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总书记在河南 > 正文

2022年专题

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丨用红旗渠精神为青少年“强筋壮骨”
更新时间:2022-11-2 20:46:20    来源:大河网

在青年洞,舞蹈演员们手持标语展示爱国之情。本报资料图片

许宇蒙正在给孩子们展示农作物。受访者供图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马福运

  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原大地鲜明的“文化符号”、党和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具有穿越时空的持久生命力和强大感召力。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人工天河”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旗渠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红旗渠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具体形态,蕴藏着百年大党无坚不摧的精神密码和红色基因,具有震撼人心、激发斗志、凝聚力量的强大精神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广大青少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我们要通过红旗渠精神的宣传教育,让年轻一代深刻认识到,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我们要全面审视红旗渠精神的教育价值,做好传承弘扬工作,系统提升红旗渠精神对青少年的政治引领力、思想教育力和价值塑造力。要继续深化对红旗渠精神内涵的研究,进一步挖掘其生成逻辑、传承脉络和时代价值,为红旗渠精神的宣传教育提供科学理论支撑;要着力推动红旗渠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坚毅品格,引导他们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河南日报记者 史晓琪 整理)

文章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丨用红旗渠精神为青少年“强筋壮骨”
2022-11-2 20:46:20    来源:大河网

在青年洞,舞蹈演员们手持标语展示爱国之情。本报资料图片

许宇蒙正在给孩子们展示农作物。受访者供图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马福运

  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原大地鲜明的“文化符号”、党和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具有穿越时空的持久生命力和强大感召力。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人工天河”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旗渠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红旗渠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具体形态,蕴藏着百年大党无坚不摧的精神密码和红色基因,具有震撼人心、激发斗志、凝聚力量的强大精神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广大青少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我们要通过红旗渠精神的宣传教育,让年轻一代深刻认识到,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我们要全面审视红旗渠精神的教育价值,做好传承弘扬工作,系统提升红旗渠精神对青少年的政治引领力、思想教育力和价值塑造力。要继续深化对红旗渠精神内涵的研究,进一步挖掘其生成逻辑、传承脉络和时代价值,为红旗渠精神的宣传教育提供科学理论支撑;要着力推动红旗渠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坚毅品格,引导他们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河南日报记者 史晓琪 整理)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