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4年专题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 > 正文

2024年专题

诗意节令|雨水:一犁春雨趁农耕
更新时间:2024-2-19 16:19:50    来源:新华社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雨,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浓墨重彩刻画的文学意象。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古诗词中,杜甫的《春夜喜雨》一直备受读者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这个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当前,多地寒潮又至,但多地草木也已开始萌动,新芽破土而出,大地青绿慢慢回还,蕴藏了一个严冬的能量正在逐渐释放。当飞雨入阶廊,看到毛毛细雨所织帘幕后的淡淡春色时,人们会愈发向往那柳丝含烟、柳烟成阵、欣欣向荣的好时节。

  我国古代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这一时节,水獭开始捕鱼,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草木抽出嫩芽。雨水节气还有不少民俗,比如回娘屋、占稻色等。“回娘屋”指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占稻色”指老百姓通过爆炒糯谷占卜收成。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农业讲究时令节气。春耕是春天的头等大事,关乎一年的希望。荀子在《王制》中这样写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春雨贵如油”,雨水节气饱含无限的活力。这个时节,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因此,很多地方也称之为“可耕之候”。

  此时,虽然北方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但是多地修水利、备春耕,都已忙活起来。南方多地,田野山林间,绿意渐染,春耕的锦绣画卷也在慢慢展开。

  南宋魏了翁有一首诗描写春雨农耕,颇为有趣:“床头夜雨滴到明,村南村北春水生。老妇携儿出门去,老翁赤脚呵牛耕。一双不借挂木杪,半破夫须冲晓行。耕罢洗泥枕犊鼻,卧看人间蛮触争。”

  大意为:夜幕来临,春风化雨,滴滴答答下了整整一夜,田野里灌满了春雨春水;老妇人带着孩子出门,老翁赤脚赶牛耕田……诗文笔触自然,字里行间涌动着生活感,刻画了一个辛勤的劳动者不惧春雨春寒、默默耕耘的形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古至今,土地的收成,不只关乎一家一户的一菜一粥,更关乎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古时是“驱牛耕田”;如今,农业生产有着现代科技加持: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雨水时节,温暖柔润的春天已悄然来临,广袤的大地将呈现出清新的田园之美,人们的心田也“种”下对美好生活的饱满希望。

(记者杨金志、郭慕清)

文章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诗意节令|雨水:一犁春雨趁农耕
2024-2-19 16:19:50    来源:新华社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雨,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浓墨重彩刻画的文学意象。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古诗词中,杜甫的《春夜喜雨》一直备受读者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这个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当前,多地寒潮又至,但多地草木也已开始萌动,新芽破土而出,大地青绿慢慢回还,蕴藏了一个严冬的能量正在逐渐释放。当飞雨入阶廊,看到毛毛细雨所织帘幕后的淡淡春色时,人们会愈发向往那柳丝含烟、柳烟成阵、欣欣向荣的好时节。

  我国古代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这一时节,水獭开始捕鱼,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草木抽出嫩芽。雨水节气还有不少民俗,比如回娘屋、占稻色等。“回娘屋”指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占稻色”指老百姓通过爆炒糯谷占卜收成。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农业讲究时令节气。春耕是春天的头等大事,关乎一年的希望。荀子在《王制》中这样写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春雨贵如油”,雨水节气饱含无限的活力。这个时节,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因此,很多地方也称之为“可耕之候”。

  此时,虽然北方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但是多地修水利、备春耕,都已忙活起来。南方多地,田野山林间,绿意渐染,春耕的锦绣画卷也在慢慢展开。

  南宋魏了翁有一首诗描写春雨农耕,颇为有趣:“床头夜雨滴到明,村南村北春水生。老妇携儿出门去,老翁赤脚呵牛耕。一双不借挂木杪,半破夫须冲晓行。耕罢洗泥枕犊鼻,卧看人间蛮触争。”

  大意为:夜幕来临,春风化雨,滴滴答答下了整整一夜,田野里灌满了春雨春水;老妇人带着孩子出门,老翁赤脚赶牛耕田……诗文笔触自然,字里行间涌动着生活感,刻画了一个辛勤的劳动者不惧春雨春寒、默默耕耘的形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古至今,土地的收成,不只关乎一家一户的一菜一粥,更关乎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古时是“驱牛耕田”;如今,农业生产有着现代科技加持: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雨水时节,温暖柔润的春天已悄然来临,广袤的大地将呈现出清新的田园之美,人们的心田也“种”下对美好生活的饱满希望。

(记者杨金志、郭慕清)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