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强国复兴有我 > 正文

2022年专题

在拼搏竞进中稳健跃升
更新时间:2023-8-22 10:45:32    来源:焦作日报

  中流击水,方显英雄本色。

  如何看待上半年焦作经济发展走势?怎样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日前,记者走访市工信、统计、发改等经济部门,意在全面、辩证、客观分析当前焦作经济形势,见证焦作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我市将实施“十大战略”作为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的具体抓手,传承“特别能战斗”焦作精神,弘扬“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焦作新风,踔厉奋发、务实重干,怀川大地处处焕发着创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优化落实各项稳经济举措,着力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复苏向好态势,经济循环稳步修复,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四项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呈现稳健前行、动能增强、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等不来,靠不来,只能拼出来,再奋楫。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47.6亿元,同比增长4.2%,居全省第六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5亿元,同比增长7.4%,居全省第三位,多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贡献焦作力量。

  不畏浮云遮望眼。观察焦作经济要看全局,准确看待短期数据升降之“形”,准确把握经济长期向好之“势”,方能察形辨势、拨云见日。

  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焦作经济须辨大势,认清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的基本面,方能明晰方向,坚定信心。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焦作经济回升向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

  察大势,明实情。综合分析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特点,数据虽有波动,但三次产业协同发力,恢复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第一产业克难守稳。上半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居全省第五位,比一季度前移12个位次;努力克服灾情不利影响,全市250.96万亩小麦成功抢收,小麦总产142.98万吨,单产569.72公斤/亩;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较好。

  第二产业稳中有升。上半年,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比一季度前移3个位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37个规模以上工业大类中,22个行业正增长,增长面达59.5%;“356”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千亿集群中的绿色食品、新材料分别同比增长22.4%、8.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2.7个、0.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保持增长。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其中道路运输业同比增长46.0%。

  “三驾马车”持续发力。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4%,重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8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99.3%;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5%,高于全市投资增速77.1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稳定复苏。上半年,我市限上贸易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5%。出行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上单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1%、27.6%;消费升级不断提速,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9.4%,可穿戴设备类同比增长77.6%,分别比上年全年加快37.3个、136.3个百分点。

  外贸基本盘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进出口额116.4亿元,同比增长13.0%,居全省第八位。其中,出口额93.2亿元,同比增长13.0%,居全省第八位。

  新经济模式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个百分点;绿色转型继续推进,全市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31.5%,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4.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扩量提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34.9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引领力增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5.5亿元,同比增长94.3%;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全市新设市场主体增长37.4%;新兴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1%,比1~5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2.7%。

  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闯峡口,战激流,浩浩汤汤,奔涌向前。前方,是更辽阔的水域;前方,是更壮阔的航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市统计局有关专家表示,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焦作经济在较短时间内企稳回升,展现出了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超预期变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稳预期,在推动经济整体回升上持续加力。当前正处于承上启下、拓展优势的关键节点,全市上下仍需抢抓经济恢复时间窗口,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紧盯薄弱环节、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稳住回升势头、巩固前进态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扩需求,在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上持续加力。推动《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16条促消费效应充分释放,提升城市消费活力,做强消费引力场;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线上线下融合、游客参与互动”的全方位推广宣传模式,构建文旅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

  抓投资,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上持续加力。要用足用活《焦作市招商引资优惠支持政策》和《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财源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增强投资信心,做好招商引资下半篇文章,全力推动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强化全周期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尽快到位,形成投资工作实物量。

  优环境,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上持续发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协助疏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将问需服务常态化,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力度,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完善一批基础制度、出台一批管用举措、推广一批经验做法,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焦作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节点。如今,我市正抓住一个个历史机遇创出未来,扭住一个个重大节点拼出新机,开拓创新、拼搏竞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作出更多焦作贡献。

(记者 孙国利 通讯员 吴炜)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在拼搏竞进中稳健跃升
    2023-8-22 10:45:32    来源:焦作日报

      中流击水,方显英雄本色。

      如何看待上半年焦作经济发展走势?怎样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日前,记者走访市工信、统计、发改等经济部门,意在全面、辩证、客观分析当前焦作经济形势,见证焦作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我市将实施“十大战略”作为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的具体抓手,传承“特别能战斗”焦作精神,弘扬“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焦作新风,踔厉奋发、务实重干,怀川大地处处焕发着创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优化落实各项稳经济举措,着力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复苏向好态势,经济循环稳步修复,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四项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呈现稳健前行、动能增强、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等不来,靠不来,只能拼出来,再奋楫。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47.6亿元,同比增长4.2%,居全省第六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5亿元,同比增长7.4%,居全省第三位,多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贡献焦作力量。

      不畏浮云遮望眼。观察焦作经济要看全局,准确看待短期数据升降之“形”,准确把握经济长期向好之“势”,方能察形辨势、拨云见日。

      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焦作经济须辨大势,认清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的基本面,方能明晰方向,坚定信心。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焦作经济回升向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

      察大势,明实情。综合分析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特点,数据虽有波动,但三次产业协同发力,恢复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第一产业克难守稳。上半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居全省第五位,比一季度前移12个位次;努力克服灾情不利影响,全市250.96万亩小麦成功抢收,小麦总产142.98万吨,单产569.72公斤/亩;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较好。

      第二产业稳中有升。上半年,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比一季度前移3个位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37个规模以上工业大类中,22个行业正增长,增长面达59.5%;“356”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千亿集群中的绿色食品、新材料分别同比增长22.4%、8.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2.7个、0.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保持增长。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其中道路运输业同比增长46.0%。

      “三驾马车”持续发力。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4%,重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8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99.3%;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5%,高于全市投资增速77.1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稳定复苏。上半年,我市限上贸易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5%。出行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上单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1%、27.6%;消费升级不断提速,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9.4%,可穿戴设备类同比增长77.6%,分别比上年全年加快37.3个、136.3个百分点。

      外贸基本盘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进出口额116.4亿元,同比增长13.0%,居全省第八位。其中,出口额93.2亿元,同比增长13.0%,居全省第八位。

      新经济模式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个百分点;绿色转型继续推进,全市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31.5%,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4.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扩量提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34.9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引领力增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5.5亿元,同比增长94.3%;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全市新设市场主体增长37.4%;新兴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1%,比1~5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2.7%。

      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闯峡口,战激流,浩浩汤汤,奔涌向前。前方,是更辽阔的水域;前方,是更壮阔的航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市统计局有关专家表示,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焦作经济在较短时间内企稳回升,展现出了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超预期变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稳预期,在推动经济整体回升上持续加力。当前正处于承上启下、拓展优势的关键节点,全市上下仍需抢抓经济恢复时间窗口,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紧盯薄弱环节、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稳住回升势头、巩固前进态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扩需求,在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上持续加力。推动《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16条促消费效应充分释放,提升城市消费活力,做强消费引力场;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线上线下融合、游客参与互动”的全方位推广宣传模式,构建文旅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

      抓投资,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上持续加力。要用足用活《焦作市招商引资优惠支持政策》和《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财源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增强投资信心,做好招商引资下半篇文章,全力推动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强化全周期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尽快到位,形成投资工作实物量。

      优环境,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上持续发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协助疏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将问需服务常态化,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力度,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完善一批基础制度、出台一批管用举措、推广一批经验做法,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焦作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节点。如今,我市正抓住一个个历史机遇创出未来,扭住一个个重大节点拼出新机,开拓创新、拼搏竞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作出更多焦作贡献。

    (记者 孙国利 通讯员 吴炜)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