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强国复兴有我 > 正文

2022年专题

丝丝银光耀怀川
更新时间:2024/6/4 10:35:42    来源:焦作日报

  6月1日清晨6时26分,历时16小时的500千伏博爱变220千伏分母运行操作结束,500千伏博爱变电站220千伏分母出线间隔改造工程圆满完成,正式投运。该工程不仅提升了焦作东南部电网供电能力80万千瓦,还解决了博爱变220千伏系统长期以来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更使焦作电网运行方式趋于灵活,新能源接入更加方便,电网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128天艰苦奋战 铆足干劲推进度

  博爱变220千伏分母改造工程是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迎峰度夏保供重点项目,该工程自今年1月25日起正式实施。

  在通常情况下,变电站内的几条母线是通过母联开关并列运行的。分母运行就是断开母联开关分列运行,即几条母线在站内不再直接联系,而在站外通过系统联络线加以联系。分母运行后,博爱变电站220千伏母线分别成为两个独立的电气节点运行,不仅减少了系统短路电流,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还为新建发电机组并网创造了条件,便于更好地服务发电企业。

  为了全力推进工程进度,负责施工的国网焦作供电公司根据焦作地区短路电流、电网网架、电网潮流特性及重要断面变更等特性,提前制定电网运行策略、风险防控措施,并对安全管控重点进行分析,为工程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

  5月27日,该工程进入攻坚阶段。记者走进施工现场,在距离博爱变电站南边不远处,展放导线的施工正在紧张进行。只见一架无人机搭载一条尼龙绳,在施工人员的操作下,快速飞向对端铁塔,并稳稳地悬停在塔顶,抛下尼龙绳后返回,对端人员将尼龙绳与导线相连接,在张力机和滑轮的作用下,一根导线徐徐向另一端延伸。紧接着,另一组工作人员压接好电缆头,再将导线与绝缘子相连接。

  放线施工现场的马路对面,是正在进行的组塔施工现场。地面6名施工人员马不停蹄进行组装,空中的5名作业人员在吊车的协助下,一步步将铁塔高高立起。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七八个不同的施工现场,每个现场都热火朝天。当天气温达36摄氏度,塔上的工作人员为了避免重复上下浪费时间,选择在空中就餐,塔下的工作人员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珠,铆足干劲推进度。该工程项目经理原佳丰介绍:“本工程工序复杂,时间紧、任务重,所有参建人员都不停歇,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按期投入运行。”

  24处跨越改造 挑战前所未有

  在博爱变电站的外围,500千伏博塔线、220千伏博太线等高压线路通道相当密集,此次建设要钻越博塔线、博太线4次,跨越35千伏及以下线路20次。如此密集的反复钻越、跨越,对每一位参建者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之难,不仅难在工程量大、工期紧等方面,更难在线路跨越方面,安全管理压力非常大。”国网焦作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姚凯说:“本次施工,涉及多条220千伏线路同停,多条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线路配合停电,作业面多,施工人员多,因此,抓好现场安全尤为重要。”

  跨越工作安全风险高、施工任务异常艰巨,既要通过停电来确保施工和被跨线路运行安全,又要减少停电天数保障当地生产、生活用电。特别是AN4-AN5区段,需要在同一档内完成500千伏博塔线钻越和10千伏线路跨越施工,作业环境受到严重限制。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国网焦作供电公司加强施工组织和资源调配,优化作业计划和施工工序,聚焦安全质量管控、人员队伍管理等关键环节,统筹考虑“两个承载力”,切实做到“四个管住”,25名管理人员“朝五晚十”,与60名作业人员同进同出,同时在4个作业面保障施工安全。

  工程送电前,该公司开展安全稳定校核,全面评估停电期间风险隐患,优化局部电网运行方式,提高检修期间电网供电可靠性,并精心组织人员力量,确保操作万无一失。同时,召开宣贯会,宣贯分母后电网特性变化、运行规定变更、调度送电措施,优化停送电时序等,并分析电网运行特性,编制运行规定及事故处置预案,开展反事故演习,提高故障应急处置能力。

  85名参建人员 打响决胜攻坚战

  “从年初开工建设到现在,真是太不容易了。”项目投运在即,回想起128个日日夜夜,原佳丰感慨万千。

  自5月3日起,项目进入紧张的停电施工阶段。如何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又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原佳丰深知其中的挑战与压力,他明白只有紧紧抓住计划、队伍、人员和现场这四个关键要素,才能真正掌握工程管理的核心。

  原佳丰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项目建设以来,他和施工项目经理王同战的电话联系几乎没有停歇过。从作业计划的调整、施工方案的修正,到停电工作票的办理、施工组织的协调,再到现场的安全检查,他们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的通话时间累计达到了1000分钟。每天从早上5时开始,直到晚上10时结束,工地上也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5月23日,距离项目投运不足10天,焦作地区下起了连夜雨,工程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最关键时期,组塔、展放导线等高空作业地点均在庄稼地进行,每个施工环节都关系到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雨水过后的泥泞给施工队伍、作业机具、物资材料进场带来困难,能否按计划完成工程面临严峻考验。

  “在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动力。”原佳丰说,“我们的人员、机械、设备‘火力全开’,将雨水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2基杆塔,5.7千米线路架设,凝聚了工程各参建单位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降低短路电流,提高供电能力,不仅是数字上的改变,更能看到电网网架在发生变化,电网风险在不断降低,供电可靠性在不断提高,在不远的将来,还能看到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的基础,一条条银线犹如璀璨星光,助力焦作描绘出“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记者 杨丽娜 通讯员 李晓光)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丝丝银光耀怀川
    2024/6/4 10:35:42    来源:焦作日报

      6月1日清晨6时26分,历时16小时的500千伏博爱变220千伏分母运行操作结束,500千伏博爱变电站220千伏分母出线间隔改造工程圆满完成,正式投运。该工程不仅提升了焦作东南部电网供电能力80万千瓦,还解决了博爱变220千伏系统长期以来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更使焦作电网运行方式趋于灵活,新能源接入更加方便,电网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128天艰苦奋战 铆足干劲推进度

      博爱变220千伏分母改造工程是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迎峰度夏保供重点项目,该工程自今年1月25日起正式实施。

      在通常情况下,变电站内的几条母线是通过母联开关并列运行的。分母运行就是断开母联开关分列运行,即几条母线在站内不再直接联系,而在站外通过系统联络线加以联系。分母运行后,博爱变电站220千伏母线分别成为两个独立的电气节点运行,不仅减少了系统短路电流,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还为新建发电机组并网创造了条件,便于更好地服务发电企业。

      为了全力推进工程进度,负责施工的国网焦作供电公司根据焦作地区短路电流、电网网架、电网潮流特性及重要断面变更等特性,提前制定电网运行策略、风险防控措施,并对安全管控重点进行分析,为工程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

      5月27日,该工程进入攻坚阶段。记者走进施工现场,在距离博爱变电站南边不远处,展放导线的施工正在紧张进行。只见一架无人机搭载一条尼龙绳,在施工人员的操作下,快速飞向对端铁塔,并稳稳地悬停在塔顶,抛下尼龙绳后返回,对端人员将尼龙绳与导线相连接,在张力机和滑轮的作用下,一根导线徐徐向另一端延伸。紧接着,另一组工作人员压接好电缆头,再将导线与绝缘子相连接。

      放线施工现场的马路对面,是正在进行的组塔施工现场。地面6名施工人员马不停蹄进行组装,空中的5名作业人员在吊车的协助下,一步步将铁塔高高立起。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七八个不同的施工现场,每个现场都热火朝天。当天气温达36摄氏度,塔上的工作人员为了避免重复上下浪费时间,选择在空中就餐,塔下的工作人员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珠,铆足干劲推进度。该工程项目经理原佳丰介绍:“本工程工序复杂,时间紧、任务重,所有参建人员都不停歇,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按期投入运行。”

      24处跨越改造 挑战前所未有

      在博爱变电站的外围,500千伏博塔线、220千伏博太线等高压线路通道相当密集,此次建设要钻越博塔线、博太线4次,跨越35千伏及以下线路20次。如此密集的反复钻越、跨越,对每一位参建者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之难,不仅难在工程量大、工期紧等方面,更难在线路跨越方面,安全管理压力非常大。”国网焦作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姚凯说:“本次施工,涉及多条220千伏线路同停,多条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线路配合停电,作业面多,施工人员多,因此,抓好现场安全尤为重要。”

      跨越工作安全风险高、施工任务异常艰巨,既要通过停电来确保施工和被跨线路运行安全,又要减少停电天数保障当地生产、生活用电。特别是AN4-AN5区段,需要在同一档内完成500千伏博塔线钻越和10千伏线路跨越施工,作业环境受到严重限制。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国网焦作供电公司加强施工组织和资源调配,优化作业计划和施工工序,聚焦安全质量管控、人员队伍管理等关键环节,统筹考虑“两个承载力”,切实做到“四个管住”,25名管理人员“朝五晚十”,与60名作业人员同进同出,同时在4个作业面保障施工安全。

      工程送电前,该公司开展安全稳定校核,全面评估停电期间风险隐患,优化局部电网运行方式,提高检修期间电网供电可靠性,并精心组织人员力量,确保操作万无一失。同时,召开宣贯会,宣贯分母后电网特性变化、运行规定变更、调度送电措施,优化停送电时序等,并分析电网运行特性,编制运行规定及事故处置预案,开展反事故演习,提高故障应急处置能力。

      85名参建人员 打响决胜攻坚战

      “从年初开工建设到现在,真是太不容易了。”项目投运在即,回想起128个日日夜夜,原佳丰感慨万千。

      自5月3日起,项目进入紧张的停电施工阶段。如何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又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原佳丰深知其中的挑战与压力,他明白只有紧紧抓住计划、队伍、人员和现场这四个关键要素,才能真正掌握工程管理的核心。

      原佳丰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项目建设以来,他和施工项目经理王同战的电话联系几乎没有停歇过。从作业计划的调整、施工方案的修正,到停电工作票的办理、施工组织的协调,再到现场的安全检查,他们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的通话时间累计达到了1000分钟。每天从早上5时开始,直到晚上10时结束,工地上也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5月23日,距离项目投运不足10天,焦作地区下起了连夜雨,工程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最关键时期,组塔、展放导线等高空作业地点均在庄稼地进行,每个施工环节都关系到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雨水过后的泥泞给施工队伍、作业机具、物资材料进场带来困难,能否按计划完成工程面临严峻考验。

      “在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动力。”原佳丰说,“我们的人员、机械、设备‘火力全开’,将雨水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2基杆塔,5.7千米线路架设,凝聚了工程各参建单位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降低短路电流,提高供电能力,不仅是数字上的改变,更能看到电网网架在发生变化,电网风险在不断降低,供电可靠性在不断提高,在不远的将来,还能看到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的基础,一条条银线犹如璀璨星光,助力焦作描绘出“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记者 杨丽娜 通讯员 李晓光)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