。记着 宋崇飞 摄

    人物名片

      刘斌,39岁,焦作日报社印务中心报印车间主任。2009年,刘斌从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从此过起了黑白颠倒的日子,每天0时左右上班,5时左右下班。放大镜、工具箱、笔记本,是他的工作时用到的“三件宝”;白发、失眠、腰椎间盘突出,是长期夜班工作对他的“馈赠”;“机器有问题,找小刘!”是同事对他的信赖。

    奋斗故事

      8月25日0时40分,焦作日报社印务中心报印车间里,《焦作晚报》正在印刷。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当第一沓报纸印好时,刘斌飞快地抓起一张,先大致浏览一遍。随后,他掏出一个20倍的放大镜,仔细查看字体、图片颜色是否有问题。一切正常,他大声叮嘱同事后,才舒了一口气。

      刘斌对印报车间的最初印象有两个:车间室内温度高,夏天经常突破40摄氏度;噪声大,印刷机工作时车间里就像在开火车。但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吓退刚参加工作的刘斌,时任印务中心经理韩如冰曾跟他讲过这样一句话:“党报印刷是一项政治任务。无论什么原因、什么条件,报纸必须要想方设法印出来,不能影响早上送报。”他牢记在心,从不懈怠,印刷厂的每个人都是这样,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他们始终坚守一线,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不行”二字。

      “工作之初,我的师傅侯建军就告诫我,怕脏怕累就别干印刷!每次维修完机器,手上的黑油泥总也洗不干净,老工人们都戏称,回家蒸锅馒头手就干净了。干印刷,这点脏其实算不得什么,冬天手冻裂个口子,夏天浑身淌汗,都是家常便饭。”对于自己选择的职业,刘斌从不后悔。

      他还记得刚上班不久的一个晚上,当天暴雨如注、电闪雷鸣。2时许,一声响雷过后,原本灯火通明的报印车间里顿时一片漆黑,轰鸣的机器也瞬间安静下来。变压器烧了,只能等待供电公司的人抓紧修好。大家找来牛皮纸铺在地上,席地而卧。这是刘斌人生中第一次在水泥地面上睡觉。睡得晕晕乎乎时,他被车间主任叫了起来:“一会儿要干活,可不敢犯困,就是干到下午,这活也得完成。”下班回到家,已经是14时了。

      近年来,新闻纸价格居高不下,为了多印精品、少产废品,以降低印刷成本,刘斌上班时就像上紧的发条,不但精神高度集中,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脚、眼都要动起来:手要快,慢一分钟就会多出一分钟的废品;眼要勤,要随时观察报纸颜色的变化;脚要快,往返机台和出报口这短短5米的距离,如果按正常步行速度,走完这段距离就能印出100多张报纸,因此他常常跑着去调节印刷机。在上班时间,刘斌少则走三四千步,多则走五六千步,有时忙得连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

    未来展望

      时光如流,白发已经悄然爬上刘斌的鬓角,失眠、腰椎间盘突出也缠上了他。他的妻子说,这和他的夜班工作有很大关系。别人眼中很辛苦的活儿,刘斌却能干得有滋有味。他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任务面前不摇手、靠前指挥不甩手、遇到难题不缩手,把使命扛在肩上,矢志不渝,勇毅前行。

    (记者 李征)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