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强国复兴有我 > 正文

2022年专题

“薯”光照亮振兴路
更新时间:2024/11/11 10:27:42    来源:焦作日报

  立冬前后,武陟县三阳乡冢头村的600多亩富硒红薯喜获丰收,65岁的谢桂荣和五六十名老姐妹转移“战场”,从管理大棚蔬菜转战到红薯地里刨红薯、分拣、装袋。

  “别小看俺这些老娘们,每年可不少干活挣钱,村里弄这百十座育苗大棚、几百亩红薯,给俺开辟了致富新门路。”11月7日17时许,刚收工的谢桂荣跺跺脚上的土,话语风趣中带着自豪。

  “从农历惊蛰前后种红薯苗,到入伏前卖完,再到立秋前后转种香芹、西兰花、蒜苗、香菜等蔬菜,这160多座大棚基本不闲着,她们这些中老年家庭妇女也不闲着。这几年,村里600多亩红薯的栽种、拔草、翻秧、收获、分装等,都由她们来做,一年差不多能干150天,每天能挣七八十块钱。”冢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常小刚介绍。

  冢头村是魏晋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故里。村里自上世纪50年代就家家户户烧火炕育红薯苗,2015年转成大棚育苗,目前已拥有育苗大棚165座,年出售红薯苗6000多万棵,成为豫北最大的红薯育苗基地。

  “家家户户长期单打独斗,不仅产生了无序竞争,扰乱了市场,也影响了信誉,砸烂了品牌。”常小刚说,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研究,2021年,冢头村成立武陟县健龙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和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的“双绑”机制,有效避免了内卷,降低了投资成本,稳定了产品价格,提升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群众收入。

  “往年,我们的红薯苗6月中旬基本售完,这两年,俺组织抖音团队,在田间地头大棚内搞了30多场直播扩大影响,今年延续到7月中旬,红薯苗远销到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周边省份。现在,每座大棚每年光红薯苗收入都在万把块钱。”承包12座大棚的常世民说。

  光育苗卖苗,没有红薯产品,形不成产业链,就无法实现高品质综合效益和比较效益。2021年,大学毕业在外创业的尚金凯重返家乡,发挥冢头村是豫北最大的红薯育苗基地的优势,成立焦作市启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高端技术,开始种植富硒红薯,加工富硒粉条、富硒红薯面,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我们这里的土地富含硒元素,种植的红薯营养价值较高。我们这600亩红薯,都是从内蒙古拉来的牛粪和本地的羊粪发酵当底肥,人工除草,不打农药。我们加工粉条也是采用传统工艺,保证了质量和口感,一炮打响。”常小刚介绍,2023年,冢头村获得了焦作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目前,冢头村引进种植的春红薯、夏红薯有西瓜红、商薯19、洛薯13等8个品种,全村80%的土地用于育红薯苗、种植富硒红薯,产业链基本形成,除本村有75%的村民参与红薯产业链服务外,还辐射带动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就近就地就业。2023年,冢头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7万多元,成为市级“四星”党支部,今年正在全力争创“五星”党支部,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董柏生 邓 帆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薯”光照亮振兴路
    2024/11/11 10:27:42    来源:焦作日报

      立冬前后,武陟县三阳乡冢头村的600多亩富硒红薯喜获丰收,65岁的谢桂荣和五六十名老姐妹转移“战场”,从管理大棚蔬菜转战到红薯地里刨红薯、分拣、装袋。

      “别小看俺这些老娘们,每年可不少干活挣钱,村里弄这百十座育苗大棚、几百亩红薯,给俺开辟了致富新门路。”11月7日17时许,刚收工的谢桂荣跺跺脚上的土,话语风趣中带着自豪。

      “从农历惊蛰前后种红薯苗,到入伏前卖完,再到立秋前后转种香芹、西兰花、蒜苗、香菜等蔬菜,这160多座大棚基本不闲着,她们这些中老年家庭妇女也不闲着。这几年,村里600多亩红薯的栽种、拔草、翻秧、收获、分装等,都由她们来做,一年差不多能干150天,每天能挣七八十块钱。”冢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常小刚介绍。

      冢头村是魏晋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故里。村里自上世纪50年代就家家户户烧火炕育红薯苗,2015年转成大棚育苗,目前已拥有育苗大棚165座,年出售红薯苗6000多万棵,成为豫北最大的红薯育苗基地。

      “家家户户长期单打独斗,不仅产生了无序竞争,扰乱了市场,也影响了信誉,砸烂了品牌。”常小刚说,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研究,2021年,冢头村成立武陟县健龙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和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的“双绑”机制,有效避免了内卷,降低了投资成本,稳定了产品价格,提升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群众收入。

      “往年,我们的红薯苗6月中旬基本售完,这两年,俺组织抖音团队,在田间地头大棚内搞了30多场直播扩大影响,今年延续到7月中旬,红薯苗远销到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周边省份。现在,每座大棚每年光红薯苗收入都在万把块钱。”承包12座大棚的常世民说。

      光育苗卖苗,没有红薯产品,形不成产业链,就无法实现高品质综合效益和比较效益。2021年,大学毕业在外创业的尚金凯重返家乡,发挥冢头村是豫北最大的红薯育苗基地的优势,成立焦作市启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高端技术,开始种植富硒红薯,加工富硒粉条、富硒红薯面,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我们这里的土地富含硒元素,种植的红薯营养价值较高。我们这600亩红薯,都是从内蒙古拉来的牛粪和本地的羊粪发酵当底肥,人工除草,不打农药。我们加工粉条也是采用传统工艺,保证了质量和口感,一炮打响。”常小刚介绍,2023年,冢头村获得了焦作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目前,冢头村引进种植的春红薯、夏红薯有西瓜红、商薯19、洛薯13等8个品种,全村80%的土地用于育红薯苗、种植富硒红薯,产业链基本形成,除本村有75%的村民参与红薯产业链服务外,还辐射带动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就近就地就业。2023年,冢头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7万多元,成为市级“四星”党支部,今年正在全力争创“五星”党支部,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董柏生 邓 帆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