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4年专题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 > 正文
 
     

    2024年专题

    春分前后观赏黄道光迎来绝佳窗口期
    更新时间:2025/3/20 11:01:28    来源:新华社

      在某个春日的黄昏,当你向西而行,不经意间,或许会捕捉到地平线上一束暗淡而神秘的光锥,它宛如一盏聚光灯般投向地面,又似一座金字塔般朦胧而立,这便是黄道光。

      3月20日将迎来春分节气。春分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是欣赏黄道光的绝佳时机,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观测和拍摄。

      太阳系中除了大家熟悉的天体,在行星际空间还分布着很多细小的尘埃,黄道光就是这些“行星际尘埃”反射太阳光所致,从地球看上去呈三角形光锥状,也被称为“尘埃之光”。业界倾向认为,“行星际尘埃”是小行星被碰撞后或彗星瓦解后的产物。

      星联CSVA联合发起人蒋晨明介绍,理想的环境下,黄道光是肉眼可见的。对北半球的观测者来说,每年春分前后的日落之后和秋分前后的日出之前,是观赏黄道光的最佳窗口期。黄昏结束后,天空渐渐暗去,黄道光便有机会在西方地平线上显现出来;黎明开始前,天空尚未被太阳照亮,黄道光会在东方地平线上悄然出现。这是因为在这两个时段,黄道光的赤纬较高,和地平线间的夹角更大,更加易于观测。

      春分前后,如何观测黄道光?“感兴趣的公众可选择一个晴天,在日落后1-2小时,将目光投向西方开阔的地平线附近,耐心地等待和观察。黄道光很暗,受月光及人造光源等干扰较大,观测时要选择尽可能暗的地方,如高山、郊区、农村等地,效果会更好。建议感兴趣的公众使用相机进行拍摄,其比肉眼识别能力更强。”蒋晨明说。

      黄道光虽然看似只是夜空中一道微弱的光芒,但它却蕴含着巨大的科学价值。“黄道光提供了行星际物质的存在证明,也提供了研究行星际物质的方法。发射行星际探测器进行实地取样固然直接,但难度大、成本高;相较而言,通过对黄道光的观测研究,人类就可以分析出行星际物质的很多性质,有助于了解太阳系和行星的早期形成机制等,经济方便又实用。”蒋晨明说。

    (记者周润健)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春分前后观赏黄道光迎来绝佳窗口期
    2025/3/20 11:01:28    来源:新华社

      在某个春日的黄昏,当你向西而行,不经意间,或许会捕捉到地平线上一束暗淡而神秘的光锥,它宛如一盏聚光灯般投向地面,又似一座金字塔般朦胧而立,这便是黄道光。

      3月20日将迎来春分节气。春分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是欣赏黄道光的绝佳时机,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观测和拍摄。

      太阳系中除了大家熟悉的天体,在行星际空间还分布着很多细小的尘埃,黄道光就是这些“行星际尘埃”反射太阳光所致,从地球看上去呈三角形光锥状,也被称为“尘埃之光”。业界倾向认为,“行星际尘埃”是小行星被碰撞后或彗星瓦解后的产物。

      星联CSVA联合发起人蒋晨明介绍,理想的环境下,黄道光是肉眼可见的。对北半球的观测者来说,每年春分前后的日落之后和秋分前后的日出之前,是观赏黄道光的最佳窗口期。黄昏结束后,天空渐渐暗去,黄道光便有机会在西方地平线上显现出来;黎明开始前,天空尚未被太阳照亮,黄道光会在东方地平线上悄然出现。这是因为在这两个时段,黄道光的赤纬较高,和地平线间的夹角更大,更加易于观测。

      春分前后,如何观测黄道光?“感兴趣的公众可选择一个晴天,在日落后1-2小时,将目光投向西方开阔的地平线附近,耐心地等待和观察。黄道光很暗,受月光及人造光源等干扰较大,观测时要选择尽可能暗的地方,如高山、郊区、农村等地,效果会更好。建议感兴趣的公众使用相机进行拍摄,其比肉眼识别能力更强。”蒋晨明说。

      黄道光虽然看似只是夜空中一道微弱的光芒,但它却蕴含着巨大的科学价值。“黄道光提供了行星际物质的存在证明,也提供了研究行星际物质的方法。发射行星际探测器进行实地取样固然直接,但难度大、成本高;相较而言,通过对黄道光的观测研究,人类就可以分析出行星际物质的很多性质,有助于了解太阳系和行星的早期形成机制等,经济方便又实用。”蒋晨明说。

    (记者周润健)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