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4年专题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 > 正文

2024年专题

小满时节湿热增 健脾养心好度夏
更新时间:2024/5/20 17:39:11    来源:新华社

  5月20日将迎来小满节气,此后气温升高明显、降水增多,容易产生湿热之邪。中医专家提示,小满节气养生要注意防热防湿、护脾养心,从而安然度夏。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赵玉清博士介绍,小满之后,由于天气逐渐闷热潮湿,人容易出现头昏沉如裹、胸闷、嗜睡、身体困重、肢体倦怠以及皮肤湿疹、瘙痒等表现。同时,湿邪最易损伤脾胃,进而导致脘腹痞闷、纳差、口苦口黏、多汗但汗出热不解等不适。

  赵玉清说,这一时期宜选择具有健脾利湿、清热祛湿、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苦菜、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同时,为防止发生湿疹等皮肤疾病,应适当节制肥甘厚味、生湿助湿、辛辣助热食物的摄入,如生蒜、辣椒、海鱼、羊肉等。

  “小满节气养生还要做到起居追太阳、着装不沾湿、运动不大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说,这一时期气温日差仍较大,早晚仍会较凉,加之空调的使用逐渐频繁,切忌贪凉卧睡,同时宜早起晚睡(23时前),以保持精力充沛;衣着可选择透气性好、棉质、能吸汗的浅色衣服,防止吸热过多的同时又可避免湿邪郁遏;还可适当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夏应心而养长,养心也是小满节气养生的重要方面。”张晋说,夏季心阳旺且气温高,容易出汗、烦躁、焦虑,而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损伤心之阴阳,使人更加疲惫。

  张晋提醒,小满之际需做好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悦,切忌乱发脾气,绘画、书法、下棋、钓鱼、太极拳等活动可使心气平顺;平时亦可食用莲子、百合等清心养心、宁心安神药膳。

(记者田晓航)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小满时节湿热增 健脾养心好度夏
    2024/5/20 17:39:11    来源:新华社

      5月20日将迎来小满节气,此后气温升高明显、降水增多,容易产生湿热之邪。中医专家提示,小满节气养生要注意防热防湿、护脾养心,从而安然度夏。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赵玉清博士介绍,小满之后,由于天气逐渐闷热潮湿,人容易出现头昏沉如裹、胸闷、嗜睡、身体困重、肢体倦怠以及皮肤湿疹、瘙痒等表现。同时,湿邪最易损伤脾胃,进而导致脘腹痞闷、纳差、口苦口黏、多汗但汗出热不解等不适。

      赵玉清说,这一时期宜选择具有健脾利湿、清热祛湿、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苦菜、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同时,为防止发生湿疹等皮肤疾病,应适当节制肥甘厚味、生湿助湿、辛辣助热食物的摄入,如生蒜、辣椒、海鱼、羊肉等。

      “小满节气养生还要做到起居追太阳、着装不沾湿、运动不大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说,这一时期气温日差仍较大,早晚仍会较凉,加之空调的使用逐渐频繁,切忌贪凉卧睡,同时宜早起晚睡(23时前),以保持精力充沛;衣着可选择透气性好、棉质、能吸汗的浅色衣服,防止吸热过多的同时又可避免湿邪郁遏;还可适当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夏应心而养长,养心也是小满节气养生的重要方面。”张晋说,夏季心阳旺且气温高,容易出汗、烦躁、焦虑,而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损伤心之阴阳,使人更加疲惫。

      张晋提醒,小满之际需做好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悦,切忌乱发脾气,绘画、书法、下棋、钓鱼、太极拳等活动可使心气平顺;平时亦可食用莲子、百合等清心养心、宁心安神药膳。

    (记者田晓航)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